梧州騎樓城

梧州騎樓城

騎樓建築是結合南方潮濕多雨及多洪易澇的氣候特點而設計建造,一般為三四層樓房,地層商鋪門面向內縮入2至3米讓出來作為人行走廊——亦叫“騎樓底人行道“,這樣既可以替行人遮陽擋雨,又可以為商鋪營造舒適環境;樓房二層一般設有水門,是為備洪水浸街時樓上方便出入用的,可以在水門放下一把竹梯,從竹梯上下搭艇,也可以在水門放下竹籃向沿街巡遊的售貨小艇購買米、油、蔬菜、火油、電池等生活必需品。臨街磚柱上鑲嵌鐵環高低各一隻,亦為備拴泊船艇系纜繩用的,這些都是因為梧州地處三江水口,幾乎年年有幾次洪水淹街的特殊需要。

地方介紹

梧州素有“百年商埠”之稱,曾是嶺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騎樓是昔日商貿繁華的標誌。騎樓建築是結合南方潮濕多雨及多洪易澇的氣候特點而設計建造,一般為三四層樓房,地層商鋪門面向內縮入2至3米讓出來作為人行走廊——亦叫“騎樓底人行道”,這樣既可以替行人遮陽擋雨,又可以為商鋪營造舒適環境,也顯示出商家誠信待客的經商之道;樓房二層一般設有水門,是為備洪水浸街時樓上方便居民出入用的,可以在水門放下一把竹梯,居民從竹梯上下搭艇,也可以在水門放下竹籃向沿街巡遊的售貨小艇購買米、油、蔬菜、火油、電池等生活必需品。臨街磚柱上鑲嵌鐵環高低各一隻,亦為備栓泊船艇系纜繩用的,這些都是因為梧州地處三江水口,幾乎年年有幾次洪水淹街的特殊需要。梧州騎樓文化已成為當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曾被入選中央電視台《正大綜藝》節目。目前,梧州已修建好防洪堤,每年屢遭洪澇災害影響的現象已成為歷史,但騎樓這一獨特的建築風格已作為歷史的見證保存下來。現存騎樓街道22條,總長7公里,最長的達2530米,騎樓建築560幢,其規模之大、數量之多,國內罕見,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騎樓博物城”。
騎樓街主要分布在大東上路、大東下路、阜民路、大同路、中山路、竹安路、五坊路、沙街、九坊路、南環路、大中路、民主路、建設路、大南路、小南路、四坊路、桂林路、桂北路、北環路等街道上。
1897年開埠後,梧州成為廣西的商業中心。上世紀二十年代,梧州商埠局拆古城牆、拓寬街道,原來的坊式房逐漸被騎樓取代,在河東老城區留下連綿成片的騎樓群。22條原汁原味騎樓長街上,560座中西文化水乳交融的傳奇建築,薈萃中外經典設計的騎樓。騎樓街士賈雲集,最風光時街上有大小商號1500多家,造就了上萬富商,人稱“千年嶺南重鎮,百年兩廣商埠”。從梧州騎樓的外觀上,可以看到當時許多有代表性的中國建築語言,如花窗、磚雕、牌坊等。梧州的騎樓普遍在二樓外牆有一鐵環和水門,這是梧州水都的標誌。過去,洪水上街時,市民並不驚慌。水到門口,墊幾塊磚,繼續做生意、打牌、摸麻將。水到二樓時,市民將船系在樓柱上的鐵環,從視窗或水門上下船進出。
Since Wuzhou was opened to foreign trade in 1897, many businessmen came here for trade, leaving groups of terraced trade & residence architecture in Wuzhou. On the wall of the terraced buildings, people will find the special symbol of floodwater, that is , iron ring and iron water gate. In the past, when floodwater came, the citizens tied the boat to this iron ring, came or left the house through the water gate.

發展歷史

1897年開埠後,梧州成為廣西的商業中心。上世紀二十年代,梧州商
埠局拆古城牆、拓寬街道,原來的坊式房逐漸被騎樓取代,在河東老城區留下連綿成片的騎樓群。22條原汁原味騎樓長街上,560座中西文化水乳交融的傳奇建築,薈萃中外經典設計的騎樓。騎樓街士賈雲集,最風光時街上有大小商號1500多家,造就了上萬富商,人稱"千年嶺南重鎮,百年兩廣商埠"。從梧州騎樓的外觀上,可以看到當時許多有代表性的中國建築語言,如花窗、磚雕、牌坊等。梧州的騎樓普遍在二樓外牆有一鐵環和水門,這是梧州水都的標誌。過去,洪水上街時,市民並不驚慌。水到門口,墊幾塊磚,繼續做生意、打牌、摸麻將。水到二樓時,市民將船系在樓柱上的鐵環,從視窗或水門上下船進出。
1924年底,梧州發生特大火災。當局決定"拆城築路,挖山填塘",將梧州
的千年古城牆和城門全部拆除,擴大城區面積,用城磚築地下水渠、鋪砌街道馬路,梧州的河東區逐漸成為騎樓城。騎樓建築是結合南方潮濕多雨及多洪易澇的氣候特點而設計建造,一般為三四層樓房,地層商鋪門面向內縮入2至3米讓出來作為人行走廊-亦叫"騎樓底人行道",這樣既可以替行人遮陽擋雨,又可以為商鋪營造舒適環境,也顯示出商家誠信待客的經商之道;樓房二層一般設有水門,是為備洪水浸街時樓上方便居民出入用的,可以在水門放下一把竹梯,居民從竹梯上下搭艇,也可以在水門放下竹籃向沿街巡遊的售貨小艇購買米、油、蔬菜、火油、電池等生活必需品。臨街磚柱上鑲嵌鐵環高低各一隻,亦為備栓泊船艇系纜繩用的,這些都是因為梧州地處三江水口,幾乎年年有幾次洪水淹街的特殊需要。
2002年08月,時任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李兆焯和副主席袁鳳蘭經過深入的調研考察,提出梧州的城市建設、旅遊發展要以山水、騎樓為核心內容,並撥出2000萬元專款改造騎樓城。2003年6月,騎樓城改造工程項目開工建設,工程實際完成投資1.8億元,騎樓城立面修繕工程441棟、共57109.44平方米,增建騎樓110棟、面積10550.7平方米,牌坊6座,雕塑10座。
2004年09月,梧州市舉行了隆重的騎樓城開城儀式。面貌煥然一新的騎樓建築既不失傳統特色,又顯現時代風貌,成為梧州一幅幅旖麗的立體風景畫,遊覽在騎樓城,有如人在畫中、畫中有人。

建築風格

摺疊編輯本段仿巴洛克式摺疊這種形式在東南亞和我國南方城市的騎樓中被普遍使用,梧州的騎樓中,巴洛克的建築裝飾符號更加簡練,多運用在山花裝飾及女兒牆的曲線中。
混合式摺疊這種形式騎樓建築風格不明顯,建築造型和立面裝飾兼有多種風格。英國領事署、梧州海關辦公樓、思達醫院、新西旅店等建築物,其平面布局和立面處理均運用典型的"芝加哥學派"手法,採用三段式處理。而英國領事署、梧州海關辦公樓的地層架空不作實際使用,則是採用中國南方乾欄式建築風格,以適應南方地區炎熱潮濕的氣候;所採用的外廊形式也是中國固有的建築風格。大南路裕信銀號舊址5樓上建的圓頂涼亭,也體現了中西結合的建築風格。
中國傳統式摺疊這種形式騎樓延續了我國南方傳統居民的特點,底層沿街挑出,長廊跨越人行道沿街布置,樓層正面牆上並排開著兩隻三扇窗戶,立面基本無裝飾。
現代式摺疊這種騎樓一般建於上世紀80年代以後,在尺度、結構、材料、造型風格等方面與傳統騎樓區別明顯。立面處理上捨棄了複雜的裝飾,運用了簡潔、明快、實用的功能主義的處理手法。

建築藝術

摺疊TerraceDecorations
梧州地處嶺南,北回歸線經過其間,舊時為了結合南方潮濕多雨及多
洪易澇的氣候特點,梧州建築多採用騎樓形式,臨街樓層可作商鋪,樓上可住人。騎樓形式既方便行人上街時遮陽擋雨,又可擴大樓房面積。在騎樓博物城,隨處可見牆面上蘊涵中國傳統文化的灰雕藝術。在大南路騎樓城牆上,一幅浮雕為"連年有餘",蓮池下面游著兩隻鯉魚;另一幅浮雕展示的是一棵松樹下有四隻白鶴,其寓意為"松鶴長春";有寓意為"平平安安"的寶瓶,等等。
Ontheoutsidewallofmanyterracedbuildings,therearesomespecialsymbolsofWuzhouastheCityofWaterandwallpaintingwithsymbolicmeanings..

鐵環

IronRing
騎樓外的磚柱上,鑲嵌有圓形的鐵環,以供洪水期間作繫船之用。
TheIronRingsareforthelocalcitizenstotietheirboatsduringfloodtime.

水門

WaterGate
房屋樓上臨街的一面,特設洪水時人出街入市使用的活動板門,稱作"水門"。
TheWaterGatesareforuseofresidentstocomeinandoutduringfloodtime.

天寶華

SiteofTianbaohuaCo.
1854年,廣東順德人甘樹棠在梧州九坊路開設天寶華商號,專營國產小百貨,尤其是嫁妝飾品、玉器首飾等,品種多達700種,該店一直經營到解放後的1956年公私合營,持續102年之久,為梧州最早、最悠久的商號。
TianbaohuaCo.isthefirstdepartmentstoreinWuzhou.ItwasestablishedbyabusinessmanfromShunde,GuangdonginJiufangRoad,Wuzhouin1854.

"日升昌"銀號

SiteofRishengchangBank
坐落在東中路(今梧州日報社舊址)。清光緒30年已有記載,屬官銀號,即私人開辦、但專做官方生意的銀號。
SituatedinDongzhongRoad(NowSiteofWuzhouDaily),RishengchangBankwasbuiltbeforethe30thyearofGuangxuPeriodoftheQingDynasty.

新西酒店

XinxiHotel
坐落在西江一路14號,原名西寧酒店,1945年復業後改名為新西酒店。樓高7層,西歐風格,為當時梧州最高最豪華的旅店。據說令蔣介石聞風破膽的暗殺大王王亞樵就是在這個酒店被國民黨特務殺死的。
Situatedin14Xijiang1stRoad,XinxiHotelwasbuiltin1945,with7stories.Ithadeverbeenthehighestandthebesthotelofthatperiod.

廣西銀行大樓

IteofGuangxiBank
坐落在大中路(今交通銀行),建於1935年,主樓高6層,採用無樑樓蓋進行處理,屋內兩排柱和四周牆體支承全樓荷載,當年被稱為"廣西第一巨廈"。解放前,廣西進出口公司也在此辦公;解放後,梧州市人委、市政府曾在此辦公。
SituatedinDazhongRoad(NowBankofCommunications),GuangxiBankwasbuiltin1935,with6stories.ItwascalledasNo.1MansionofGuangxiofthatperiodandithadeverbeenastheresidenceofGuanxiI/ECo.,WuzhouMunicipalPeople'sGovernment.

海關舊址

SiteofWuzhouCustoms
位於梧州地委大院內,建於1918年,4層磚混結構,是梧州第一座大量使用水泥建造的樓房。1897年2月4日,梧州成為對外通商口岸;6月4日,在梧州大東橋下正式設立梧州關,稱新關(又叫洋關),由外國人任關務主管,稱稅務司。根據恥辱的《辛丑條約》規定,中國戰敗賠款4.5億銀兩,以關稅擔保,凡通商口岸25公里之內府關劃歸海關管理,府關稅款劃作賠款。梧州為18個實行這一規定的通商口岸之一。
ThesiteofWuzhouCustomsisinsidethecourtyardofWuzhouPrefecture.Thebuildingwasbuiltin1918.AfterWuzhouwasopenedtoforeigntradein1897,itbecamethemostimportantportintheprovince.

思達公醫院舊址

SiteofStoutMemorialHospital
思達公醫院舊址位於現梧州工人醫院處。1902年,一名美國富商為紀念其親屬思達牧師而捐資並委託麥惠來牧師在梧州廠前街(現大東郵局處)購地建思達醫院。1903年4月20日,正式動工;次年4月24日竣工,5月27日開業,駐梧外國人和梧州官員參加了開張儀式。1914年7月27日,思達醫院租得竹園肚(現工人醫院處),1918年開工;1919年1月7日第一層建成後,思達醫院即由廠前街遷入新址;1924年8月,思達醫院建築全部竣工,是當時華南地區最大的醫院。1951年11月1日,思達醫院改名為工人醫院。
StoutMemorialHospital,nowtheWorker'sHospital,wasoriginallybuiltbyanAmericaninmemoryofhisrelative,Stout,inChangqianStreet(NowDadongPostOffice)in1903.ThehospitalmovedtoZhuyuandu(NowWorker'sHospital)in1919.ThehospitalwasrenamedastheWorker'sHospitalin1951.

大東郵政局舊址

SiteofDadongPostOffice
位於大東上路55號。中國的第一封電報就是從這個老樓里發出的。1897年6月4日,梧州府郵政分局成立,在梧州海關水上關筏設營業處,由梧州海關稅務司任局長,也就是掌握在外國人的手上;1911年6月,營業處遷至會館街;1919年,遷至大東路;1932年底,梧州郵局新樓建成,1933年遷入營業。1943年,梧州郵局營業處升為大東路郵電支局。
Situatedin55DadongShangRoad,DadongPostOfficewasbuiltin1930.ThefirsttelegraphinChinawastransmittedfromthispostoffice.

大同酒店舊址

SiteofDatongHotel
位於市大同路35號,大同酒店建於1920年,樓高四層。1925年秋,中共廣東區委常委兼軍事部長周恩來到大同酒店住宿,主持召開廣西黨團重要骨幹會議,指導廣西的革命運動。周恩來住的是3樓左前側的客房,抗戰時期被日機炸毀,從此改作醬油坊。今大門上的"大同酒店"4字仍見痕跡。
Situatedin35DatongRoad,DatongHotelwasbuiltin1920.ZhouEn'lai,anearlyCPCleaderandthelatepremier,hadeverstayedinthishotelin1925.

粵西樓

YuexiHotel
粵西樓創業於民國之初(1916年),原址在小南路26號。當時的小南路直通水運碼頭,遊人如鯽,商賈雲集,粵西樓生意興隆,每天顧客盈門,座無虛席,在當時市內酒樓業中獨步一時。民國33年(1944年)梧州滄陷時粵西樓歇業。新粵西樓於1984年11月重建開業,坐落在繁華的中山路,為七樓綜合性酒家。精製美食有粵西麻香雞、三蛇龍虎燴和各式茶點。
Originallyin26XiaonanRoad,YuexiHotelwasbuiltin1916;andthehotelmovedtoZhongshanRoadin1984.Itisoneofthemostwell-knownrestaurantinWuzhou.

大東酒家

DadongRestaurant
大東酒家前身是南華酒店。1928年,梧州拆大南路時,著名愛國民主人士李濟深,以及梁錫賢、鄒黨非、崔澤培、范鐵如等12人集資建造南華酒店(五層樓),集餐飲、旅宿、遊樂於一身,吃、喝、玩、樂、住齊全;五樓是天台劇場,有三百多座位;四、三樓為旅宿業;二、一樓開設早茶、午夜飯市。1948年改名為"大東酒家"。大東酒家炮製的"梧州紙包雞"名揚兩廣,飲譽港澳。
FormerlycalledSouthChinaHotel,thehotelwasbuiltin1928anditwasoneofthebesthotelatthattime.In1948,SouthChinaHotelwasrenamedasDadongRestaurant.Itspaper-wrappedfriedchickenhasbeenthemostfamousdelicacyinWuzhouforalongtime.

鴛江麗港

YuanjiangRiverBeautifulBay沿著河東防洪堤西江段1.8公里長的堤牆內,是有"梧州外灘"之稱的鴛江麗港。鴛江麗港是梧州首席集城市旅遊、購物、娛樂、飲食、觀光休閒、商務"一站式"主題大型購物樂園,由"六大組團"構成:現代商業步行街、萬邦商業廣場、專業市場區、星級酒店和綜合娛樂城、觀光長堤和漁人碼頭、避風塘美食天地及風情酒八街。在這1.8公里長的臨江堤岸,堤外西江波光粼粼,堤內各種歐陸風情式樣的建築錯落有致,形成別具一格的以建築、築群園林、廣場、商業區、活動區、商務區等共同構建的沿江風情畫廊。
YuangjiangRiverBeautifulBayisaone-stopshoppingparadise,includingthefollowing6groupsofshopping,recreation,business,leisure,tour,diningfunctions.Theshoppingparadiseisinsidethe1.8kmflood-preventionembankmentwall.Insidethewallisthebusycommercialcenter,whiletheoutsideisthebeautifulWestRiver.

金龍巷

GoldenDragonLane金龍巷位於梧州河東老城區、北山腳下,是梧州清代建築保留較多的老街。這個安靜老舊的地方曾是幾百年乃至幾十年前兩廣最繁華的商業區之一,當年這個街區里最活躍的,是那些帶著鼓鼓錢包順西江而上的廣東商人。金龍巷的騎樓都是由結實的青磚層層疊起的,房子冬暖夏涼。這些磚結構騎樓一般兩至三層高,牆上有花窗、磚雕、牌坊,已因日曬雨淋而呈出斑駁的灰白,蔓藤一直爬到屋檐頂,但精巧的做工仍依稀可見,嶺南建築的況味仍不可遮掩。一路過去,還可見到騎樓的羅馬柱、圓拱形窗、穹雕等等,又讓人錯以為走到了當年的法租界。
GoldenDragonLaneissituatedintheEasternpartofWuzhou,justatthebottomofNorthHill.ItsterracedbuildingsstillremainsthestylesoftheQingDynasty,remindingthetouriststhatWuzhouisanancientcityoftheLingnanDistrict.

維新里

WeixinLane維新里原是西門城基,名合益街。這裡的古民居保存較好,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24年梧州商埠局拆城牆擴寬城區和修馬路,1936年這條街改稱維新里,取"棄舊圖新"之意。1870建的天主教堂就在維新里。
WeixinLaneisanancientstreetwithmanyhousesoftheLingnanstyle.TheCatholicchurchissituatedinsidethisstreet.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