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第五中學

梧州市第五中學

梧州五中創辦於一九五六年秋,前身是梧州市第三初級中學,有著辦學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幾十年來,梧州五中為梧州市及區內外高等院校培養輸送了不少優秀人才。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梧州市第五中學 梧州市第五中學

梧州五中,曾經四次搬遷五次易址,一九五六年於石鼓路意園沖建校,一九六○年秋搬遷到石鼓路工人文化宮舊址,一九六二年搬遷到珠山原梧州大學舊址,一九八○年搬遷到三雲村師範舊址。其時五中已成為規模較大的完全中學,後因教育體制改革(高中部改為職中部)於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再度搬遷到富民一路十九號,即校址。 學校占地面積7425平方米,校舍面積3201平方米,有六層教學樓一幢,其中教室24個,教師工作室10個。有700平方米六層實驗樓一幢(其中物理科貯藏室二個,實驗室一個,電教室一個;化學科貯藏室二個,實驗室二個;生物貯藏室一個,實驗室一個;音樂室一個),有五層綜合樓一幢,設有學生飯堂、琴室、電腦室、多媒體教室。還有圖書綜合樓,內設有體操房、圖書閱覽室,圖書室內有藏書二萬五千多冊。還有四層辦公樓一幢,其中內設8個教室,2個教師辦公室。50米跑道的簡易運動場一個,籃球場、排球場各2個,羽毛球場一個。

現狀

學校現任校長黎孔南、書記楊健、副校長陳錦新、陸乾歡、督導陳衍康、助理督導鄭順康。教職工105人,其中高級教師17人,中級教師48人,現有26個教學班,學生1241人。多年來,全校師生員工,按照市教育局的工作要求,團結拼搏,求真務實,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精神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面向全體學生,確保每個學生受教育。五中領導班子確立德育教育為首位,以獨具特色的感恩教育作為發展學校教育教學的切入點:狠抓學生的儀容儀表、養成教育;狠抓教風、校風、班風、學風的建設,創建文明、和諧的校園環境,力爭辦社會滿意,家長放心的一流學校;弘揚健康衛生的生活方式,不亂扔垃圾,不亂潑污水,不亂畫亂貼,不隨地吐痰,不亂踐踏花木,不損壞公物,學校已將感恩教育作為本校課題研究申報市教育局,被市教育局確定為市級專項課題研究。另外,學校辦學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宗旨,從學生的第八節課外活動入手,每周的星期二至星期五的第八節課,以班為單位,安排每個班的學生必須參加跳繩、踢毽子、50米跑、立定跳遠、擲實心球等適應學校實際情況的體育鍛鍊,在上好體育課和開展好課外體育活動的基礎上,體育老師用業餘時間訓練好學校男、女足球隊作為學校辦學的品牌之一,並努力創造佳績,2005年我校女子足球隊受廣東省東莞市南城區邀請代表東莞南城區參加東莞市女子足球比賽獲得第一名。2005年我校女子足球隊參加梧州市中學生運動會國中組女子足球比賽榮獲第一名,男子足球隊榮獲第四名,2006年男子足球榮獲第三名,男子排球榮獲第一名,女子排球榮獲第三名。學校還獲得人民防空知識教育一等獎,學校食堂衛生良好獎等許多榮譽。 梧州五中自1999年起,用汗水改寫了“薄弱”學校的歷史。 1998年以前,五中的教育教學質量不是很理想,1999年,新的領導班子狠抓教育教學管理,培養教學骨幹,抓實抓細各個管理環節,確立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這一理念,實施“全校一盤棋”的管理方法,當年就扭轉了落後的局面,獲1999年中考成績進步獎,在以後的幾年間,五中教育教學乘勢而上,步入梧州市教育系統先進學校的行列。 2000年獲中考成績良好獎,英語優秀學科獎,語文、英語、政治、理化均獲中考優秀學科獎,2002年~2006年,五中一直保持獲得中考成績優良學校的榮譽稱號,語文、英語學科連續四年獲得優秀學科獎,在2007年的中考中,五中的成績尤為突出。有59人考取全區示範性高中,董冠華同學獲文化總分全市第一名,有古哲等4位同學進入全市總分前五十佳行列,有17人次學科成績名列全市三十佳行列。 一分收穫的背後,是十分汗水的付出,成績的背後是一支業務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語文組、英語組是五中的先進科組,語文、英語學科連續4年獲得中考優秀學科獎,語文組連續三年獲得梧州市先進教研組的獎勵,2007年獲得梧州市巾幗文明示範崗的稱號。 一年一個新台階,五中正從一所“薄弱”學校向市教育系統先進學校邁進。 梧州市第五中學 正門歷史 梧州五中校門建成於 2005年。校門分為大門和小門(也叫正門和側門),在大門和小門之間的是門衛值班室,門衛值班室的外形就像一頂博士帽。大門的另一邊高聳的建築物是一本豎起來的打開 的" 大書"。"大書"上面從上到下用隸書寫著七個金色大字:“梧州市第五中學”。別具一格的校門充滿了濃濃的書香味,迎接朝氣蓬勃的莘莘學 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