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薩沃德

梅薩沃德

梅薩沃德印第安遺址,坐落在美國西部的科羅拉多州境內的科羅拉多高原之上,海拔2600米,占地面積為210.74平方千米。為美國主要基於考古價值而開闢的最早的一座國家公園。園內保存了美洲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北美印第安人文化的遺址。197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概述

梅薩沃德梅薩沃德

梅薩沃德印第安遺址於1906年9月29建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78年9月8日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公園"。這裡保存著迄今最為完整的安那薩茲人的文化記錄。早在公元前6世紀,阿那薩茲人或者別的"古代人"就在這塊既高又平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目前大約有3800處遺址保存下來,其中包括現在被人們稱為"絕壁宮殿"的建築,它由200多個房間組成,其獨特的風格,宏偉的氣勢至今被人們稱道。梅薩沃德印第安遺址為人們提供了親眼目睹、親自體驗古人類生活的極為難得的機會。極目遠眺,只見懸崖之上坐落著5個壯觀的的聚居區,遺址之顛散布著無數阿那薩茲人在公元前600-1300年生活過的村落。

地理地貌

(圖)梅薩沃德梅薩沃德

這裡的石質台地海拔2000多米,構成台地的多為中生代的砂岩和頁岩等,台地向南傾斜形成懸崖峭壁。聚居在這裡的古代印第安人在崖壁上興建了多層的石屋,以抵禦鄰近部落的侵襲。梅薩沃德也可以稱為“懸崖村”,可以說它是一座由農業聚落向手工業商業聚落過渡的居住地。因為它不同於現代城市,沒有相連的街道,沒有集中的作坊和商店,沒有象徵統治的政權機構,只是一個成簇房屋的聚落。但在占地210平方公里的懸崖上,集中如此多的村落房舍,就有了手工業和物物交換的商業活動; 幾萬人聚集在一起生活,從事農業手工業活動,對付共同的敵人。

美國西南部科羅拉多州的梅薩峽谷,一直到19世紀後半葉還是一個荒無人煙、不長寸草的地方。然而就在這峽谷里,舉世聞名的“懸崖宮”就坐落在這渺無人煙的懸崖峭壁之中。整座“懸崖宮”就像一座壯麗輝煌的城堡,一幢幢石築的多層建築物星散在城堡里,頂天立地般矗立於峽谷中央,四周被高聳入雲的懸崖峭壁包圍著,猶如屏障把它與外界隔絕起來。在600多年的漫長歲月中,這座巨大的建築默默湮沒於塵世,鮮為人知,直到19世紀末才被人發現,從此以原墨西哥北部古代印第安人一個分支安納薩吉人的史前文化搖籃而盛名於世。

尚存比較完整的聚落有300多處,每處均以土磚牆圍護,內有成套的住宅。其中最大的聚落中心,即“懸崖宮”。懸崖宮內有220個房間和23個大地穴,最大的地穴有7間房間之大,據稱是居民舉行宗教儀式的地方。長屋北邊有座“杯子房”,內藏430個杯子、盒子、飯碗和缸瓮,可能是祭器貯藏室。

“懸崖宮”被發現之後,遭到了一些冒險家和尋寶者的挖掘,大批珍貴文物遭到無可挽回的破壞。1906年,美國國會通過保護懸崖遺址的法令,把這塊土地嚴密看管起來,建立了名為“梅薩沃德”的國家公園。梅薩沃德四周都是懸崖絕壁,天生自然,野獸都難以攀登上去。壁面鑿出一個個小洞,僅可容手指和腳趾插入。普韋布洛人僅靠這些洞上下進出城寨。顯然,這是為了對付外族和野獸的入侵。

考古遺址

(圖)梅薩沃德梅薩沃德

梅薩沃德是美國西部科羅拉多州著名的印第安人村落遺址。考古學家認為,在12世紀中葉,有大約2萬人居住在科羅拉多州西南地區風景如畫的絕壁上,他們種植玉米、南瓜和豌豆,還飼養火雞。有跡象表明,他們經常要抵禦敵人的襲擊,因此他們不住在山頂的村莊,而是在易守難攻的岩壁搭建石屋棲身。據華盛頓州立大學考古學家蒂姆·克爾分析,梅薩沃德的衰落是氣候、政治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氣候變化是梅薩沃德消亡的罪魁。科學家通過對樹木年輪的研究發現,從公元1275年到1295年,梅薩沃德的氣候極度乾燥。而最近對狐尾松年輪的研究證實,就在同一時期,氣溫也非常低。由於氣候的作用,鹿群的數目明顯有所減少,人們為了獲取營養,更多地食用火雞的肉。那么人們給火雞吃什麼呢?答案是玉米。克爾由此得出了他的結論:“一旦玉米出了問題,整個食物鏈就會崩潰。”

科羅拉多西南部海拔2600米的梅薩沃德高原上發現了大量的建於六世紀至十二世紀的阿那薩茲印第安人遺址。大約其中3800處都有歷史記載,這裡包括高原上的村莊、懸崖邊上的村莊,有用石頭砌成的200多所房子。

在中美洲、南美洲,人們不斷發現瑪雅人、阿茲特克人、印加人的印第安文化遺址。但在北美洲,印第安人的文化似乎是個空白區。梅薩沃德遺址的發現,證明北美印第安人也曾經有過燦爛的文化。

然而,安納薩吉人為什麼要在深山峽谷中建造起“懸崖宮”?如此荒蕪之地,他們又是怎么建造如此卓絕的建築,靠什麼來養活那么多人口的呢?

公元前12世紀中葉,安納薩吉人開始放棄祖輩生活的地方,至於他們為什麼要放棄花費如此巨大工夫才建成的村落和崖屋而突然遷移,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至今不詳。

有一種說法:是從天而降的自然災害降臨到梅薩沃德的頭上。公元1276~1299年,這裡發生了連續24年的大旱災,食水斷絕,人們開始向東逃荒,到水源充足的地方重建家園,懸崖城從此被湮沒。

也有人認為,是社會問題迫使人們遠離。這些學者指出,是人們對內亂、戰爭和暴力的恐懼,使他們放棄了建造於懸崖峭壁之中的家園,去尋找更加安全的地方。也有人認為,在13世紀的前10年間,那裡的氣候異常寒冷,嚴重縮短了植物的生長季節,地下水位嚴重下降,導致環境惡化,民眾開始挨餓、生病和死亡。

事實的確如此。顯然,戰亂也起了雪上加霜的作用,梅薩沃德的居民被圍困了,他們沒有疏散到別的缺少保護的地區,也可能是不願意離去。他們留了下來,但曾經供給他們食物的田園荒蕪了,一場大火可能最終毀了他們的家園。

據推測,當時可能是一種母系社會,講究民主平等。那時的印第安人已熟練地掌握了石屋建造和水利工程技術,能從事紡織、制陶、珠寶製造和雕刻等工作,並有一定的貿易活動。

梅薩沃德的第二大建築遺址是建於12世紀的“雲杉之屋”,這裡共有房間l00個。遊人必須走過一條危險的長梯才能看到建在懸崖峭壁之上的石屋,在進入地下室時也須如此。此外還有許多建築,如專門用於敬神的太陽廟、陽台屋、落日屋、方塔屋、雪松塔、回音室等,這裡共有500餘所古屋。另外有梯田建在峽谷兩側的坡地上,谷底有水池。

四周陡峭險峻的懸崖,崎嶇狹窄的山路,深不見底的峽谷,高達兩千多米的海拔,都阻礙著人們前進的腳步。印第安人正是這樣長途跋涉來到這片荒蕪之地,為了生存,居然在垂直陡峭的岩壁上,建造出一間間的房舍。更令人震驚的是,在如此險峻的地理條件下,他們依然保持民族傳統不失,蓋起了巍峨的祭祀殿堂。現在亞里桑那境內的侯琵(Hopi)族,據說是崖居人的後代,他們相信,祖先的靈魂仍然居住在遺址里。

然而,安納薩吉人為什麼要在深山峽谷中建造、又是怎么建造如此卓絕的建築,至今仍不得而知。公元前12世紀中葉,阿那薩茲人開始放棄祖輩生活的地方,至於他們為什麼要放棄花費如此巨大工夫才建成的村落突然遷移,依然是一個不解之謎。

主要景點

(圖)梅薩沃德梅薩沃德

梅薩沃德印第安遺址公園,公園的歷史文物博物館是開始旅程的最佳起點。它全年365天對遊人開放。博物館珍藏著梅薩沃德印第安遺址及其附近發現的精美的史前古器具,其中許多文物都是絕無僅有的珍品。展品中不僅有考古學家在發掘中找到的物品,還有他們是通過什麼樣的考古學方法來了解遺址上居民的生活的科學介紹,諸如樹木年代學、通過陶器的樣式和做工定年、以及其它許多引人入勝的考古知識。

離開博物館步行1/2英里左右,您可以來到峽谷下邊的“雲杉樹屋”。它會使您把剛才在博物館中所見到所聞和實物聯繫起來。勇敢者可以爬進年印第安人以前開掘的大地穴,想像那些懸崖居住者們的宗教儀式。“雲杉樹屋”也是全年開放的。 在博物館北面半英里左右,有兩條旅遊線路可以選擇,其中一條線路您可以遊覽“絕壁宮殿”和“議會陽台”。離開“旅遊服務中心”步行半英里左右,就可以來到世界上最大的居民聚居地--“絕壁宮殿”,其間的工作人員隨時解答您的問題,並為您提供野餐桌和臨時休息室。“議會陽台”是這條線路上的另一重要景點,由於它位於懸崖的高處,因而路途也十分崎嶇艱險,其間要攀登20英尺高的梯子和彎腰穿過一條小隧道。在這裡可沒有象“絕壁宮殿”提供的那樣服務設施。 在另一條線路上“太陽神殿”是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這座殿堂由多間房屋組成,雄渾莊重,迄今保存完好,裡面有許多健步奔跑和攀緣嬉戲之處,是年輕人釋放精力的絕佳去處!這個公園雖然位於科爾特斯的南部,但是它的入口卻在160高速公路東面9英里的地方,或者曼科斯西部6英里處。在入口處您就可以看到關於旅遊景點和住宿方面的介紹,由入口處迤儷前行,沿途可以欣賞美麗的峽谷、梅薩沃德印第安遺址以及俯瞰山谷及山谷中的科爾特斯與曼科斯兩座小鎮。

在公園中的三個荒野上棲息著許多野生動物,隨處可見美洲獅、美洲山貓、野鹿、岩羊和麋鹿矯健的身影,當外來的獵鷹入侵時,山鷹和禿鷲經常盤鏇與公園上空隨時準備捍衛自己的領地。

絕壁宮殿(Cliff Palace)

一個可供數百人居住的豎式村莊,約建於11世紀。全樓沿崖壁而建,有兩百多個房間,布局十分緊湊。在高樓周圍還有圓形、方形的小樓。一棟長形屋的牆壁長達90米,內部間隔成151個房間;房屋下面開挖23個地穴,最大的地穴有7間房間之大,據稱是居民舉行宗教儀式的地方。長屋北邊有座“杯子房”,內藏430個杯子、盒子、飯碗和缸瓮,可能是祭器貯藏室。在這些建築前還設有一個露天坪,供炊事與家務之用

雲杉樹屋(Spruce Tree House)

約建於12世紀,以雲杉構成而得名。全長203米,寬84米,三層樓。全樓包括114間住房,8間祭祀室。這一百多間屋子,有的呈長方形,有的呈圓形,還有的呈三角形,全依懸崖下的空地因地制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