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啓超文獻學思想研究

梁啓超文獻學思想研究

《梁啓超文獻學思想研究》,由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描述的是梁啓超是“文獻學”和“中國文獻學”這兩個概念的最早提出者。其“文獻學”概念的提出和闡釋,一方面與其一生良好的學術訓練有關,另一方面則是20世紀初期文化思潮的產物。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梁啓超文獻學思想研究作 者: 彭樹欣 著
出 版 社: 光明日報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5-1
開 本: 32開
I S B N : 9787802069268
所屬分類: 圖書 >> 社會科學 >> 語言文字
定價:¥22.00

內容簡介

第一章:梁啓超是“文獻學”和“中國文獻學”這兩個概念的最早提出者。其“文獻學”概念的提出和闡釋,一方面與其一生良好的學術訓練有關,另一方面則是20世紀初期文化思潮的產物。梁氏首次對“文獻學”的內涵、範圍和研究意義進行了闡釋,並確立了“文獻學”研究的五大原則和三個標準。梁啓超“文獻學”概念的提出和闡釋,對20世紀中國文獻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影響了鄭鶴聲兄弟和張舜徽的文獻學觀念以及他們的文獻學學科建構,標誌著“現代”文獻學的萌芽。
第二章:梁啓超是中國近現代目錄學的開山鼻祖,他對目錄學的貢獻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導讀書目的發展和影響。梁氏繼承了過去導讀書目的優良傳統,進一步強化了其傳播功能,使其成為近現代文化傳播的重要工具,從而促進了20世紀導讀書目的繁榮。二是對佛經目錄研究的開創性貢獻。梁氏是佛經目錄學史最早的梳理者,他提高了佛經目錄在中國目錄學史上的地位,其研究對目錄學家姚名達產生了較大影響。三是對近現代書目分類體系的探索和創造(第三方面學者論之甚詳,本書著力於前兩個方面)。
第三章:梁啓超是現代辨偽學的開創性人物。梁氏一方面繼承了古代辨偽學的成就,一方面受到20世紀疑古思潮的影響,既在辨偽學實踐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又進一步形成了系統的辨偽學理論,奠定了現代辨偽學的基礎。他的辨偽學研究,促進了辨偽學從古代的重辨偽實踐向現代的重理論建設的轉型。
第四章:梁啓超是中國近現代最早的一批引進西學進行文獻整理和研究的代表性學者之一。他較為全面地運用了西學觀念和方法來整理和研究古代文獻,並產生了許多有價值的學術研究成果,特別是從其西學運用的廣度來看,超過了同時代的任何學者。其方法以及成果作為一種“範式”,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20世紀文獻學研究從古典向現代的轉型。
第五章:梁啓超首次提出了文獻整理和研究的普及化發展方向。梁氏是近現代文化普及運動的重要推動者,這一運動促使他提出文獻整理和研究的普及化問題,並付諸實踐。其普及化方向的探索影響了20世紀文獻學的發展走向,使文獻學在重視專深研究的同時,出現了普及化的發展方向。

作者簡介

彭樹欣,男,1968年10月生,江西蓮花人,文學博士,江西財經大學副教授,武漢大學在站哲學博士後。1989年畢業於吉安師範專科學校(現為井岡山大學),2001年畢業於蘇州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2007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已在《光明日報》、《大學圖書館學報》、《社會科學論壇》(學術評論卷)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主持、參與省級課題3項,完成專著(合著)1部。

目錄

內容摘要 I
ABSTRACT II
緒 論
第一章 梁啓超的“文獻學”概念
第一節 梁啓超文獻學產生的學術淵源和文化背景
一、梁啓超的學術淵源和學術訓練
二、梁啓超文獻學產生的文化背景
第二節 梁啓超:“文獻學”概念的最早提出者和闡釋者
一、“文獻學”和“中國文獻學”概念的提出
二、梁啓超文獻學的內涵、範圍及研究意義
三、梁啓超文獻學的研究方法和原則
四、梁啓超文獻學研究的三個標準
第三節 梁啓超“文獻學”概念的歷史地位和影響
一、梁啓超“文獻學”概念在文獻學史上的地位和價值
二、梁啓超“文獻學”概念對鄭鶴聲兄弟的影響
三、梁啓超“文獻學”概念對張舜徽的影響
第二章 梁啓超的目錄學思想
第一節 梁啓超對導讀書目的發展和影響
一、梁啓超以前導讀書目的發展概述
二、文化傳播與梁啓超的導讀書目
三、梁啓超導讀書目的影響
第二節 梁啓超對佛經目錄研究的開創性貢獻
一、佛經目錄學史的最早梳理者
二、梁啓超對佛經目錄理論的總結
三、梁啓超佛經目錄研究的影響
第三章 梁啓超的辨偽學思想
第一節 梁啓超辨偽學產生的學術背景
一、梁啓超以前辨偽學的發展概述
二、疑古思潮的興起與現代辨偽學的發展
第二節 梁啓超辨偽學的成就
一、梁啓超的辨偽實踐的成就
二、梁啓超對前人辨偽學理論的繼承和發展
第三節 梁啓超辨偽學理論的影響
一、梁啓超對辨偽學理論研究的影響
二、梁啓超對辨偽學史研究的影響
第四章 西學與梁啓超的文獻整理方法
第一節 梁啓超的西學接受、傳播及其西學思想
一、梁啓超對西學的接受和傳播
二、梁啓超的西學思想
第二節 文獻整理方法的改進
——梁啓超的文獻整理對西學觀念和方法的運用
一、西式著述體例與梁啓超的文獻整理
二、文化地理學與梁啓超的文獻整理
三、邏輯學與梁啓超的文獻整理
四、中西比較方法與梁啓超的文獻整理
五、梁啓超文獻整理的其他西學觀念和方法
第三節 梁啓超的文獻整理方法與文獻學研究的現代轉型
一、西學的輸入和引進與文獻學研究的現代轉型
二、梁啓超的文獻整理方法對文獻學研究的現代轉型的意義
第五章 梁啓超文獻學的新走向
第一節 古代文獻學發展的兩種主要走向
一、文獻整理和研究的專精之路
二、文獻整理和研究的博通之路
第二節 文獻整理和研究普及化方向的出現
一、近現代的文化普及運動
二、文化普及:文獻整理和研究的新走向
第三節 梁啓超對文獻整理和研究普及化方向的探索及其意義
一、梁啓超的文化普及觀念和活動
二、梁啓超對文獻整理和研究普及化方向的探索
三、梁啓超的新探索對文獻學發展的意義
結 語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張舜徽對梁啓超的著作或文章的引用情況表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