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縣氣象局

1958年8月1日,山東省氣象局批准建立桓台縣氣候站。 1964年7月改名桓台縣氣候服務站,收歸省氣象局領導。 1980年7月,收歸惠民地區氣象局管理。

概述

桓台縣總面積520.38平方公里,轄11個鎮、1個城區街道辦事處,335個行政村,11個居民委員會,人口49.7萬。歷史悠久,境內出土了目前發現的中國最早的甲骨文,有“噸糧縣”、 “建築之鄉”的美譽。屬暖溫帶季風性大陸氣候,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冷晴燥,時有暴雨、雷電、冰雹、大風、大霧等災害性天氣影響。1958年8月1日,山東省氣象局批准建立桓台縣氣候站。1963年1月1日開展地面觀測業務,站址位於索鎮鄉五里莊西南,區站號54833,據1986年重新測定位於北緯36°57′,東經118°04′,海拔高度17.6米。截至2008年,歷經三次搬遷,1969年12月12日,因受鄰近的桓台化肥廠影響,向西南搬遷約300米。1996年1月1日,因化肥廠影響嚴重,遷至索鎮鎮唐索路公路南、五里村東,在原站的東北方約2公里,北緯36°58′,東經118°05′,海拔高度17.0米。2003年10月1日,遷至索鎮五里路(現更名為少海路)北首、興旺村東,在原站的北方約960米,北緯36°59′,東經118°05′,海拔高度15.1米。
1958年8月桓台縣氣候站設立,隸屬桓台縣人民委員會農林科,業務受惠民專區氣象局指導。1964年7月改名桓台縣氣候服務站,收歸省氣象局領導。1970年7月改為縣革委會和縣人民武裝部雙重領導,以軍事部門領導為主。1973年8月改為縣革委會領導。1980年7月,收歸惠民地區氣象局管理。1984年由於行政區劃變動,桓台縣氣象局劃歸淄博市氣象局管理。1997年,建立氣象地方雙重計畫財務體制。
1958年8月建站初期有1人。1978年在編職工6人,臨時工2人。2008年在編職工6人,聘用4人,其中有黨員6人;大學以上學歷2人,大專學歷3人;中級專業技術人員1人,初級專業技術人員5人;年齡50歲以上3人,40~49歲3人,40歲以下4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