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冠潛蛾

桃冠潛蛾

桃冠潛蛾,體長3毫米,翅展6-7毫米,體翅銀灰色,腹部微黃,複眼黑色球形,觸角絲狀細長,為體長的2/3,前翅披針形狹長,翅端尖,翅面上具灰、黑色鱗片,緣毛灰色較長,後翅小於前翅,長而尖,緣毛灰色很長。各足跗節均呈濃淡相間的花紋狀。防治方法為秋後或冬季徹底清理落葉,集中燒毀或深埋,消滅越冬幼蟲。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3毫米,翅展6-7毫米,體翅銀灰色,腹部微黃,複眼黑色球形,觸角絲狀細長,為體長的2/3,前翅披針形狹長,翅端尖,翅面上具灰、黑色鱗片,緣毛灰色較長,後翅小於前翅,長而尖,緣毛灰色很長。各足跗節均呈濃淡相間的花紋狀。

扁橢圓形,長0.6-0.7毫米、寬0.4-0.5毫米。乳白色。

幼蟲

體長5毫米,淡黃綠至乳白色。細長稍扁,頭尾端較細,節間細縮呈念珠狀。頭灰黑色,口器前伸,胸部13節,前胸盾半圓形,上具黑色縱帶2條;前胸腹板上有1工形黑斑;臀板近圓形灰黑色。胸足退化。臀足稍明顯,趾鉤單序環。蛹長3-3.5毫米,近紡錘形稍扁,初淡黃綠後變黃褐色,頭頂兩側各具細長剛毛1對;尾端有2個小突起。

生活史及習性

華北1年生3代,以老熟幼蟲在被害葉內越冬,翌年4月中旬化蛹,4月下旬成蟲羽化,不久即交配、產卵。卵多散產在葉背主脈兩側,每葉上著卵數粒,多者達39粒,每雌可產卵數十粒。初孵幼蟲從卵殼下部蛀入葉肉為害,老熟後於隧道端化蛹,羽化時蛹體蠕動頂破隧道表皮露出半截羽化,蛹殼殘留在羽化孔處。第l代成蟲6月中旬發生、第2代成蟲8月上旬始見,第3代幼蟲9月中下旬老熟即在受害葉內越冬。

防治方法

(1)秋後或冬季徹底清理落葉,集中燒毀或深埋,消滅越冬幼蟲。
(2)成蟲發生期藥劑防治參考蘋果小卷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