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科

語出:唐李商隱《為東川崔從事福謝辟並聘錢啟》:“仰觀蓮幕,俯度桂科,卵翼不自他們,頂踵實非己物。”唐杜荀鶴《辭鄭員外入關》詩:“男兒三十尚蹉跎,未遂青雲一桂科。”唐黃滔《司直陳公墓志銘》:“江山之秀鍾乎人,純孝高節並其身,掬茲二美,摛為雄文,以之登桂科。”

基本信息

詞目:桂科
拼音:guìkē
注音:ㄍㄨㄟˋㄎㄜ
解釋:唐人稱科舉及第為折桂或登科,省稱“桂科”。[1]

詳細釋義

典源

《晉書》卷五十二〈郤詵列傳〉~443~
以對策上第,拜議郎。母憂去職。詵母病,苦無車,及亡,不欲車載柩,家貧無以韍馬,乃於所住堂北壁外假葬,開戶,朝夕拜哭。養雞種蒜,竭其方術。喪過三年,得馬八匹,輿柩至冢,負土成墳。未畢,召為征東參軍。徙尚書郎,轉車騎從事中郎。吏部尚書崔洪薦詵為左丞。及在職,嘗以事劾洪,洪怨詵,詵以公正距之,語在洪傳。洪聞而慚服。累遷雍州刺史。武帝於東堂會送,問詵曰:「卿自以為何如?」詵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崑山之片玉。」帝笑。侍中奏免詵官,帝曰:「吾與之戲耳,不足怪也。」詵在任威嚴明斷,甚得四方聲譽。卒於官。子延登為州別駕。[1]
釋義
晉武帝泰始年間,吏部尚書崔洪舉薦郄詵當左丞相。後來郄詵當雍州刺史,晉武帝問他的自我評價,他說:“我就像月宮裡的一段桂枝,崑崙山上的一塊寶玉。”用廣寒宮中一枝桂、崑崙山上一片玉來形容特別出眾的人才,這便是“蟾宮折桂”的出處。蟾宮即月宮,即月亮之宮。晉武帝大笑並嘉許他。唐代以後,科舉制度盛行,唐人稱科舉及第為折桂或登科,省稱“桂科”。

同源典故

一枝丹桂 一枝仙桂 一枝桂 一枝榮 一枝高折 丹枝 丹桂 仙桂 失桂 崑山一片 崑山片玉 手中有桂 折桂 折桂高枝 擢桂 攀桂 崑山一片 崑山玉 昆玉 東堂桂樹 桂苑一枝 桂香 片玉 芳桂 詵枝 詵桂 郤枝 郤詵 郤詵丹桂 郤詵枝 郤詵第 郤詵策 郤詵高第 青桂[1]

運用示例

唐李商隱《為東川崔從事福謝辟並聘錢啟》:“仰觀蓮幕,俯度桂科,卵翼不自他們,頂踵實非己物。”
唐杜荀鶴《辭鄭員外入關》詩:“男兒三十尚蹉跎,未遂青雲一桂科。”
唐黃滔《司直陳公墓志銘》:“江山之秀鍾乎人,純孝高節並其身,掬茲二美,摛為雄文,以之登桂科。”
宋王禹偁《送鞠評事宰蘭溪》詩:“科名舊捷仙人桂,縣界遙看婺女星。”
宋無名氏《百字歌·壽張簿》詞:“才華拔萃,早宜仙桂高折。”
唐杜甫《同豆盧峰知字韻》:“夢蘭他日應,折桂早年知。”
宋張掄《滿庭芳·壽楊殿帥》詞:“流慶遠;芝蘭秀髮,折桂爭先。”
清李漁《奪錦樓》第一回:“那些未娶少年一發踴躍不過,未曾折桂,先有了月里嫦娥。”
王毓岱《示和甫》詩:“擷芹復折桂,親非由我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