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編蛾

柳編蛾為鱗翅目,蝙蝠娥科。 蛹圓筒形,黃褐色。 (1)及時清除園內雜草,集中深埋或燒毀。

柳編蛾為鱗翅目,蝙蝠娥科。
寄主
葡萄、梨、桃、批把、李、核桃等。
為害特點
幼蟲為害樹木時多蛀入髓部或先於皮層環蛀,而後蛀入木質部,並將木屑和糞便排出包圍枝幹,粘結成圓形常久不落,削弱樹勢。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32-36毫米,翅展61-72毫米,體色變化較大,多為茶褐色,剛羽化綠褐色,漸變粉褐,後茶褐色。前翅前緣有7個半環形斑紋,翅中央有1個深褐色微暗綠的三角形大斑,外緣有由並列的模糊的弧形斑組成的寬橫帶。後翅暗褐色。雄後足腿節背側密生橙黃色刷狀毛。卵球形,直徑0.6-0.7毫米,黑色。幼蟲體長50-80毫米,頭部褐色,體乳白色,圓筒形,布有黃褐色瘤狀突似毛片。蛹圓筒形,黃褐色。
生活史及習性
遼寧年生1代,少數2年1代,以卵在地上或以幼蟲在枝幹髓部越冬,翌年5月開始孵化,6月中旬在林果或雜草莖中為害。8月上旬開始化蛹。8月下旬羽化為成蟲,9月進入盛期,成蟲晝伏夜出,卵產在地面上,每雌可產卵2000-3000粒,卵於翌年4-5月間孵化。初孵幼蟲先取食雜草,後蛀入莖內為害,6-7月轉移到附近木本寄主上,蛀食枝幹。兩年1代者於翌年8月於被害處化蛹,1個月後羽化為成蟲。羽化時蛹殼脫出一部分。天敵有孢目白僵菌、柳蝙蛾小寄蝸等。
防治方法
(1)及時清除園內雜草,集中深埋或燒毀。 (2)5月下旬枝幹塗白防止受害。 (3)及時剪除被害枝。 (4)5月下旬-6月上旬,低齡幼蟲在地面活動期,及時噴灑50%對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蝰硫磷乳油1500倍液。中齡幼蟲鑽入樹幹後,可用80%敵敵畏乳油50倍液滴入蟲孔。其他方法參考芳香本蠹蛾東方亞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