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振剛

查振剛

1984年大學畢業從事骨外科臨床工作,1989年中山醫科大學骨外科碩士畢業,96年破格提升為副教授、副主任醫師,04年擔任骨科教授、主任醫師。曾在瑞士、香港進修學習人工關節和創傷治療技術,在國內較早開始研究關節鏡微創治療關節疾病的家之一,在骨折創傷、關節疾病、人工關節置換、頸腰椎疾患治療方面居於國內領先水平。曾多次出國參加國際骨科新技術學術研討會,到訪美國、加拿大等國,與美國加州海港醫院、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澳大利亞布里斯班骨科中心等機構建立良好的學術交流平台。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查振剛: 男,籍貫: 安徽省,民族:漢族,黨派:中國共產黨,職稱:教授 博導.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教育部人工器官及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暨南大學骨科疾病研究所所長、骨科主任(兼關節外科主任)、博士研究生生導師、骨科學科帶頭人。從醫30載,是國內最早開展膝關節鏡微創治療關節疾病的專家之一,在骨關節疾病的診治、人工關節置換等方面居於國內領先水平,其中對骨關節炎的病因與序貫治療系列研究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已開展同期雙側人工髖或膝關節置換術,嚴重畸形關節重建術,複雜畸形的髖膝關節置換術、人工肩、肘關節置換術等,其中在廣東省內最先開展髖關節表面置換術治療股骨頭壞死、人工關節治療成人髖關節發育不良(DDH)的臨床研究,並取得了優良的臨床療效。承擔國家863科技計畫、國際合作基金及省市級科研項目18項,主持國家級繼續再教育項目3項,主持《骨性關節炎病變的基礎與臨床研究》獲2008年廣東省科學技術三等獎。在國內外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SCI收錄5篇,EI收錄1篇),贏得了國內外骨科同仁的一致認可。曾多次出國參加國際骨科新技術學術研討會,與美國加州海港醫院、美國普渡大學、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澳大利亞布里斯班骨科中心等機構建立良好的學術交流平台近年每年舉辦一屆全國人工關節新技術學習班,推廣人工關節新技術、新理念。

學習經歷:

1979-1984 蚌埠醫學院 本科

1986-1989 中山醫科大學 碩士研究生

2002-2005 暨南大學 博士研究生

工作經歷:

1984年大學畢業從事骨外科臨床工作,1989年中山醫科大學骨外科碩士畢業,96年破格提升為副教授、副主任醫師,04年擔任骨科教授、主任醫師。從醫20餘載,是國內最早開展膝關節鏡微創治療關節疾病的專家之一,在骨折創傷、關節疾病、人工關節置換、頸腰椎疾患等方面居於國內領先水平。已開展同期、雙側人工髖或膝關節置換術,嚴重畸形關節重建術,新型人工髖、肩關節置換術,其中在廣東省內最先開展髖關節表面置換術治療股骨頭壞死、人工肩關節置換治療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曾多次出國參加國際骨科新技術學術研討會, 與美國加州海港醫院,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 澳大利亞布里斯班骨科中心等機構建立良好的學術交流平台。擔任多家雜誌編委,承擔國家863計畫、省市級科研項目7項,主持國家級繼續再教育項目2項,發表論文40餘篇,培養碩士研究生11名,獲暨南大學優秀教師,所培養研究生獲得南粵優秀研究生,暨南大學優秀研究生。

研究方向:

長期從事關節疾病診斷與治療,膝關節損傷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基礎及臨床治療、人工關節假體生物力學等方面的研究,在骨折癒合相關因素分析、中西醫治療骨科關節疾病等領域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擅長關節疾病、各種人工關節手術治療及創傷、矯形、膝關節鏡下治療關節病,頸、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滑脫症手術治療、老年膝關節炎分級診治,肩周炎與頸肩痛、後跟痛新療法。

主要論文:

2004年主編<強直性脊柱炎治療學>

2005年參編<現代骨科學> 編譯<現代腰椎手術學>

部分論文

全髖關節置換術後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研究及

相關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中華外科雜誌

股骨近端縮短及全髖置換術治療陳舊股骨頸骨折伴嚴重髖關節脫位 中華外科雜誌

關節鏡下射頻汽化儀治療半月板損傷的套用 中華顯微外科雜誌

膝骨關節炎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與其臨床意義 廣東醫學

維骨力預防骨關節炎軟骨退變的實驗研究 中國病理生理雜誌

胸椎或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截癱17例的治療體會 新醫學

股骨假體周骨折治療方法的探討 第一軍醫大學學報

硫酸氨基葡萄糖預防兔膝骨關節炎的實驗研究 中國新藥雜誌

丹參和透明質酸鈉恢復膝關節功能的對比研究 中國臨床康復

社會職務:

現任中華醫學會關節外科學組全國委員、骨關節炎工作組副組長,中國髖關節外科工作委員會全國委員,廣東省骨科醫師協會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關節外科學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骨科學分會常務委員,廣東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骨關節損傷修復與組織工程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人體生物工程學會理事,亞太地區人工關節學會委員,廣東省醫療衛生專家庫成員,並擔任《中華現代外科雜誌》常務編委、《中華實用醫學雜誌》常委、《中華創傷外科雜誌》特約編委、《中國骨與關節損傷》理事、《中國矯形外科雜誌》編委、《中國組織工程與臨床康復》編委、《中山大學學報》編委、《臨床骨科雜誌》編委。

榮譽與獎勵:

1. 中國醫師獎

2. 中國優秀科普院長

3. 廣東省高校附屬醫院系統醫德標兵

4.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基礎與臨床研究” 項目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5. “自行設計髕骨骨折治療方法”獲廣東省重大科研成果登記

6. 外傷急救基本技術(CAI視聽教材)獲中華醫學會學術部全國優秀教材二等獎。

7. “中西醫結合治療肩周炎” 獲醫院醫療成果一等獎;

8. 國務院僑務系統抗震救災先進個人

9. 廣州市抗震救災先進工作者

10. 暨南大學先進科研工作者、優秀教師

第六屆中國醫師獎(名單)

中國醫師獎是經衛生部批准設立的中國醫師行業最高獎,其宗旨是通過表彰獎勵醫師隊伍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代表,展示當代醫師救死扶傷、愛崗敬業、樂於奉獻、文明行醫的精神風貌。前七屆是每年評選一次,根據衛生部的指示,之後的中國醫師獎評選每二年進行一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