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然帝國

柔然帝國

《柔然帝國》是作者羅三洋撰寫的一本書籍。是西向天狼系列叢書中的一本。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羅三洋,男,1979年出生於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1985年隨家庭移居北京,畢業於北京市八一中學。1998年赴德國留學,就讀于海德堡大學,留學期間翻譯了約達尼斯《哥特史》,並在網路論壇上發表連載《上帝之鞭——歐洲民族大遷徙史話》,受到讀者好評。2006年回國後,出版有著作《歐洲民族大遷徙史話》(文化藝術出版社,2007年)、《夢斷三國》(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8年)、《柔然帝國(西向天狼叢書)》(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9年),譯著《哥特史(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商務印書館,2012年)等。

內容簡介

柔然帝國柔然帝國
柔然民族原本出自拓跋鮮卑,與後者一樣,是出自匈奴以東的東胡族系。除了戰馬和弓箭,他們更崇拜從東方升起的太陽及由鷹、豹組合而成的他們神秘的族名“阿瓦爾”出自亞歐草原上古老的傳奇英雄阿波羅。不過阿波羅輝煌的歷史歷經數千年的口耳相傳,早巳成為模糊的神話,新的光榮需要太陽神後裔們自己去努力博取。

當拓跋鮮卑被前秦征服時,柔然人也淪為前秦帝國的臣民。但淝水之戰完全改變了中原歷史的進程,前秦帝國幾乎在一夜之間土崩瓦解。柔然人乘機擺脫鮮卑人的控制,獨立並北上,進而統一了蒙古高原,建立起綿延萬里的柔然汗國。

為了對付昔日的宗主:拓跋鮮卑人建立的北魏帝國,柔然人與漢族統治的南朝政權建立了長期盟友關係。在此後的三百多年中,這支令人聞風喪膽的辮子軍東征西討,踏遍從黑龍江到易北河之間的遼闊土地,繼匈奴之後,將草原帝國的榮耀再次傳遍亞歐大陸。正因為他們的牽制,北魏才無法完成統一中國的使命;也正由於他們的西征,西羅馬帝國才最終被歐洲民族大遷徙的浪潮摧毀。早年的苦難沒有在柔然民族心中燃起復仇的烈焰,反而培養了他們同情弱者的寬厚性格。遠征柔然的失利一度使北魏帝國淪落到崩潰的邊緣,進而導致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滅佛。大批北魏佛教徒逃奔漠北避難。受其感召,柔然民族逐漸接受了佛教信仰,佛法自此在蒙古高原上深入人心。受佛教影響,柔然汗國一度與死敵北魏和解,雙方還合資興建了大同雲岡石窟、敦煌莫高窟、河北響堂山等佛教石窟。其盟友Ⅱ厭噠汗國也在中亞同時興建了聞名於世的巴米揚大佛

對佛教來說,那是一個最激動人心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了藝術奇蹟的時代。

公元5世紀中葉是柔然汗國的鼎盛時期,他們軟硬兼施,建立起一個比匈奴帝國更加龐大的國家。北匈奴的直系後裔:悅般,就是被柔然和噘噠聯盟消滅的,冒頓單于的後代因而喪失了貴族的地位,淪為普通的中亞牧民。

不久,柔然鐵騎越過烏拉爾河,深入東歐腹地,若不是他們偉大的可汗吐賀真正好在此時去世,柔然人早就可以在維也納森林野營了。出於對柔然人的畏懼,東歐民族紛紛湧向中歐,在匈奴帝國崩潰後製造出又一波民族遷徙浪潮,最終將盛極一時的西羅馬帝國徹底傾覆。這次遠征雖然半途而廢,但為柔然人的後裔保存了西方的記憶,阿瓦爾人、保加利亞人、突厥人、馬扎爾人和蒙古人沒有必要向別人打探道路,也無須自己摸著石頭過河,就可以沿著先人的足跡,從鄂爾齊斯河直撲多瑙河。

到了公元6世紀中葉,北魏與柔然這對亦敵亦友、亦親亦仇的歡喜冤家,相繼分裂成東西兩朝。柔然汗國經過艱苦努力,一度重整山河,並利用北魏的分裂,主宰了東方的政局。但上次分裂的惡果繼續發酵,原本臣屬於柔然汗國的突厥人在西魏的支持下突然崛起,一舉結束了柔然人在漠北的霸權。在突厥人的追殺下,柔然民族四分五裂,大多融入其他的亞洲民族中,他們兄弟般的盟友:口厭噠也落了個相同的結局。

558年,自稱“阿瓦爾人”的異國使團抵達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今土耳其伊斯坦堡),請求與拜占庭人結盟,這給西方人帶來了巨大的驚訝和震動。不久,突厥人也派來使團,抗議拜占庭人接納阿瓦爾人,這時西方才知道,阿瓦爾人就是柔然人,他們只是回到了祖先阿波羅曾生活和戰鬥過的地方而已。

拜占庭與較為強大的突厥人結盟,以對付死敵波斯,阿瓦爾人則巧妙地拉攏波斯夾擊拜占庭,又先後征服了保加利亞人和斯拉夫人等西方民族,在東歐平原上重建柔然汗國,從此開始了他們“牆裡開花牆外香”的第二春。

柔然鐵騎的出現,給衰落中的歐洲帶來了極大的衝擊,他們要向東方軍隊學習的東西太多了,歐洲最早的軍事理論巨著《戰略學》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彎曲的馬刀、丈八長矛魚鱗甲、新式鋼盔,特別是金屬馬鐙,這些阿瓦爾武器使歐洲的軍火庫煥然一新。同時,阿瓦爾人也樂於引進西方獨有的科技,例如馬蹄鐵和馬刺。正是在阿瓦爾汗國,現代馬匹的全套裝備才最終成型。

雖然被突厥人趕出家鄉,但阿瓦爾人畢竟是幸運的。他們找到了一塊肥沃的土地,還擁有了一位傑出的君主:伯顏可汗。伯顏不僅是出色的軍事家,更是高明的外交家,為了給本民族爭取最大的利益,他與拜占庭人進行了多次經典的談判。他也意識到武力的局限性,所以儘量避免對征服地區進行經濟上的破壞,並且用減稅的方法促進農業生產,促成了中世紀歐洲農奴制經濟的發展。

書籍目錄

序篇被遺忘的草原帝國
上部黑暴:夾縫中成長起來的柔然帝國
第一章一個奴隸的神話:鮮卑人母體中孕育出來的掘墓人
尚未長大先分家
異常輕鬆的崛起奇蹟
挺進西域,結盟“白匈奴”

第二章鐵騎突出刀槍鳴:戰績顯赫的柔然-(口厭)噠聯盟
兩位雄主的競爭
不爭氣的盟友
進擊最後的匈奴——北涼
第三章左手掐念珠,右手舞長刀:一個“文明”帝國的誕生
漠北大捷換來的佛祖綸音
一個“世界帝國”的誕生
第四章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柔然汗國在亞洲的最後風光
天平日漸傾斜的柔然-(口厭)噠聯盟
趁火打劫的高車丁零
失而復得的大汗寶座
第五章西風壓倒東風:壓垮柔然-(口厭)噠聯盟的最後一根稻草
中部雄風:接過匈奴大帝衣缽的伯顏可汗
第六章叱吒巴爾幹:重返歐洲的太陽神子孫
來自東方的太陽神
匈奴帝國的終結者
第七童飲馬伏爾加:挑戰拜占庭帝國的初步嘗試
金幣吸引來的阿瓦爾使團
非暴力擴張:歐洲人無法破解的外交思維
第八章遙望法蘭西:多瑙河流域的新主人
搶走歲幣的西突厥
趟過萊茵河,劍指法蘭西
下部飄逝:揮霍祖宗財富的敗家子
尾聲劫難之後的浴火重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