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太陽能電池

柔性太陽能電池

柔性太陽能電池,是薄膜太陽能電池的一種。可以分為無機柔性太陽能電池和有機柔性太陽能電池。之所以為柔性,是因為這種光電池用薄的塑膠膜或鋼箔為襯底,在其上鍍一層可以發生光伏效應的材料。如:銅銦鎵硒、非晶矽、砷化鎵、硫化銦等,然後製成太陽電池組件。廠家可以根據客戶的要求製成各種大小、形狀。它廣泛套用於太陽能背包、太陽能帳篷、太陽能汽車、太陽能帆船甚至太陽能飛機上。柔性太陽能電池的另一個重要套用領域是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光伏建築一體化)。它可以集成在窗戶或屋頂、外牆上。即增加了建築物的美感,有可以獲得清潔能源。

基本信息

太陽能電池原理

 在金屬表面照射紫外光,可以發生光電效應。如愛因斯坦結束的那樣,由於入射光的光子能量大於電子的束縛能,所以產生自由電子。太陽能電池的功能是把太陽光轉換為電壓和電流,是一種光電轉換。光伏效應比光電效應的效率高得多。因為在發生光伏效應的太陽能電池中,2種極性相反的半導體組成了p-n結(p-nJunction),形成內建電場,驅動電子進入電路,在電路中形成電壓和電流。

類型介紹

非晶矽柔性電池

非晶矽(amorphoussilicon,a-Si)柔性電池的厚度是晶體矽電池的1/300,可以進一步地降低原材料成本。非晶矽柔性電池的一個突破時1997年提出的三結疊層電池結構,提高了轉換效率和穩定性,穩定後的轉換效率達到8.0%-8.5%。
以美國UnitedSolarOvonic公司的非晶矽柔性電池為力,非晶矽三結疊層電池結構包含了三層不同帶隙的p-n結吸收層,如圖3所示。頂電池用1.8eV帶隙的非晶矽a-Si,吸收藍光。中間電池用1.6eV帶隙的矽鍺合金a-SiGe,吸收綠光,Ge的含量為10%-15%。底電池用
1.4eV帶隙的矽鍺合金a-SiGe,為40%-50%吸收紅光和紅外光,Ge的含量較高。太陽光依次通過三層半導體吸收層後,還有一部分沒有被吸收的光線,經過Al/ZnO的背反射層反射後,回到三層半導體吸收層,再進行一次吸收過程,背反射層起到陷光作用。這樣非晶矽柔性電池可以更有效地吸收入射光,提高了轉換效率和輸出功率,在低入射光和散射光的條件下,性能更好。

銅銦鎵硒柔性電池

20世紀70年代中期,人們開始研究銅銦鎵硒(copperindiumgalliumdiselenide,Cu(In,Ga)Se2,CIGS)薄膜電池。CIGS薄膜屬於黃銅礦結構(chalcopyrite)晶體,其帶隙可以調節。由於太陽能電池對帶隙的要求是1~1.7eV,通過改變III族陽離子In、Ga、Al和VI族陰離子Se、S的含量,可以按照需要調節CIGS的帶隙。和非晶矽相比,CIGS晶體內部缺陷少,性能更穩定,組件壽命達25年。在組件使用過程中,銅離子的移動可以修復缺陷,因此組件性能會不斷地提高,這和非精貴的光致衰退效應或S-W效應(Staebler-Wronskieflect)恰恰相反。

有機柔性太陽能電池

在有機太陽電池(organicphotovoltaic,OPV)中,有機半導體吸收介質通常由施主材料和受主材料混合而成。施主材料善於給出電子、吸收空穴,混合後具有正電性,共軛聚合物(conjugatedpolymer)是典型的施主材料。受主材料善於吸收電子、給出空穴,混合後具有負電性,富勒烯(fullerene,C60)是典型的受主材料。 激子(excition)是被束縛的電子-空穴對,是受激後的準離子(quasiparticle)。受激後,電子和空穴分離,但是電子-空穴對仍然通過靜電的庫倫力互相吸引,由於庫倫束縛而不能徹底分離,形成激子。激子有兩種,瓦爾尼-模特激子(Wannier-Mottexcition)和弗倫克爾激子(Frenkelexciton)。瓦爾尼-模特激子存在於在晶體矽半導體中,被激發到導帶中的電子和價帶中的空穴形成束縛態,庫倫力較弱,在0.01eV左右。弗倫克爾激子存在於有機介質的施主材料中,之間的庫倫力較強,在0.3eV左右。

染料敏化柔性太陽能電池

早在20世紀70年代,人們就希望通過模擬光和作用,開發出新型太陽能電池。那時,人們在半導體晶體
材料二氧化鈦(titaniumdioxide,TiO2)表面,包裹一層葉綠素(chlorophyll)染料。雖然提出了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ye-sensitized
solarcell,DSC)的概念,但是由於電子在葉綠素中輸運困難,轉換效率只有0.01%。
直到1991年,瑞士化學家MichaelGratzel運用納米技術,才推動了染料敏化電池的實質性發展,如圖6所示。Gratzel把大顆粒的TiO2晶體,替換成直徑20nm的小顆粒海綿狀TiO2,外層包裹染料薄層,形成10um厚的光學透明薄膜。第一次製成的染料敏化電池,其轉換效率就已經達到了7.1%,電流密度達到12mA/cm。而現在,染料敏化電池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是11%。
在燃料敏化電池的結構中,光敏劑(photosensitizer)通過羧基(crboxyl,-COOH)、磷酸基(phosphonicacid,-PO3H2)或硼酸基(boronicacid–B(OH)2)功能團,覆蓋在TiO2顆粒表面,形成電荷轉移絡合物(chargetransfercomplex),再浸泡在氧化還原介體(redox
mediator)溶液中,TCO玻璃和金屬襯底分別作為陰極和陽極,如圖5.10所示。光敏劑吸收入射光,基態中的So中的電子被激發到高能態S*,在fs到ps時間內,光敏劑中的電子進入TiO2的導帶,光敏劑失去電子,被氧化,成為S+。氧化還原介體從金屬陽極得到電子,再對光
敏劑提供電子,使之還原,回到So.TiO2導帶上的自由電子,通過TCO
陰極和電路,來到金屬陽極,2個電極之間形成電流,驅動電路中的負載。

圖書信息

書名:柔性太陽能電池
作 者:帕格利亞諾譯者:高揚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年01月
開本:16開
定價:24.00

內容簡介

柔性太陽能電池是世界太陽能產業的新興技術,《柔性太陽能電池》將為讀者介紹各種類型柔性太陽能電池的原理概念、基本工藝和市場套用。《柔性太陽能電池》的特點是篇幅內容簡練、圖片數據豐富、行業信息詳實。除了柔性太陽能電池,《柔性太陽能電池》還簡要地介紹了薄膜太陽能電池、第三代太陽能電池等新型太陽能電池。
進入21世紀,隨著人們對全球氣候變暖問題的關注,太陽能產業在世界各國蓬勃地發展起來。作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國,中國不但希望為世界提供更加廉價的太陽能電池,更加希望提升太陽能電池生產的技術含量,進一步實現經濟成長方式的轉變。
《柔性太陽能電池》是一本人門級的參考書,適合在校師生、工程技術人員、風險投資人士或其他對太陽能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