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城鎮

柏城鎮

柏城鎮位於高密市東南部,轄92個行政村,7萬人口,版圖145.3平方公里。北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東與國際名城青島接壤。

基本信息

(圖)柏城鎮柏城鎮地圖

柏城鎮位於高密市東南部,轄92個行政村,7萬人口,版圖145.3平方公里。北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東與國際名城青島接壤。鎮內有沂膠、平日兩條省級公路和同三鐵路經過,東距青島港流亭機場均60公里,南有李家營火車站,北到濟青高速公路出入口不足十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該鎮是一個以工業為支柱,農業為輔助,創稅三產和民營經濟為網路的工業強鎮和農業重鎮。

概況

(圖)柏城鎮柏城鎮

柏城鎮位於高密市東南部,面積145.3平方公里,轄92個行政村,1.96萬戶,人口7 萬,耕地面積11.4萬畝。柏城鎮距縣城東南7.5公里,舊時因周圍遍植松柏,狀若城郭而得名。是高密市的交通方便,經濟發達的重要集鎮之一。柏城鎮地處膠河河畔,柏城鎮經濟建設、小城鎮建設、新農村建設和社會事業日新月異,產生出柏城速度、柏城效益和柏城品牌。榮獲濰坊市“文明單位”、“小城鎮建設先進鄉鎮”、“生態建設示範鎮”、“愛國衛生示範鄉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全國環境建設優美鄉鎮”和“全國最具投資潛力鎮”等榮譽稱號。

地理氣候

柏城鎮位於北緯36度,東經120度,在半島都市一小時經濟圈之內。暖溫帶東部季風區,氣候宜人,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熱同期。全年平均氣溫11.7℃,無霜期平均197天,日照總時數2800小時,年平均降雨量717.4毫米。東臨海濱城市青島,西依世界風箏之都濰坊,位於膠萊平原地形平坦;氣候適宜(溫帶季風氣候);有17條河流經過,水源充足,且有後備水源。春旱秋澇,全年降水量約600——800mm,降水變率較大,以夏秋降水為主。地勢總特徵南高北低,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南部地勢較高,丘陵地形明顯,水質較好;北部地勢低洼,含氟較高,是全國著名的高氟水區之一;南北方由於地形差別明顯有“南山北窪”之說。東部地區有膠河流過,土壤肥沃,水質優良;西部地勢低平。

自然資源

高密柏城鎮地域開闊,自然資源豐富,地下礦藏品類種多,主要有重晶石、花崗岩、鈉長斑岩玄武岩、粘土、膨潤土和型沙等幾十種。其中鈉長斑岩儲量1500萬立方米,重晶石儲量500萬立方米。野生中藥材歷史悠久,質地良好,共有99科219種,經濟價值較高,有著較好的發展前途。

環境優勢

(圖)柏城鎮柏城鎮環境

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鎮內有沂膠、平日兩條省級公路和同三鐵路經過,東距青島港及流亭機場均60公里,南有李家營火車站,北到濟青高速公路出入口不足十公里。柏城鎮是一個以工業為支柱,農業為輔助,創稅三產和民營經濟為網路的工業強鎮和農業重鎮。

環境建設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實施了牡羊山工業園整體綠化工程,為客商投資興業打造了良好的基礎。依膠河新建了銀月公園,成為東南方向進入高密標誌性園林景觀。晏子路柏城段綜合改造後,已建成了高密市連線外部縣市標誌性過境路段。柏城大街、三真大道高標準綠化,建成了景色誘人的景觀大道。完成了膠河鎮區排污系統建設,沿河鋪設了水泥道路,按裝了路燈,把膠河打扮的更加靚麗。配合國家級中低產田改造工程建設項目,把生態農業納入項目區建設,開發規模10000畝。利群超市開門納客。老年公寓落成接納老人人住。鎮區納入城市化管理,擺脫髒、亂、差現象,加快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步伐。

經濟發展

(圖)柏城鎮柏城鎮

工業基礎雄厚,農業資源豐富。柏城鎮現有企業218家,其中規模以上42家。代表柏城品牌的玻璃、紡織、機械製造和加工四大產業鏈占據柏城鎮經濟的半壁江山,知名企業有山海玻璃、長盛玻璃、宏泰機械順華木業和三真公司等。2007年上半年,柏城鎮規模以上企業完成銷售收28.4億元,利稅2.32億元,實現財政總收入4082萬元。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一目標,不斷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李家營社區及冢子頭片沿膠河兩岸已建成以土豆、大姜、芋頭為主的4.5萬畝蔬菜生產基地和3萬畝優質花生基地,年產土豆20萬噸,大姜、芋頭4.5萬噸。。

柏城鎮把引大項目,做大骨幹企業,發揮產業集聚效應,作為招商引資、發展民營經濟新戰略。培大做強現有企業,使玻璃行業和紡織行業兩大產業鏈得到膨脹發展。2005年柏城鎮引進項目30個,其中,建成項目3個,契約利用外資8.7億元,實際利用外資4.2億元。2007年柏城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67億元,比上年增長24.2%;地方財政收入3464萬元,比上年增長21%;工業實現銷售收入39.96億元,利稅3.55億元,分別增長32.2%和44.9%。第三產業增加值達1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378元。除西部、北部少量丘陵地之外多為平原。農作物以小麥、玉米、棉花、花生為主。

特色經濟

(圖)柏城鎮

柏城鎮已建設四大基地,即建設土豆、大姜、芋頭為主的蔬菜種植基地,以養貂、養狐、養雞、養豬為主的特色養殖基地。

養貂:貂體形小,兇猛食肉,主要產於南美。貂具有發育很好的肛袋。肛袋腺可產生特殊氣味的分泌物,貂無盲腸且小腸很短(為體長的四倍),胃亦很少。上述特徵決定貂需少量多餐,平均日攝食量為40~53克,每次攝食間隔為3小時,人工飼養貂壽命不超過4~5年。野生貂有數種亞種,其皮膚和眼睛的顏色有差異,多為淡褐色手和黑褐色,人工飼養者多為黑褐色,。貂的發情周期明顯依賴於季節變化,秋、冬季為正常生殖周期時間,分娩一般在1月底至3月初。一隻雄貂可有效地交配五隻雌貂。交配一般持續20分鐘。雌貂於交配後24~36小時排第一次卵,7~10天后排第二次卵。第一次排卵時未受孕者,爭取在第二次排卵期再交配,成功率達90%。交配後10-40天發生種植。妊娠期一般為30~32天。一胎最多生10~11隻,但通常為4隻,新生貂無毛、無視力、無聽力,重量約10克。雌貂吃仔現象很少見。幼貂生長迅速,21天時體重增至100克,此時可給予食物餵養,6到10周時即可斷奶,並及時給予疫苗接種防病。先成對分養,4月齡以後可單個分籠飼養。

旅遊景點

(圖)柏城鎮膠河風景名勝區

風光秀麗旖旎,環境優美。上游王吳水庫庫容5000萬立方米,屬AA級優質水源地。膠河縱貫南北,膠河兩岸芳草萋萋,楊柳依依,更有牡羊山、銀月公園坐落於膠河岸邊像兩顆明珠點綴其間。牡羊山在清光緒重修的《高密縣誌》中曾有“疊沙成之”及“狀若牡羊”的歷史記載。如今山上樹木茂密,環境靜雅,是一處休閒踏青瀏覽的勝地。銀月公園有荷塘倩影紅葉疏雨等八大景觀,成為從青島方向進入高密的標誌性建築。鎮區基本實現了一路一樹,一街一景,形成了沿河綠化地帶,公園小區綠化成片,街道綠化成網,庭園綠化點綴的格局。

膠河:膠河風景名勝區內的“膠河澄月”被譽為清乾隆“膠州八景”之一。建國前,這一美景已不復存在,為再現這一迷人景觀,鋪集鎮從1992 年起,共投資 1000 萬元,投工 100 萬個,建成澄月湖大型攔河蓄水工程,蓄水200萬立方,湖面5600 多平方米。鋪集鎮以澄月湖為依託,建起膠河公園,公園規劃面積約52.1 公頃,由青島市園林規劃設計院勘察設計,分八個景區,目前,公園一期工程已結束;同時,在膠河兩岸修築起總長20華里的巨龍堤壩,平均高9米,頂寬8米,便於車輛環湖行駛,初步形成了十里碧波繞小城之美景, 2002 年被評為青島市級生態農業旅遊示範點。膠河在疏通一部分河道之後,河道常年有水,水資源基本沒有受到污染,兩岸栽有人工保護林,森林覆蓋率較高。由於景區內植物資源、水資源豐富,具有一定的人文歷史遺蹟及人工景點,並且這種平原地區的森林在山東省乃至整個華北地區也不多見,目前有速生楊、柳2.5萬畝,為風景區發展旅遊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膠河風景名勝區的發展目標是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森林公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