柄薹草

稈高30-40厘米,稍細弱,扁三棱形,上部稍粗糙,基部具淡黃褐色無葉片的鞘,鞘有時細裂成纖維狀。 葉長於稈,寬2-4毫米,平張,質軟,邊緣和脈上稍粗糙,具長的葉鞘。 小堅果很鬆地包於果囊內,橢圓形或近倒卵形,三棱形,長約1.5毫米,基部具短柄;花柱細長,基部彎曲,不增粗;柱頭3個,很短。

基本信息

柄薹草(東北草本植物志)
根狀莖短,具長的地下匍匐莖分枝。稈高30-40厘米,稍細弱,扁三棱形,上部稍粗糙,基部具淡黃褐色無葉片的鞘,鞘有時細裂成纖維狀。葉長於稈,寬2-4毫米,平張,質軟,邊緣和脈上稍粗糙,具長的葉鞘。苞片葉狀,長於小穗,近於無鞘或有時最下面的具短鞘。小穗3-4個,間距最下面的小穗稍遠離,上面的較接近,上端1-2個小穗為雄小穗,線形或棍棒形,長1-1.8厘米,具短柄;其餘小穗為雌小穗,長圓狀圓柱形或圓柱形,長1-3.5厘米,寬7-8毫米,密生多數花,上面的具短柄,下面的柄長可達5厘米。雄花鱗片長圓形,頂端鈍,膜質,淡銹色,邊緣具白色透明的寬邊,具1條綠色的脈;雌花鱗片卵狀長圓形,長約3毫米,頂端鈍,膜質,淡銹色或蒼白色,邊緣白色透明,具3條脈。果囊後期水平叉開或向下反折,長於鱗片,卵形,鼓脹三棱形,長4-5毫米,紙質,淡黃綠色,無毛,稍具光澤,具多條脈,基部近圓形,具長約1毫米的彎柄,頂端稍急縮為軟長的喙,喙長約1-1.5毫米,喙口淺裂為兩齒或微凹。小堅果很鬆地包於果囊內,橢圓形或近倒卵形,三棱形,長約1.5毫米,基部具短柄;花柱細長,基部彎曲,不增粗;柱頭3個,很短。花果期7-8月。
產於黑龍江、內蒙古大興安嶺地區;生於高山沼澤地。也分布於俄羅斯、朝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