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兒爺

板兒爺

板兒爺最早都是幫人拉貨的,通常在鐵路貨運站,家具店,信託店門口兒趴活兒,絕大多數兒老北京,年齡5張到7張不等,腳蹬灑鞋,褲腳兒怕被腳蹬子鏈子刮上都別著一個小夾子。等活兒或者吃飯的時候喜歡喝上幾口,至於下酒的東西從來不講究,見過有板兒爺拿著一塊兒水果糖,嘬一口,喝口酒。京城“板兒爺”將身穿傳統特色服裝,騎著由趙書、舒乙等民俗家設計的三輪車駛上京城的胡同街巷,為京城文化古蹟旅遊增添一道新風景。“板兒爺”和他們蹬的三輪車是“京味兒”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來到北京,許多中外遊客都喜愛乘坐人力三輪車遊覽京城名勝古蹟和胡同街巷,一路聽“板兒爺”侃著老北京的故事。

基本信息

板兒爺簡介

板兒爺 板兒爺

從“五一”起,京城“板兒爺”將身穿傳統特色服裝,騎著由趙書、舒乙等民俗家設計的三輪車駛上京城的胡同街巷,為京城文化古蹟旅遊增添一道新風景。

“板兒爺”和他們蹬的三輪車是“京味兒”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來到北京,許多中外遊客都喜愛乘坐人力三輪車遊覽京城名勝古蹟和胡同街巷,一路聽“板兒爺”侃著老北京的故事。人力三輪車個人經營的隨意性導致市場秩序混亂:隨意穿行,成了京城道路的“梗阻”;車型五花八門,與城市環境不相諧調;一些“板兒爺”還漫天要價、隨意“宰客”。為此,市交通局成立了三輪車管理處,按照“縮減規模、打擊黑車、控制使用、改善服務、嚴格管理”的原則,對三輪車市場進行治理整頓。

北京板兒爺

板兒爺 板兒爺

從統一車型著手,市交通局特邀趙書、舒乙、黃宗漢等民俗家們共同設計,最終確定了“胡同游”和“普通型”兩款經營性人力三輪車外形標準:“胡同游”人力三輪車由可拆卸側風簾加扇形骨架,藍白相間罩篷上鑲有“滴水檐邊”,極富傳統特色。“普通型”人力三輪車身統一為淺藍色,同樣是藍白相間的PVC牛津布罩篷。統一後的車型車身後部噴有各區監督電話及營運號。

北京城現有800輛人力三輪車,今後均由一家公司實行統一管理,除保留部分胡同遊覽專營車輛外,其餘人力三輪車一律退出二環路以外運營。

紐約板兒爺

紐約板兒爺 紐約板兒爺

2007年3月9日,一名三輪車夫載著遊客在紐約中央公園內遊覽。 紐約市議會日前通過一項法規,規範管理街頭人力三輪車業,具體措施包括從業者必須註冊許可證、上保險、定期檢查車輛安全等。紐約市大街小巷裡穿梭載客的人力三輪車有500輛之多。人力三輪車雖然受到一些遊客和環保人士的歡迎,但也引發了停車占道、妨礙交通安全等問題,此前一直沒有任何法規進行管理。

2007年5月18日,在美國紐約,一名“板兒爺”拉著乘客穿過中央公園。紐約現約有300名“板兒爺”,他們靠蹬三輪車拉載乘客參觀紐約城和曼哈頓為生。紐約三輪車行業已存在近20年,這兩年卻突然火爆起來。據一家三輪車出租公司的女老闆珠蓮說,經濟形勢成就了這個行業,有些人把當板兒爺作為掙快錢的捷徑,而且現金交易,付不了太多稅,因此一下就活躍起來。

紐約的人力三輪車始於1993年。當時一位當過演員的青年人比利斯和他的朋友從夏威夷和佛羅里達買了十來輛舊三輪車,開了家三輪車公司,以每輛每天30至40美元的租金,出租給蹬三輪車的人。這種別出心裁的新鮮玩意兒一出現,就博得了人們的喝彩。

人力三輪車在紐約的興旺除了它的新奇、廉價之外,還與紐約地產大王川普自編、自導、自演的電視片《學徒》有關。在這部收視率很高的電視片中,學徒們競爭的項目之一,就是看誰能用租來的三輪車賺更多的錢。這等於為三輪車做了免費的大廣告。另外,紐約的“祥子”與計程車司機也不太一樣。計程車司機大多是新移民,且來自南亞國家居多,而蹬三輪車的卻是一些來紐約闖蕩的年輕演員、藝術家和學生,他們有的一時找不到工作或學校,有的拿它當第二職業,賺點外快。還有一些環境保護積極分子,為反對汽車的廢氣污染,也蹬三輪車,與汽車對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