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至九天仙寓風景名勝區

東至九天仙寓風景名勝區

東至九天仙寓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景區。以皖南最大的瀑布群而得名。九天仙寓景區有數個相迭的多迭瀑布,有高達百米單迭瀑布,水流四季不斷,這裡山高林深氣溫低,冬季更有外冰內水的冰瀑奇觀。九天仙寓旅遊區生態完整,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蘊藏著娃娃魚、麋鹿、雲豹、獼猴等珍稀動植物,隨著海拔的變化,動植物物種分布層次分明。同時這裡還有古徽道、高潮村古建築、同春茶號、韓世忠-梁紅玉歷史遺蹟、紅軍洞等人文景觀,雁落坡、紅旗嶺、魚龍洞等自然景觀。

基本信息

簡介

東至九天仙寓風景名勝區東至九天仙寓風景名勝區
九天仙寓風景名勝區森林植被分為落葉闊葉混交林、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等三大植被類型,九個主要林型。由於山體海拔高差的懸殊,土壤氣候的明顯差異,森林植被類型垂直帶分布明顯:海拔900米—1200米為栓皮櫟、山楊、灌叢等組成的低山落葉林帶和油松等組成的低山針葉林帶;海拔1200米—1800米為櫟類、雜木等組成的闊葉林帶和槲櫟、銳齒槲櫟等組成的中山落葉闊葉林帶;海拔1800米—2200米為華山松樺木等組成的針闊混交林帶和紅樺、堅樺、巴山冷杉、華山松等組成的亞高山針葉林帶和亞高山灌叢草甸。
森林覆蓋率高,密林和疏林的覆蓋率達到90%以上。森林類型多種多樣,結構複雜。在國家森林公園範圍內,主要的森林類型有栓皮櫟樹、華山松林、油松林、水杉林、日本落葉松、櫟樺混交林、櫟—油松混交林、櫟—華山松混交林、冷杉—華山松林、杜鵑林、箭竹林等。它們構成了我國比較少見的暖溫帶山地垂直林帶譜。特別在白雲山公園的南側,玉皇頂—雞角尖—銅鼓洞溝—一線以南,大片殘存著近乎原始狀態的暖溫帶過渡類型的密林,古木參差,虹枝橫空,藤蔓纏繞,枯枝落葉漫野,灌草叢生,艷花鋪路,使旅遊者如入太虛幻境。珍貴稀有樹種和動物種類多。除前述的以外,還有如古烏曼寺處的千年銀杏(1240年),玉皇頂下呈寬頻狀、分布的亞高山杜鵑林以及南側的近乎原始狀態的密林,為中國華東部地區所罕見。

建造歷史

2013年1月20日九天仙寓景區“仙寓奇緣”盆景園建設打造中,公司員工在公司鄧總帶領下,上下齊上陣,立足打造視覺效果最佳,最為原始的盆景園景觀。
2013年6月18日,通過二次招商,加大開發建設力度,積極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景區在創建中嚴格對照《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國家標準,精心制定創建工作方案,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開工建設四星級度假山莊、景區遊客接待中心,完善停車場、旅遊廁所、游步道、標識系統等設施建設;加大對管理和服務人員的培訓力度,建立健全安全、購物等旅遊綜合服務管理體系,打造獨具特色的精品景區。2013年11月,景區達到了國家4A景區的標準和要求,2013年12月底,通過省級現場檢查、審核評定,並正式上報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待批。
2013年7月31日,東至縣張縣長、縣旅遊局洪局長,來到九天仙寓景區視察、指導。會議期間對景區的發展、建設規劃提出了寶貴的意見。
2013年8月13日,東至縣旅遊局領導陳雷、縣長孫革新來景區視察指導,對九天仙寓景區創4A工作提出了寶貴意見。
2013年9月1日,九天仙寓景區接待設施逐步完善,其中4星級度假酒店山莊建設工程緊鑼密鼓的進行著。
2013年9月6日,中央電視台3D頻道旅遊欄目攝製組來到九天仙寓景區進行專題片拍攝。
2013年11月25日九天仙寓度假山莊長廊建設工程,立足打造原生態世外桃源般的四星級旅遊度假酒店。
2014年5月2日九天仙寓風景名勝區成功通過國家旅遊局的批准,成為東至縣第三個國家AAAA級景區。

民間傳說

仙寓山流傳著“午時茶”的傳說。
很久以前的一天,仙寓山東塢村橋頭,一位姑娘在哭泣,恰好有一游僧經過,便停下來問過究竟。原來這位女子儘管面目姣好,卻天生瘌痢頭,眼見似水流年,人老珠黃,尚無人提親,便站在橋頭上傷心落淚。和尚言,大發慈悲之心,對那女子說“阿彌托佛,施主莫傷心,老納自有妙方教你紅顏永駐,青絲勃發。”東塢女如遇救星,納頭便拜,此時和尚已飄然而去,只留下一句話:“三年後的今天,仍在此地相見。”光陰荏苒,日月如梭,轉眼三年時間過去了,東塢女左等右等,不見僧人,萬念俱灰,憤然出家到仙寓庵為尼,精心侍弄廟前的一百棵茶樹,說來也怪,不久仙寓庵發生了兩件怪事。
第一件,東塢女長頭髮了;第二件,本來好端端的一百棵茶樹,平常怎么數也只有99棵,而在五月端午午時去數,卻仍有一百棵。這時摘下的茶葉香氣無比,能給人治病。周圍鄉鄰都稱這種茶為“午時茶”,說是游僧為仙人指路而致。從此“午時茶”名聞鄉里,東塢女也被視為仙女,圓寂時改仙寓庵為仙女庵,把那座東塢女遇見游僧的橋,取名仙人橋,至今遺蹟猶存。

特色美食

葛公豆腐

葛公豆腐是屬於皖南山區留山腳下的葛公小鎮的特產,東晉著名的道教仙人葛洪於葛公的留山上煉丹,留跡葛公,“葛公”因此成為一段歷史的佳話。葛公小鎮可以說是歷史悠久、物產豐美,安徽特產美食葛公豆腐更是聞名遐邇,成為葛公小鎮的一張美味飄香的特色名片。

吊瓜

吊瓜是葫蘆科多年生草質藤木植物。吊瓜籽粒大肉多,含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和多種胺基酸和微量元素,是食用瓜中的上品。吊瓜子本名栝樓子,為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學分類屬葫蘆科,因其形狀似小西瓜,果實從藤上向下掛,故名"吊瓜"。

主要景點

簡介 圖片
孔泉瀑布 九天仙寓景區[2]以皖南最大瀑布群著稱。孔雀瀑布是進入景區的第一個瀑布,高18米,寬6米,上窄下寬,形似孔雀開屏,瀟瀟灑灑,從峭壁上直飛而下,歡迎四方遊客。
仙寓瑤池 仙寓湖——“人間仙境,仙寓瑤池”,面積有2258平方米,最深處有500米,猶如一顆晶瑩剔透的翡翠鑲嵌在峰巒迭翠的仙寓山腳下。由於生態環境保持完好,成群的魚兒穿梭於水草之間,鴛鴦、野鴨嬉戲在靜靜的湖面,鴛鴦、候鳥貼著水面盤鏇。
仙寓瑤池 仙寓瑤池
仙寓瑤池
石門關峽谷
傳說在遠古時代,峽谷兩旁的山崖似兩扇天然的石門日啟夜閉,緊緊把持著山口,次谷故曰石門關峽谷。谷內有著大量形狀怪異的巨石,像臥龍,狀海馬,似海豚,據說在1800萬年前這裡是東海龍王的宮廷,故此谷又叫神龍谷。溯流而上,古木蔽日,霧氣裊繞,巧石密布,潭深瀑絕,用“樹在石上生,石在水中長,瀑在岩上飛,泉在山澗唱。
石門關峽谷 石門關峽谷
大象飲水 仙寓山景區八大奇石之一,由於外形酷似大象,故曰大象飲水。大象以腳踏實地、善於負重、樸實穩健、堅忍不拔、勇往直前而著稱。老子說: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大象飲水 大象飲水
大象飲水
紫龍潭 神龍谷八石九潭中第一潭,相傳曾經是東海龍王九太子靜心思過之處。它上承天庭之水,下通仙寓瑤池,有神靈之美;精巧靈秀,清澈見底,有天然清秀之美;神龍發怒,聲似雷鳴,水霧與雲霧相連,有險峻之美;平時一簾清水飄然而下,有一種神韻之美。
紫龍潭 紫龍潭
紫龍潭
臥龍橋 傳說此處原來有一座建於明朝萬曆年間的長形石拱橋,寬4.5尺長3丈6尺,形似臥龍,頭東尾西,棲息於兩山之澗,游浮在綠潭之上,是當地百姓為了降妖伏魔以求風調雨順而建。然在清朝末年仲夏的一個晚上,狂風暴雨陡至,電閃雷鳴交集,地動山搖,蛟起龍吟,一夜之間臥龍橋不見蹤影
臥龍橋 臥龍橋
臥龍橋
金龜戲蟾 仙寓山景區八大奇石之一,因與海龜惟妙惟肖,故此得名。金龜戲蟾,讓人想起歷史上呂布戲貂蟬的傳說,他們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五迭泉瀑布 五迭泉瀑布之水來自仙寓山主峰——星聚雲嶺,清澈甘甜,晶瑩剔透。循著天公琢成的五級斷岩,飄然而落,拾級而下,雖不及匡廬三迭瀑的壯觀,但卻有著天然渾成的靈秀之美。
五迭泉瀑布 五迭泉瀑布
五迭泉瀑布
仙緣門 當年葛洪仙翁廣收門徒,其中最為出色的就是譚氏仙姑。後譚氏仙姑在葛仙翁點化下,經過不懈努力,終於結仙緣、修成正果、位列仙班。仙緣門也正是譚氏仙姑成仙之時打開的。仙緣門開,譚氏仙姑從此得道成仙。今時今日仙緣門依舊大開,等待下一位有緣人。
仙緣門 仙緣門
仙緣門
雪花橋 雪花橋建於明末清初,有著三百多年的歷史了,是通向徽州的官道。此橋又叫愛情橋。為什麼又叫愛情橋呢?據說,修建此橋的石匠是一個北方人,在此修橋時,有一村叫雪花的採茶女天天上山採茶,經過工地時,他們相識、相戀到相愛,可是雪花的父母極力反對這門婚事,從而上演一場生死之戀的愛情故事,家裡人被他們兩的真情所打動,在各方個努力下,有情人終成眷屬。後人為了紀念他們這種忠貞的愛情,以雪花的名字給橋命名。
雪花橋 雪花橋
雪花橋
遇仙亭 相傳很早以前有一個姚姓青年,家住仙寓山腳下,從小聰明好學,在一次上山砍柴途中望見一個鶴髮童顏、仙風道骨的老翁在一個茅亭旁邊的巨石上飲酒賦詩,於是好奇地走上前去,一邊為他斟酒,一邊聽他吟詩,老翁見年青後生天堂飽滿、眉清目秀,便對他說:“你這樣好學,我把這塊石頭讓給你讀書吧”,說完,便駕雲而去。此後,小青年在這塊巨石上聞雞起舞誦讀詩書,過目不忘,文思潮湧,學有長進,最終考中進士。為報答仙人“知遇之恩”,在此修建了遇仙亭。現在這座遇仙亭就是在原亭址上重建的。
東至九天仙寓風景名勝區 東至九天仙寓風景名勝區
遇仙亭
銀河瀉玉瀑布 瀑布的上方有一個天然的龍鳳雙池,山澗的泉水經過龍鳳雙池的轉化,再瀉向落差有29米深的谷底,只聽見陣陣轟鳴。在谷底仰望,只見瀑布高掛,水勢凌空而下,似滾珠瀉玉,落向霧氣騰騰的潭內,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東至九天仙寓風景名勝區 東至九天仙寓風景名勝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