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漸防萌

杜漸防萌

杜漸防萌,成語。杜:堵住;漸:指事物的開端;萌:萌芽。在事故或災害尚未發生時就預防。把隱患消除在開端與萌芽狀態中。即防患於未然。

基本信息

成語解釋

發音:dùjiànfángméng
解釋:杜:堵住;漸:指事物的開端;萌:萌芽。在事故或災害尚未發生時就預防。把隱患消除在開端與萌芽狀態中。即防患於未然。

成語典故

出處

杜漸防萌杜漸防萌
《後漢書·丁鴻傳》:“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凶妖銷滅,害除福湊矣。”《晉書·段灼傳》:“故臣以為陛下當深思遠念,杜漸防萌,彈琴詠詩,垂拱而已。”《舊唐書·王志寧傳》:“杜漸防萌,古人所以遠禍;以大喻小,先哲於焉取則。”

成語故事

東漢和帝時,有位大臣叫丁鴻,博覽強記,很有才能,而當時朝廷是由竇太后親臨朝政,其兄弟竇憲專攬大權,一般官吏逢迎諂媚,政局混亂不堪。
竇氏家族倚仗權勢橫行鄉里,朝中無人敢揭露他們的惡行。唯有丁鴻借日蝕的天象,坦誠地向和帝上奏章,指摘竇氏一族專權蠻橫的罪狀。他以日蝕的出現作為上天的警兆,提醒和帝要注意禍災的發生,凡事在發生之初,即採取有效的措施,否則,日子一久,就難以解決,甚至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因此,他建議和帝應親自掌管朝政,把壞事杜絕在最初的萌芽狀態,這一席話,說得和帝頻頻點頭。
漢和帝採納了丁鴻的意見,罷免了竇憲等人的官職。

詞語辨析

用法:作謂語;指在事故或災害尚未發生就預防
近義詞:防微杜漸、杜漸防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