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風雲[洋河股份公司董事兼副總裁]

李風雲[洋河股份公司董事兼副總裁]
李風雲[洋河股份公司董事兼副總裁]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鳳雲(1921—1947) 曲阜市小雪鎮小雪村人。1943年參加共產黨領導的沂河區中隊。1944年所在部隊編入沂河獨立營七連,他當戰士,後任三班班長。在部隊大練兵時,被榮記一等功。在魏家坊反擊偽軍張鳳儀部的戰鬥後,團部授予他“一級戰鬥英雄”稱號。在解放新沂縣半城鎮的戰鬥中,由於表現突出,再次受到嘉獎,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6年,調到新四軍三支隊任排長、副連長等職。1947年在拔除晏圩據點的戰鬥中,中彈犧牲。全國解放後,當地政府和人民民眾將晏圩鄉改為“鳳雲鄉”,以示紀念。

基本信息

高級工程師

李鳳雲男,化工部科技司,高級工程師,北京市人,1936年12月出生,1963年畢業於北京化工學院,現從事科學技術管理工作。在此期間,主持了約80個專題的立項工作(其中包括部門重點項目和國家攻關項目),現有60%的專題已工業化。有些重點項目如果“外循環復極式氯酸電解槽的整體技術”,接近和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行業中採用該技術的達到了60%—70%。1963—1984年,在天津化工研究字工作;1984—1989年在化工部科技局工作;1989年至今在化工部科技司工作。負責獲獎項目“矽銅片專用氧化鎂”的全面組織工作,包括總體方案設計、試驗方案的制定和實施,從頭至尾參加試驗工作,獲獎項目排名第一。還曾參與《磷酸鹽生產及套用》、《硼化物生產及套用》、《矽化物生產及套用》三本書的初審和定稿。從1992年開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編輯本段吉林首屆“十傑”殘疾人公僕候選人

女,漢族,中共黨員,現任鐵鋒區殘聯理事長。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市殘聯繫統目標管理優勝單位。李鳳雲同志銳意改革,開拓進取,她經常深入街道、社區,解決在基層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優先將3812殘疾人納入到低保範圍內,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為48戶在樓房居住集中供熱的特困殘疾人辦理了減免熱費,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達108人(次),安排社會公益性崗位36個。

編輯本段天津音樂學院副教授

古琴專業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天津古琴會會長、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1976年考入天津音樂學院附中,天津音樂學院副教授李鳳雲

1985年升入天津音樂學院,師從劉剛副教授、董九儒副教授主修琵琶,並向陳重教授學習古琴。1985年畢業留校任教。之後又先後師從李祥霆、張子謙、許鍵、李允中等先生學習古琴及打譜理論。作為天津音樂學院古琴專業學科的創建人,在博採眾長的同時,根據多年的學習及教學經驗總結出“愉快教學法”,在實踐中得到很好的效果。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學生均取得可喜成績。培養的學生在全國大型比賽中獲獎。在作好教學的同時,保持演奏專業所需要的藝術實踐活動。自1992年在天津首次成功的舉辦了“李鳳雲古琴獨奏音樂會”後,至今又舉辦了數十場獨奏音樂會。1997年香港回歸之際,在香港大會堂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2002年與笛簫演奏家王建欣博士應邀在莫斯科音樂學院在拉赫瑪尼諾夫音樂廳舉辦“蕭聲琴韻”音樂會,還應邀出訪了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美國、波蘭、台灣、香港等地舉辦音樂會。多年來,李鳳雲在古琴文化的傳播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自1999年受北京音樂廳之邀舉辦“七弦之詩李鳳雲古琴音樂會”至2005年連續6年在北京音樂廳和中山音樂堂演出“蕭聲琴韻”音樂會,受到聽眾的熱烈歡迎。2002年,李鳳雲和王建欣在北京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演出,為古琴申報“世界口頭非物質世界文化遺產”活動盡其所能。先後獲得院級科研項目《古琴教程》和市級科研項目《近代天津琴人》。發表論文《神奇秘譜及調意淺談》等,評論、雜文數十篇。整理已故廣陵派古琴大師張子謙的琴學日記《操縵瑣記》,整理編輯古琴史學家許建先生文稿《古琴史論》並做序言。出版唱片,個人獨奏專輯《廣陵琴韻》《蕭聲琴韻》(李鳳雲、王建欣琴蕭專輯)等。

編輯本段四海鎮黨委書記,人大主席

人大主席

李鳳雲,男,1971年3月出生,漢族,北京市延慶縣人,1993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3年8月參加工作,市委黨校大學本科學歷,農業推廣碩士,現任四海鎮黨委書記,人大主席。曾任:延慶縣人事局辦公室科員、副主任、主任,延慶縣大榆樹鄉副鄉長、大榆樹鎮副鎮長,珍珠泉鄉黨委副書記、鄉長,延慶縣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正處級待遇),延慶縣農村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正處級待遇)。

編輯本段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簡介

性別女職稱副教授

教育背景

1984年7月畢業於北方工業大學工業自動化系工業自動化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1991年6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工業經濟系企業管理專業,獲經濟學碩士學位1998年6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企業管理專業,獲經濟學博士學位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在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做訪問學者

工作經歷

1984年6月至1988年6月北方工業大學任助教1991年6月至今中國人民大學任講師、副教授

講授課程

投資銀行兼併、收購與公司重組公司金融投資學

教育成果和榮譽

1993年曾榮獲中國人民大學銀士達獎教金三等獎

科研方向

公司金融資本市場

代表性學術成果

著作:2009,《金融危機深度解讀》,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投資銀行業務與經營》,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網路經濟與企業管理》,遼寧教育出版社2005,《投資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創業企業融資》,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現代項目管理(第二版)》,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論文:2009,《Thebusinessmodel:AnIntegrativeFrameworkforValueNet/web-basedValueCreationSystem》,TheProceedingsofthe2n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ValueEngineeringandvaluemanagement2009,《資產證券化:是製造危機還是分散風險?》,《金融危機啟示錄》,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機構投資者與股權激勵:中國證券市場的實證研究》,《證券市場導報》第9期2008,《金融機構的功能轉型與結構演進:應對全球競爭》,《中國資本市場:全球視野與跨越式發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資金結構與投資者結構戰略調整:從純內資市場到內外資並重市場》,上海證券報,2007-03-072006,《企業價值管理的理論發展及實踐意義》,《現代金融:理論探索與中國實踐(第六輯)資本市場評論精粹》,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市場主導型金融體系中的其他金融中介:風險過濾與價值發現》,《市場主導型金融體系:中國的戰略選擇》,中國人民大學出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