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玄

1、李道玄李道玄,號通玄子。 道玄,武德元年封淮陽王,授右千牛。 ”李道玄明顯是受了李世民的影響。

1、李道
李道玄,號通玄子。金末全真道士,與宋德方、王志隱同時。著有《悟真集》二卷,題《錦屏山通玄子李先生集》。

2、李道玄,唐宗室,唐高祖從父兄子。祖繪,隋夏州總管,武德初,追封雍王。父贄,追封河南王。道玄,武德元年封淮陽王,授右千牛。從唐太宗擊宋金剛於介州,先登陷陣,時年十五,太宗壯之,賞物千段。後從討王世充,頻戰皆捷。竇建德至武牢,太宗以輕騎誘賊,領道玄率伏兵於道左,會賊至,追擊破之。又從太宗轉戰於汜水,麾戈陷陣,直出賊後,眾披靡,復衝突而歸。太宗大悅,命副乘以給道玄。又從太宗赴賊,再入再出,飛矢亂下,箭如蝟毛,猛氣益厲,射人無不應弦而倒。東都平,拜洛州總管。及府廢,改授洛州刺史。五年,劉黑闥引突厥寇河北,復授山東道行軍總管。師次下博,與賊軍遇,道玄帥騎先登,命副將史萬寶督軍繼進。萬寶與之不協,及道玄深入,而擁兵不進,謂所親曰:“吾奉手詔,言淮陽小兒雖名為將,而軍之進止皆委於吾。今其輕脫,越濘交戰,大軍若動,必陷泥溺,莫如結陣以待之,雖不利於王,而利於國。”道玄遂為賊所擒,全軍盡沒,惟萬寶逃歸。道玄遇害,年十九。太宗追悼久之,嘗從容謂侍臣曰:“道玄終始從朕,見朕深入賊陣,所向必克,意嘗企慕,所以每陣先登,蓋學朕也。惜其年少,不遂遠圖。”因為之流涕。贈左驍衛大將軍,謚曰壯。無子,詔封其弟武都郡公道明為淮陽王,令主道玄之祀。累遷左驍衛將軍。送弘化公主還蕃,坐泄主非太宗女,奪爵國除,後卒於鄆州刺史。
唐高祖李淵有個兒子叫李玄霸是不假的。古代“玄”字和“元”字通假,在人名里更是經常混用。問題是歷史上的李玄霸十幾歲就夭亡了。有人說李元霸的原型是李道玄。
歷史上的李道玄是李世民的族弟,他們的曾祖父都是西魏上柱國李虎。李淵稱帝後封李道玄為淮陽壯王。這個李道玄可夠陽壯的。劉武周派大將宋金剛攻打李淵的老巢并州(今山西太原),齊王李元吉不戰而逃。秦王李世民力請出兵,在介州(今山西介休)擊敗宋金剛。李道玄當時還只有十五歲,估計這是他第一次上陣打仗,結果第一個殺上城頭,立下頭功。後來又跟著李世民討伐洛陽王世充,轉戰河南,圍困洛陽,立下累累戰功。竇建德出兵支援王世充,李世民與之對峙於洛陽東北的軍事重鎮虎牢關。李世民一向喜歡帶著小部隊的輕騎兵偵察敵情,曾因此多次遇險,這次又遭遇竇建德的大部隊。李世民命令李道玄埋伏在路旁,敵軍到後殺出來,竟然殺退了敵軍。
李道玄作戰風格與李世民非常相似。李世民有一支精銳的輕騎兵部隊。會戰的時候,甚至親自率領這支部隊迎頭殺入敵陣,銳不可當,通常能一直殺到敵人的隊尾,貫通到底,再殺回來,反覆衝擊,直到敵人陣形大亂,喪失鬥志,大部隊同時掩殺過去。這個戰術幾乎是百戰百勝。在黃易的《大唐雙龍傳》里對這個戰術評價很高,還給它起了個名字叫“鑿穿”戰術,寇仲就一再使用這個戰術,其實純粹是抄襲李世民。而李道玄跟隨李世民轉戰泗水的時候,經常是這支精銳部隊的主力之一。《新唐書》里說李道玄“貫賊陣出其背,復引還,賊皆靡,所發命中。”擔任這種作戰任務對武力要求最高,要求個個都是以一當百的猛士,可以想像李道玄的武力值至少也在95以上。《新唐書》里還說他“每赴敵,飛矢著身如蝟,氣益厲。”
李道玄以主將的身份,不老老實實坐鎮中軍,身先士卒當前鋒,這也是敗亡之本。主將應該像電影《影子武士》里的武田信玄一樣:“山,是不動的!”李道玄明顯是受了李世民的影響。李世民最喜歡身先士卒沖入敵陣。李道玄戰死後,李世民傷心地自責說:“自從起兵以來,道玄經常是跟隨我征戰。他每每見到我深入敵後,都能最終戰勝敵人,總是羨慕我,所以才會效仿。可惜這么年輕就死了!”李道玄戰死時只有十九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