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開[開國少將]

李繼開[開國少將]
李繼開[開國少將]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1916—1994)1916年10月出生於江西省新幹縣大坑村。他一九三二年10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三三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三軍團兵站警衛連排長,中央軍委警衛營參謀,軍委一局參謀。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總兵站運輸科科長,兵站部延川辦事處處長,八路軍總政治部總務科科長,太岳縱隊第二支隊副支隊長兼參謀長,八路軍南下支隊情報處處長。解放戰爭時期,任鄂東軍區第一軍分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鄂東軍區參謀長,膠東軍區副參謀長,華東野戰軍第十三縱隊參謀長,華東軍區司令部參謀處處長,蘇南軍區參謀長兼無錫市警備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參謀長,第十兵團兼福建軍區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軍副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副參謀長,瀋陽軍區空軍後勤部副部長,軍區空軍後勤部顧問,濟南軍區空軍司令部顧問。 1955年9月27日,在北京中南海,周恩來總理親自授予李繼開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同日下午,毛澤東主席親自授予他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解放勳章。

基本信息

保衛蘇區捨生忘死

1934年7月,第五次反“圍剿”的最後血戰――高虎垴阻擊戰爆發。這一年春天,國民黨軍隊倚仗優勢武器裝備和兵力,打開了中央蘇區北大門,攻占了廣昌縣城,並繼而集中重兵沿廣昌一線向赤水鎮方向中央蘇區腹地推進。中央部署紅三軍團5師等,集結駐防於廣昌以南驛前以北一線,防禦迎擊敵人。紅軍的這次戰鬥由紅三軍團軍團長彭德懷親自指揮。李繼開一直緊隨軍團首長保衛他們的安全。

李繼開[開國少將] 李繼開[開國少將]

高虎垴戰鬥如火如荼之時,前線陣地有一個團的部隊出現了彈藥供給危機,告急文電送達軍團首長指揮所,甚至還有一封血寫的誓書,說:“只要及時補充彈藥,哪怕只剩下一個人,也決不讓白軍跨過高虎垴一步!”

這血誓深深震撼著軍團首長及指揮所官兵的心,全體官兵迅速行動。李繼開帶領警衛排和兵站戰士,一次又一次扛起一箱箱、一包包彈藥,冒著敵人的彈雨,靈活穿插,飛速前進,衝破重重險阻,把彈藥給養一次次及時補充送達到前沿陣地戰友手中。前線戰友固守了高虎垴陣地,延緩了敵軍向紅色首都瑞金的進攻。戰鬥結束後,軍團長彭德懷對李繼開說,“這次阻擊戰的勝利有你們兵站部的一半功勞!”戰後紅三軍團政治部還專門編寫了高虎垴戰鬥勝利的歌曲。

打擊日寇北戰南征

1937年8月,李繼開奉調到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938年12月被任命為八路軍總兵站部延川辦事處處長。一次,李繼開率領運輸隊伍滿荷軍需彈藥和給養物資送往前線,途中突遇日軍一股部隊襲擊。他堅定沉著,機智靈活地指揮武裝小分隊,一面勇敢還擊、引開日軍,一面掩護引導運輸隊伍,巧妙地把物資迅速存放到附近的一個小山村隱藏起來。他指揮武裝分隊與日軍周旋兩天兩夜,邊戰邊走邊迂迴200餘里,終使這股日軍丟下一些屍體和裝備後,不敢再與武裝分隊接觸。這批軍需物資絲毫無損,最終按計畫送到前線。

1941年3月,我抗日前線晉察冀邊區血與火交織,形勢十分嚴峻。李繼開就是在這時被選調任命為八路軍太岳縱隊第二支隊副司令員兼參謀長,隨即率部赴東條山開闢抗日根據地。太岳縱隊第二支隊是新組建部隊,多數人是起義官兵。李繼開堅決按照八路軍總司令部和首長指示,嚴格執行黨的“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一致抗日”的統戰方針,要求支隊各級黨組織和指揮員,要像對待自己兄弟一樣,愛護、團結所有起義官兵。他帶頭做深入細緻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他們從思想深處真正以民族大義和抗日救國為本,由國民黨官兵轉變成為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官兵,堅決反對和打擊假抗日真反共的頑固分子。李繼開還指揮部隊廣泛宣傳當地民眾,凝聚人心,吸收了大批青年參加到八路軍太岳縱隊二支隊的隊伍中來。第二支隊轉戰東條山地區14個月,開闢了東條山抗日根據地。

1944年10月底,李繼開被任命為新組建的八路軍南下支隊情報處處長。11月8日,李繼開率領情報處和機關幹部以及直屬不足200人的武裝偵察情報分隊,先於大部隊兩天,從延安出發。南下支隊一路推進,部隊渡過黃河後,跨過日本侵略軍重兵把守的同蒲鐵路,進入山西省閻錫山部隊的防區。這時黨中央電報指示支隊:“閻錫山在孝義至九峪線建築工事,增兵加哨,防我甚嚴。你們不可引起衝突,只可在其防線以外通過,事先應派便衣偵察。”按照中央指示和支隊命令,經李繼開帶領情報處偵察分析之後,王震司令員命令支隊過了三分河,一夜急行軍180里,悄然繞過了閻錫山的封鎖線,沒有與閻錫山部隊發生接觸。

1945年初,南下支隊到達河南境內,敵情越來越嚴峻複雜。李繼開始終置個人生死於度外,以革命英雄主義、革命樂觀主義影響著所率200多人的尖刀隊伍機敏靈活勇往直前,闖過魯山來到黃淮平原,與新四軍李先念領導的五師取得了聯繫。2月,八路軍南下支隊渡過天險長江。

同年8月10日,支隊收到中央電報,“蘇聯參戰,日本投降,內戰迫近。你們的任務仍是迅速到達湘粵邊,與廣東部隊會合,堅決創造根據地,準備對付內戰。”8月下旬,南下支隊到達五嶺山區,王震司令員命令李繼開率偵察情報小分隊先行出發,尋找廣東東江縱隊,與縱隊先行接頭,商討會師事宜。李繼開率分隊出發一天后,途中與余漢謀部的一支部隊遭遇。敵我兵力懸殊,生死存亡之際,李繼開處險不驚,沉著指揮分隊官兵聲東擊西,藏藏露露,打打停停,部隊在槍林彈雨中奔波了三天三夜,與敵人、黑夜、大雨、疲乏、傷病、饑渴、毒蟲、野獸戰鬥,擊潰、擺脫了強敵,與東江縱隊接上了頭。

解放戰爭出生入死

1945年10月,李繼開被任命為鄂東軍區第一軍分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1946年2月,升任鄂東軍區參謀長。

同年6月26日,蔣介石下令30萬大軍分四路進攻我中原軍區部隊,發動了全面內戰。

我中原軍區部隊被迫突圍。大突圍前夕,鄂東軍區組建為中原軍區獨立第二旅,吳誠忠任旅長,張體學任政委,李繼開任參謀長。獨立第二旅奉命擔任牽制敵人、掩護主力部隊突圍的任務。一個旅6000餘兵力,要對付現代化敵軍幾個師、旅近十萬部隊,險惡和困難可以想像。獨立第二旅以高昂的革命士氣,忠誠地執行軍區“牽制敵人”、“拖住敵人”的命令,運用毛澤東軍事思想,採取迂迴作戰戰術,分散、集中,集中、分散,迎擊、襲擊敵軍,一個排、一個連、一個營、一個團地消滅敵軍,牽著敵軍的鼻子轉,使敵軍疲於應付,暈頭轉向,終被牢牢拖住,分不出兵力去追擊我主力大部隊。完成掩護任務後,根據中原軍區命令,旅黨委決定,全旅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由吳誠忠、張體學帶領往西突圍,一部分由李繼開和旅政治部主任帶領,往東突圍。

一次激戰中,李繼開不幸身負重傷,戰友們要把他抬下戰場,他命令部隊集中注意力打擊敵人,不準為他分心,只簡單包紮後,忍受劇痛一直堅持指揮到戰鬥結束,打敗敵人。後來,傷口受到感染,李繼開仍然以超人意志和毅力率領部隊東進到達皖西地區,與兄弟部隊會合。這時他的槍傷已經嚴重惡化,威脅到生命安全,驚動了華中軍區政委鄧子恢。在鄧子恢親自關懷下,李繼開被護送到南京,周恩來親自安排對他的治療;康復後,又在周恩來的細心周密安排下,順利回到延安。

1947年8月中旬,中央軍委決定,將膠東軍區所屬新5師、新6師和第7師部隊劃出膠東軍區,由周志堅、廖海光和李繼開等領導,籌備組建一個嶄新的野戰縱隊——華東野戰軍第13縱隊,同時任命了縱隊主要領導幹部:司令員周志堅、政委林浩(後廖海光),參謀長李繼開。第13縱隊一成立,就奉命擔任保衛膠東解放區、保衛華東局機關,掩護華東局機關及醫院轉移的重大任務。萊陽戰役時,第13縱隊奉命在萊陽城西正面阻擊國民黨軍范漢傑部第54師的進攻,李繼開精心協助司令員指揮各師英勇作戰。29日萊陽戰役取得全勝,根本扭轉了膠東的形勢。

1948年9月16日,濟南戰役爆發。第13縱隊奉命投入攻城兵團西集團作戰。李繼開協助司令員指揮全縱隊3個師快速行動,20日一早就占領商埠以西陣地。21日各師團按縱隊司令部命令,從南北兩面插至商埠與外城之間地帶,切斷了商埠殘敵的退路。22日,李繼開助司令員下定決心,命令各師向外城的西南門永綏門守敵發起進攻。經過激戰,徹底殲滅敵213旅旅部及其所屬餘部,攻占了紅十字會建築群陣地,徹底切斷了盤據駐守在齊魯大學的敵人的退路。23日拂曉,齊魯大學內的敵人集中火力和兵力拚死向內城突圍,但是終究突不破我13縱隊的包圍,激戰一個多小時後只得繳械投降。接著,13縱隊與9縱隊在外城內會師,經一天聯合戰鬥,又攻占了外城。

9月23日下午6時整,對內城的總攻開始。第13縱隊所屬第109團晚上8點鐘衝上內城城牆城頭,打開了突破口。他們遭到敵人第77旅幾千人輪番反撲。敵人同時用燃燒彈等武器切斷我後續部隊與堅守突破口部隊和入城部隊的聯絡,使我軍增援不上。突破口成一片火海,重被敵人占據封鎖。李繼開命令37師在24日天亮之前攻上城頭,控制住了坤順門近100米長的城牆,終於又實現了突破。拂曉時分,李繼開又協助司令員命令第13縱隊主力一鼓作氣向縱深發動攻擊。到24日晚上9點鐘,守敵被全殲,濟南解放。

濟南戰役結束後,毛澤東親自簽發軍委命令,授予109團“濟南第二團”榮譽稱號。這一榮譽稱號現仍傳承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1集團軍。

保衛和平鞠躬盡瘁

1952年8月中下旬,李繼開被中央軍委提拔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兵團(下轄28軍、29軍、31軍)參謀長兼福建軍區參謀長。李繼開在任32個月時間,協助葉飛司令員指揮多次作戰,打掉國民黨軍隊和特務的無數次襲擾、進犯、破壞行動,構築福建前線銅牆鐵壁。最難忘的是1953年盛夏,李繼開協助葉飛司令員直接指揮的東山島保衛戰。

1953年7月15日晚上9點鐘,國民黨軍隊金門防衛部司令長官胡璉率部1萬多人,分乘13艘艦艇,駛向我控島嶼東山島,妄圖奪占東山島。我軍奮起反擊,共殲滅國民黨軍3379人(其中斃傷2664名、俘虜715名),擊落敵機2架,擊沉小型登入艇3艘,擊毀坦克2輛,繳獲火炮46門(具)、輕重機槍109挺,長短槍枝512支和大批彈藥及軍用物資。毛澤東在接到東山戰鬥報告後說:“東山戰鬥不光是東山的勝利,也不光是福建的勝利,這是全國的勝利。”還指示福建軍區說,“你們頭腦要冷靜,不要輕敵,現在美帝、蔣介石就是看中你們福建了。”“我們還要準備比東山更大規模的戰鬥,把敵人消滅在水上,如上來了,消滅他在陸地上,不要怕。”

1957年3月,李繼開任空軍司令部副參謀長,分管防空作戰。60年代初期,美蔣U—2型高空偵察機對我國防安全造成很大威脅。1962年6月26日下午,李繼開授權下達空軍總部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地空飛彈第二營開拔進行機動作戰打U—2飛機。然後召集相關各級幹部會議,進行戰鬥動員:“希望全營上下同心協力,克服一切困難,勝利完成空軍黨委交給的任務,以打下U—2飛機的實際行動,向中央軍委和空軍黨委匯報。”

1962年9月9日,在南昌地區不遠處的一個機動作戰陣地,空軍地對空飛彈第二營發射薩姆—2地對空飛彈,一舉擊落一架美蔣U—2高空偵察機,其殘骸就散落於南昌附近的一個工廠周圍。後來,空軍的幾個地對空飛彈營,陸續都投入機動作戰打U—2型飛機,共擊落9架美蔣U—2高空偵察機,直到它再也不敢飛入大陸領空。

1994年李繼開在北京逝世後,經有關領導和部門審定的《李繼開同志生平》指出,“李繼開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我軍優秀的軍事指揮員”;在解放戰爭中,“率部參加了著名的中原突圍及膠河、萊陽、濟南等戰役”,“為新中國的解放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建國後,“為防空軍和空軍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寶貴的貢獻。”“李繼開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的一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他擁護改革開放的政策,自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關心部隊的建設,關心國家的改革開放事業,保持了老紅軍的本色。李繼開同志的革命精神永遠值得我們懷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