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索[大連大學文學院院長]

李索[大連大學文學院院長]
李索[大連大學文學院院長]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索(1954.10- )河北辛集人。1982年2月畢業於河北師範學院中文系(本科),獲文學學士學位。1985年考取本院漢語史專業碩士研究生,1988年獲北京師範大學文學碩士學位。2001年考取四川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專業博士生。河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漢語言文字學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大連大學人文學部文學院院長。

基本信息

簡介

李索(1954.10- )河北辛集人。1982年2月畢業於河北師範學院中文系(本科),獲文學學士學位。1985年考取本院漢語史專業碩士研究生,1988年獲北京師範大學文學碩士學位。2001年考取四川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專業博士生。河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漢語言文字學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大連大學文學院院長。

個人作品

1、《古代漢語修辭學》(獨著)2、《明詩別裁集》(點校)(第一作者)
3、《宋詞三百首賞析》(主編)
4、《中國古代名物大典》(分科主編)
5、《金元曲》校注(參編)(承擔16萬字)
其中《中國古代名物大典》為國家“八五”規劃重點項目,獲第八屆中國圖書獎、山東省優秀社科成果一等獎。《金元曲》獲河北省政府出版獎、省優秀社科成果二等獎。《宋詞三百首賞析》獲北方十五省區優秀社科圖書獎。
在《語言文字套用》、《語文建設》、《修辭學習》、《古漢語研究》、《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等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近30篇,主要有:
《商君書》追加式反覆述略 《古漢語研究》2001、2 廣告語中成語的化用與規範 《語文建設》1998、8論《周易》的語用觀 《河北師大學報》2000、4 《世說新語》句式結構試析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90、8增刊《學術之聲》 近年來,為本科生、研究生開設《古代漢語》、《古代漢語修辭學》、《馬氏文通》研究、《上古文獻導讀》、《漢語語法史》等專業、選修課程。
參與承擔並作為主持人完成教育部高教司教改課題《面向二十一世紀高師院校古代漢語課程體系改革》,此課題2000年獲河北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李索教授的兩部學術專著《敦煌寫卷〈春秋經傳集解〉校證》和《敦煌寫卷〈春秋經傳集解〉異文研究》被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École des hautes études en sciences socials)收藏。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EHESS)擁有歷史學、人類學、社會學、經濟學、地理學、語言學、心理學與語言科學、認知科學、政治科學、哲學與數學等學科的47個研究中心,是法國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也是法國人文社會科學交叉學科研究的典範和先驅。 李索教授的兩部專著曾受大連大學校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分別於2005年和2007年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隨即為學術界所注目,先後被海內外多家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圖書館所收藏。
李索教授的研究課題《敦煌寫卷〈春秋經傳集解〉異文研究》被立為重點科研項目。此課題不列入國家社科項目評審範圍,在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指導下專門評審。
李索教授讀博士期間師從國學造詣精深的宋永培教授和著名敦煌學專家項楚教授,自01年起潛心敦煌儒學文獻的整理與研究。他的近50萬字的專著《敦煌寫卷〈春秋經傳集解〉校證》已於05年8月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填補了海內外敦煌學研究的一項空白,被06年全國圖書訂貨會列為重點推薦新著,現已再次印刷,向海外發行。此外,近3年來,李教授還在《文史》、《敦煌研究》等權威和CSSCI期刊及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本專題學術論文10餘篇,近10萬字。《敦煌寫卷〈春秋經傳集解〉異文研究》就是在此基礎上進行研究的系列學術成果,也是海內外學術界首次對敦煌傳統文獻專書進行的語言學、文獻學跨學科的系統研究。
本課題以抄成於南北朝至初唐時期的寫卷《春秋經傳集解》與以宋刻本為底本的傳世本相比勘的異文為研究對象,綜合運用文獻學、訓詁學、漢字構形學的理論和方法對其進行全面系統研究。主要內容包括寫卷《春秋經傳集解》定性、定名、定年考論,寫卷異詞考釋、異形字考釋三部分。
本課題的創新和學術價值主要表現在:其一,糾正、彌補學術界在敦煌寫本《春秋經傳集解》殘卷蒐集校理及“三定”工作中的錯誤與不足。其二,糾正傳世本的謬誤,為前賢正確的推論提供事實依據,彌補前賢研究中因材料不足而造成的缺憾。其三,探討漢字構形、形義及其發展演變的特點與規律,研究上古漢語向中古漢語演變過程中某些相關的語音、語法變化的特點與規律。從而在敦煌學、經學、文獻學和漢語語言學領域均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李索教授的研究課題《敦煌寫卷〈春秋經傳集解〉異文研究》被立為重點科研項目。此課題不列入國家社科項目評審範圍,在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指導下專門評審。
李索教授讀博士期間師從國學造詣精深的宋永培教授和著名敦煌學專家項楚教授,自01年起潛心敦煌儒學文獻的整理與研究。他的近50萬字的專著《敦煌寫卷〈春秋經傳集解〉校證》已於05年8月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填補了海內外敦煌學研究的一項空白,被06年全國圖書訂貨會列為重點推薦新著,現已再次印刷,向海外發行。此外,近3年來,李教授還在《文史》、《敦煌研究》等權威和CSSCI期刊及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本專題學術論文10餘篇,近10萬字。《敦煌寫卷〈春秋經傳集解〉異文研究》就是在此基礎上進行研究的系列學術成果,也是海內外學術界首次對敦煌傳統文獻專書進行的語言學、文獻學跨學科的系統研究。
本課題以抄成於南北朝至初唐時期的寫卷《春秋經傳集解》與以宋刻本為底本的傳世本相比勘的異文為研究對象,綜合運用文獻學、訓詁學、漢字構形學的理論和方法對其進行全面系統研究。主要內容包括寫卷《春秋經傳集解》定性、定名、定年考論,寫卷異詞考釋、異形字考釋三部分。
本課題的創新和學術價值主要表現在:其一,糾正、彌補學術界在敦煌寫本《春秋經傳集解》殘卷蒐集校理及“三定”工作中的錯誤與不足。其二,糾正傳世本的謬誤,為前賢正確的推論提供事實依據,彌補前賢研究中因材料不足而造成的缺憾。其三,探討漢字構形、形義及其發展演變的特點與規律,研究上古漢語向中古漢語演變過程中某些相關的語音、語法變化的特點與規律。從而在敦煌學、經學、文獻學和漢語語言學領域均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