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潯[浙江作家]

李潯[浙江作家]
李潯[浙江作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潯,生於浙江湖州。祖籍湖北大冶。199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後讀復旦大學新聞研究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湖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客座教授。已在國內外發表一千多首詩作。目前已出版了7本詩集和1本中短篇小說集。發表在雜誌上的以為題的100多個系列組詩,在詩壇上產生一定的影響,是中國江南詩的代表詩人之一。

基本信息

李潯的詩

詩作入選<<20世紀漢語詩選>>,<<新中國50年詩選>>,<<世界華文現代詩選>>,<<中國當代詩人代表作選,<<中國詩歌精選>>,<<星星詩刊十年詩選>>,<<九十年代詩歌精選>>,<<浙江五十年詩選>>70多本詩選集。

詩作二次獲<<詩刊>>詩獎,二次獲<<星星詩刊>>詩獎等30多次全國及省級詩獎。

其中詩集<<獨步愛情>>獲浙江省第二屆文學獎(1990至1992年度),詩集<<又見江南>>獲浙江省第四屆文學獎(1997至1999年度)。

1989年浙江作家協會舉辦了他的作品討論會集中討論了他的江南詩。

1991年參加了<<詩刊>>社第九屆青春詩會。

詩作入選《20世紀漢語詩選》,《新中國50年詩選》、《世界華文現代詩選》、《中國當代詩人代表作選》、《中國詩歌精選》、《星星詩刊十年詩選》、 《九十年代詩歌精選》、《浙江五十年詩選》60多本詩選集。他的詩作獲《詩刊》、《星星詩刊》等30多次全國及省級詩獎。其中詩集《獨步愛情》獲浙江省第二屆文學獎(1990年至1992年度),詩集《又見江南》獲浙江省第四屆文學獎(1997至1999年度)。謝冕、葉延濱、沈澤宜、吳曉、梁曉明、十鼓、辛泊平等詩人和詩評家,對詩集中的部分詩作都作了評論,他們在評論中認為“李潯的詩主要關心的是當下社會熱點,人生去向,同時又力求保持一種詩歌應有的藝術先鋒氣質,李潯的詩,中國詩人的作品中久違的痛感,回到了詩中,他的一些詩相信中國知識分子是能夠到認同的,這既是詩人自己的,又是大家共有的一份體驗,一種感覺,詩人不過繼續承擔了某種代言者角色而已。”

詩集《水中的花朵》作為香港銀河出版社,慶祝香港回歸中國“世界華文文庫”叢書的一本。詩集中的《回家》、《輕》、《睡在草尖上的人》、《奉獻》等詩分別入選《中國詩歌精選》、《青年詩歷》等詩歌選集。

李潯的小說

小說集《柔弱的季節》該小說集收入作者從1991年至1998年間發表在《芳草》、《當代小說》、《文學港》、《長江日報》等報刊雜誌上刊登的《江湖》、《反帝路》等七個中篇小說和《秋天的稻堆又乾又亮》、《柔弱的季節》和《當心玻璃》等七個短篇小說其中,短篇小說《當心玻璃》獲湖北“聞一多文學獎” (1992年度)。著名小說評論家洪冶綱在論述李潯的小說的評論文章《詩意的敘事》中說,在我看來李潯似乎是把小說當作詩歌來操作,正是這種對話語流程全面化的詩意關照,使得李潯小說在敘事形態上對故事的完整性並不特別在意。他在試圖講敘某件事時,不追求它那嚴格的線性發展過程,而只選擇那些具表現力的情節片斷,用片斷式的敘述來展示作家對生活的種種感悟,靠片斷的靈活拼綴來完成人物性格的凸現。這也體現了李潯對詩歌表達中跳躍性思維的一種借鑑。但像《江湖》這樣一類的小說,更能體現李潯在敘事上的虛構能力,想像能力,以及話語表達的藝術智性。

相關評價

李潯的情詩在詩壇上也有一定的影響,長詩《傾訴》、《風情萬種》等發表後茯得一致好評。李潯的冷抒情和輕抒情詩歌的探索也在詩界獲得肯定。 把詩寫得冷靜,回到內心,把詩寫得凝練,回到詩的本質,把詩寫得實在,讓詩回到良心。輕鬆寫詩,隨心所欲寫詩,把詩寫得輕鬆,把詩寫得乾淨,回到詩經時代,把詩寫得清爽。《詩歌月刊》、《黃河詩歌》等雜誌分別以封面人物和頭條專輯的形式推薦他的最新探索作品。

李潯[浙江作家] 李潯[浙江作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