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良

李新良

李新良,山東萊陽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上將軍銜。南京工程兵學校軍事學院基本系畢業。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副司令員,瀋陽軍區政治委員,瀋陽軍區司令員,北京軍區司令員等職。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1999年10月1日,作為國慶閱兵總指揮,陪同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檢閱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2001年退役。

李新良李新良
李新良1936年11月出生,山東萊陽人,1953年8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6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上將軍銜。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原北京軍區司令員

個人簡介

李新良李新良 書法
1936年11月,李新良出生於山東萊陽。年幼時就作為兒童團長經受了戰爭年代的磨練。1953年8月,17歲的李新良投身軍旅,進入解放軍工程兵學校學習。1956年軍校畢業後,曾任廣州軍區某部工兵營排長、副連長、營參謀、團作訓股參謀、師工兵科參謀、師工兵防化科科長等職。李新良工作務實,凡事以身作則,在困難面前總是身先士卒,軍事技術和軍事素質都很過硬,深得領導信任和士兵敬服。

1969年8月,李新良由於工作表現突出,被提升為廣州軍區41軍某團參謀長,1973年升任41軍121師副師長

1979年3月,李新良率部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戰爭中,李新良沉著冷靜,分析估計敵情準確,指揮得當,取得了出色的戰績,得到了軍方高層的賞識。戰後李新良被選送到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深造,1981年畢業後升任121師師長。

1983年,47歲的李新良越級晉升為廣西軍區司令員。1987年11月,他當選為中共十三屆中央委員,1988年2月升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在當時的廣州軍區領導班子中,李新良是最年輕的一位。他與軍區司令員張萬年相處和諧,關係很親密,其軍事才幹很為張萬年所賞識。1990年4月和1992年11月,軍委對軍方將領先後做了兩次大規模調整變動,但都未涉及李新良。1993年7月,他晉升為中將軍銜。

1993年12月,又一次出人意料,一直從事軍事指揮工作的李新良被調到東北,接替退役的宋克達中將出任瀋陽軍區政委。他與瀋陽軍區司令員王克也十分融洽,工作中配合默契,王克對他印象很好。1995年10月,王克調升為總後勤部部長,不久後中央軍委任命李新良為瀋陽軍區司令員,並從成都軍區調來姜福堂中將接替他的政委職務。擔任瀋陽軍區司令員期間,李新良治軍嚴厲、統兵有方,狠抓軍事訓練,注重提升部隊的戰鬥力。1997年10月,瀋陽軍區舉行大規模的陸空聯合作戰演習,擔任演習總指揮的李新良再次顯示出了他不凡的指揮才能。李新良奉調進京,出任北京軍區第十任司令員。

1999年10月1日,李新良將軍作為國慶50周年大閱兵的總指揮,陪同軍委主席檢閱了參加閱兵的陸海空軍部隊,達到了其軍旅生涯的輝煌頂峰。

2001年底,李新良將軍因年滿65歲而光榮退役

任職簡介

李新良李新良
1953年7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
1953年8月入南京工程兵學校學習,軍事學院基本系畢業。
1956年畢業,任陸軍第41軍工兵營排長、副連長、營參謀、團司令部作訓股參謀。
1956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2年任師司令部工兵科參謀、師司令部工兵防化科科長。
1969年任團參謀長。
1973年任副師長。
1980-1981年在解放軍軍事學院基本系學習,畢業後任41軍師長。
1983年5月任廣西軍區司令員。
1988年2月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
1993年12月任瀋陽軍區政治委員
1995年9月起任瀋陽軍區司令員。
1997年11月至2002年1月任北京軍區司令員。

授銜介紹

1988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1993年晉升為中將軍銜。
1998年晉升上將軍銜。

中央委員情況
中共第13、第15屆中央委員。

對越自衛反擊戰

李新良李新良
李新良1979年對越作戰時任41軍121師副師長。以後歷任41軍121師師長,廣西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副司令員,瀋陽軍區政委、司令員,北京軍區司令員。

第41集團軍駐守廣西,原代號為53010部隊,隸屬廣州軍區,是1985年由陸軍第41軍改編的。轄121,123師和原第55軍164師,並編入坦克旅、炮兵旅和高炮旅。1994年組建駐香港部隊時,“塔山英雄團”的一部編入駐港部隊步兵旅。1998年後,步兵第164師改編為海軍陸戰隊第164旅,坦克旅改編為裝甲旅,步兵第121師362團和步兵第123師368團分別改編為師裝甲團。1998年夏的長江流域抗洪戰鬥中,集團軍主力開赴湖北荊江和湖南洞庭湖,勝利完成了任務。“新時期戰士的楷模”李向群烈士當時便是“塔山守備英雄團”中的一員。

1979年之後,解放軍明顯開始重視軍隊的日常正規化訓練,加強基層軍官的培養訓練。一大批軍校生被充實到基層連隊,石家莊步兵學校鼎盛時期一年畢業近萬軍官。部隊基本上已經停止大量從士兵中選拔軍官的做法,而代以從地方高中生選拔軍校生,從部隊優秀士兵中推薦考試選拔軍校生兩種途徑。軍官升任高一級職位必須經過相應軍校培訓。軍官體制的革新帶動了軍校教育的改革,軍校成了吃香的地方。軍事思想研討空前活躍,軍事理論成就眾多,戰法思想研討更加貼近實戰,開始擺脫文革時期僵硬的人民戰爭理論。粟裕將軍在他生命的黃昏時期再次大放光芒,首先提出積極防禦的戰略思想,並多次用對越作戰的經驗教訓作為理論依據。

在1988年以後的新上將中,原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張萬年出自367團,他在1962-1966年擔任這個團的團長。曾擔任過瀋陽軍區政委,司令員,原北京軍區司令員的李新良也出自這個軍,曾擔任過成都軍區政委和北京軍區政委的谷善慶也出自這個軍。

世紀閱兵

李新良50周年慶典閱兵
中國建國50周年慶典閱兵是在1999年10月1日上午10點,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的。這是共和國20世紀最後一次國慶盛大閱兵。江澤民主席在閱兵總指揮北京軍區司令員李新良的陪同下,乘敞篷車檢閱了部隊,並在天安門城樓發表講話。

江澤民主席檢閱了由42個威武雄壯、軍容嚴整、裝備精良、精神抖擻的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和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民兵預備役部隊組成的地面方隊。這是黨的第三代領導核心第一次在天安門廣場檢閱三軍部隊。

此次閱兵與15年前的國慶閱兵相比,國防科技含量增大,高科技武器裝備已開始成為主戰武器。而這些武器裝備絕大部分為中國自己製造。改革開放新時期誕生的陸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武警特警、預備役等部隊第一次出現在受閱部隊中。

一位前中國駐古巴大使這樣對李新良說:“咱們的大閱兵,卡斯楚總統看了2次,每次看過都讚不絕口,他說多次看了其他國家的閱兵,只有中國的大閱兵最出色!”

2000年,李新良出訪馬來西亞,當地的一位老華僑經過多方打聽得知了李新良的住地,他通過駐馬武官轉達了想見這位大閱兵總指揮的迫切心情。李新良欣然前往老華僑所屬的企業去參觀。參觀結束後,老華僑挽留李新良吃晚飯,拿出珍藏的好激動地說:“我已80多歲了,通過電視轉播閱兵盛況,我看到咱們國家強大的軍隊,深受鼓舞!我喝不了酒,你們多喝幾杯,表達我對祖國、對您的崇敬之情。”面對誇讚,李新良笑著說:“不是我了不起,而是我們這支軍隊了不起!我們的祖國真偉大!”

李新良和他帶領的閱兵部隊沒有讓黨和人民失望,他們用忠誠和智慧為國慶50周年大閱兵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委員走訪

李新良李新良
貧困老年人是整個貧困人口中的最困難群體,更是弱勢群體。全國人大內司委副主任委員李新良武漢調研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執行情況時,武漢市政府有關負責人在匯報中提出,解決貧困老年人的生活困難,依法保障他們的權益,急需相關政策的支持。
武漢市城鄉老人中,99%屬居家養老,只有不到1%的老年人在社會養老機構中養老。可是,對拒絕贍養老人,虐待老人又未達到刑法處罰的行為,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缺乏剛性處罰措施,只能給予道德上的譴責。這種教育為主的方式往往顯得軟弱,難以真正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調研中,李新良一行實地走訪了市社會福利院、江漢區福利院、唐家墩街辦福利院以及武鋼老人福利院。對武漢市老年人權益保障工作表示肯定。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高瑞科、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成宇、市政府副市長李濤陪同調研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