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口鎮

李口鎮

李口鎮是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的一個城鎮。原來叫李口鄉,現叫李口鎮。位於京杭運河,古黃河一側,臨近洪澤湖,在縣城東南約10公里地方,,是著名的漁網之鄉。鎮域總面積為67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積4.8萬畝。全鎮轄13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1個社區,總人口5.12萬人。境內古黃河、高松河、條堆河、眾裴路縱貫南北,宿淮高速公路橫穿而過,鎮區北首設有出口處和服務區,運河三號橋接線工程環繞鎮北。2005年從徐州到宿遷,到淮安,鹽城,再至南通的高速公路穿過李口北側,給本地的經濟發展帶來了相當客觀的機遇。

基本信息

農業調整

李口鎮李口鎮
李口鎮依據民意問卷調查調整方案,加大信息服務力度。利用農閒時間,組織鎮村幹部,黨員骨幹和種養加大戶代表,到泗陽縣的愛園和安徽等地“取經”,還聘請縣內外農業專家來李口實地論證調研,分析近期農產品走勢,確立了新的調整思路,即培植“四個經濟帶”:一是萬畝新品種蔬菜生產示範帶。以凌孟葛莊李門農李蔬菜專業村為中心,向四周輻射,帶動農李路、眾裴路和宿淮高速公路兩測近10個村發展規模種植。從湖北農科所引種新品藕種“鄂蓮四號”,在其虎、羅圩,梨元三村建立3000畝淺水藕基地;二是以萬畝生態林為基地,大力推廣林油、林菌等林農複合型經營模式,提高林地綜合效益;三是食草畜禽養殖示範帶、充分依託大運河、古黃河、條堆河及高松河等河道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食草畜禽養殖,走節本增效之路,力爭年養殖草雞、叫季鵝山羊等150萬隻以上;四是銀杏、花卉和中藥材套作示範帶。在吳集八堡等村大膽嘗試銀杏、中藥套作模式,規模種植2000畝。為了讓民眾吃上“定心丸”,達到調有樣板,減少風險,鎮黨委抓住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這個契機,充分發揮黨員的示範作用,明確調整重點,突出搞好資金籌集、項目落實、技術指導等方面的服務。鎮農技服務中心的劉格民張建生,崔陳村黨支部書記張如慶等,聞風而動,多方籌資48.5萬元,在生態林地興建了占地20畝的大型養雞場,每天前往“取經”的民眾絡繹不絕,一致稱好。

特色產業

李口鎮李口鎮
睢陽區李口鎮素有“西瓜之鄉”美譽,西瓜種植歷史可追溯到九十年代初。李口鎮黨委、政府狠抓市委、市政府建設“五類十大基地”戰略機遇,緊緊圍繞做大做強西瓜產業這一目標任務,十年志不改,為民情不移,採取擴大面積、更新品種、加強技術指導、增加產品科技含量等措施,逐步推進西瓜種植規模化、產業化,真正實現了西瓜產業的增產增收和優質高效。2007年,李口鎮無公害早熟西瓜種植面積達3萬畝,畝產效益3000元,年產值9000餘萬元,人均增收1000元。

李口鎮調整種植面積,逐步形成規模效應。李口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規模化種植”這一發展思路,通過採取強化宣傳、加強引導等一系列措施,努力擴大西瓜種植面積,逐步推動西瓜產業規模化發展。每值秋收騰茬時機,該鎮都表彰一批西瓜種植大戶,並積極通過廣播、條幅等形式大力宣傳規模種植、集中種植的優勢,加強廣大民眾擴大西瓜種植的信心。李口鎮西瓜協會充分利用自身在西瓜種植技術和銷售市場等方面的優勢,積極深入田間地頭宣傳全鎮西瓜規模化發展計畫,規模化發展在價格、市場的優勢。通過以上措施,全鎮西瓜種植面積,由1997年的8000畝,發展至2007年已近3萬畝。由於面積的逐年擴大,產量逐年提高,引來廣州、江蘇上海黑龍江等全國各地十多個省市的瓜商爭相採購,逐步形成了規模效應,大大促進了全鎮西瓜產業的增產增收。目前,李口鎮已通過“河南省無公害西瓜基地”認證,全鎮西瓜種植規模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規模效應明顯,該鎮已成為全省最大的無公害西瓜生產基地之一。

種植品種

李口鎮調整種植品種,努力改善西瓜品質。李口鎮通過淘汰劣質品種,改種優良品種,加大實施無公害種植進程,大大提高了全鎮西瓜的品質,進一步擴大了市場,提高了種植效益。2007年李口鎮良種覆蓋率達90%%以上。嚴格種植操作規程,全力實施西瓜種植無公害化。李口鎮實行“三嚴格”:嚴格品種、肥料農藥選擇;嚴格育苗、管理生產規程;嚴格市場準入,對不符合無公害農產品要求的堅決不準上市。23個村無公害西瓜種植面積達2000畝,大大提升李口西瓜檔次,提高銷售價格,增加了農民收入。

生產模式

李口鎮李口鎮
李口鎮調整生產模式,狠抓“早”字做文章。為提前西瓜上市時間,贏得市場先機,李口鎮從九十年代末就積極組織鄉土人才西瓜大王劉同起及鎮農技人員積極探索新的栽種模式,逐步改原來的陸地栽種為三膜一苫小拱棚栽種模式,再到中拱棚、大棚栽種模式。生產模式的調整,使李口鎮西瓜上市時間由5月中旬,提高到5月初,大大贏得了價格優勢,每市斤價格提高5分至一毛錢。僅此一項李口鎮可實現增收1500萬元。2007年,五里楊村20座大棚平均畝收入都在8000元以上,最高的達1.2萬元。當前,瓜農紛紛訂購大棚材料,預計2009年該鎮大棚將突破100座。

銷售模式

李口鎮李口鎮
李口鎮調整銷售方式,加強市場引導促增收。李口鎮積極通過轉變傳統銷售觀念,加強市場引導,切實做好了西瓜銷售這篇大文章。他們積極組織全鎮30多名西瓜經紀人外出與客商聯繫,認真做好內引外聯等銷售工作。李口鎮經濟人的穩定客戶遍及開封鄭州浙江上海等省內外。他們切實做好網上銷售,在睢陽興農網上製作有專門網頁,在中國瓜果蔬菜網中國農網等農產品交易網站發布信息累計2000餘條,招引外地客商達200多人。利用熟人、親戚朋友等各種社會關係積極聯絡各大院校、企事業單位,送西瓜到消費者手中,創新推廣分戶生產,聯合銷售的產銷方式;李口鎮還成立了西瓜促銷領導小組,下設3個服務組,即車輛交通安全管理服務組、地磅管理服務組、交易糾紛調處服務組。全程負責全鎮西瓜銷售整體服務監管工作,保證西瓜銷售工作有序進行,真正實現了西瓜產業做大、做強,實現了民眾增產增收。

矛盾調整

李口鎮李口鎮
一是矛盾糾紛定期排查機制。各村(社區)每月開展一次區域內矛盾糾紛大排查,對重大矛盾糾紛實行專報制度,發現苗頭立即上報鎮社會矛盾調解中心。二是“四在先、三結合”預警機制。“四在先”即預警在先,苗頭問題早發現;教育在先,重點對象早轉化;控制在先,敏感時期早防範;調解在先,矛盾糾紛早處理;“三結合”即經常性調解與集中排查調處相結合、排查調處矛盾糾紛與法制宣傳教育相結合、定期排查與專項排查相結合。三是“大調解”部門聯動機制。鎮矛盾調解中心與人民來訪接待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建立聯動機制,一旦發現苗頭性信息,由鎮矛盾調解中心牽頭,聯合相關部門共同調處,協商解決。四是村(社區)調解組織監督激勵機制。對村(社區)調解員實行多方位監督,年終對工作人員進行考核,考核結果與工作人員的年終獎懲掛鈎;同時推行“一案一檔一獎勵”制度,年終根據各村的調解數量和質量,由鎮撥出專項資金予以獎勵。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