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地傳

李光地傳

《李光地傳》一書由福建省高級記者、《福建日報》廈門站站長李宇思先生所著,是一部客觀的記敘清初理學名臣李光地生平的歷史傳記作品,由福建省嚴復學術研究會副會長、吳真人研究會名譽理事長羅耀九作序,中國書協香港分會顧問、中國人民大學校董高培新贈詞。

作品簡介

《李光地傳》一書由福建省高級記者、《福建日報》廈門站站長李宇思先生所著,是一部客觀的記敘清初理學名臣李光地生平的歷史傳記作品,由福建省嚴復學術研究會副會長、吳真人研究會名譽理事長羅耀九作序,中國書協香港分會顧問、中國人民大學校董高培新贈詞。
作者鍥而不捨,利用業餘時間,長年累月的蒐集、鑽研李光地史料,終成此書。全書具有四大特點:
一是,抓住本質,求真存實。作者蒐集大量翔實史料,不求面面俱到,不拘年序順述,側重將李光地置身於明末清初的歷史環境中來記述典型事件,既反映時勢造就了李光地,又體現李光地面對時代變局、三藩之亂、台海隱患、藏疆之憂、清廷黨爭、儲位角逐等各種錯綜複雜的矛盾,審時度勢,處理好君與臣、滿與漢、國與家、臣與臣、官與民、華與夷關係等影響全局的諸多棘手難題,為中華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為後續提出的獨特見解:“李光地不愧為‘康熙之治’的創世功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沒有李光地,就沒有康熙盛世”,鋪墊了依據,夯實了基礎。
二是,據史直書,去偽存真。對於史稱“三個舊案”(即所謂“賣友案”、“奪情案”、“外婦之子來歸案”)、“藏書新冤”,特別是“涉台”言論問題,作者不人云亦云,敢於直面歷史難題,潛心閱讀清初史書,從史實中找答案,多方考證,獨立思辨,激濁揚清,還原真相,鑽研帶有突破性,可望傳之久遠、資治鏡鑒。
三是,吸取精華,古為今用。作者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眼光,去分析李光地重讀“民”字、濟民善政的民本觀,嚴懲貪酷、澄清吏道的法治觀,不拘一格、舉賢黜劣的人才觀,維護多民族團結的和諧觀,虛懷若谷、優遊涵泳的鑽研觀,及其“天人合一”、保護生態,持身端恪、以法誡家等理念,書中都給予了濃墨重彩地敘述。
四是,夾敘夾議,文史並茂。作者採用這種寫法,在保台功不可沒、被陷德格勒案、剖析三個舊案、評說藏書新冤等章節中,表現得特別明顯,有史有論,極好的發揮了去偽存真的作用。其中,無論是對典型歷史事件的敘述,還是對李光地思想情感細節的描述,如李光地沉浮坎坷人生中的喜怒哀樂,作者常引用李光地的詩詞,來襯托李光地的思想脈搏,或略帶論述,恰到好處,文中出彩,引人注目。
本書於2016年6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作者簡介

李宇思,字上雅,1946年10月31日出生於福建安溪湖頭,1963年考入廈門大學歷史系,1968年畢業後即赴中國人民解放軍江西生產建設兵團鍛鍊、工作,1971年調進福建日報社,先在編輯部工業組、辦報辦公室、農業部、總編室當編輯,後到廈門記者站、泉州記者站任站長,2004年被評聘為高級記者。
已出版《討海集》(新聞作品選集)、《柯淵旋教授醫學生涯》等專著。研究李光地的一些學術論文,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分別刊登於《法學》、上海《文匯報》、《安徽史學》等報刊,並被國家清史編委會網上工程——中華文史網,和全球最大的數字圖書館——中國知網空間、廈門大學知識資源等高校網、以及一些著名網站所收錄轉載。在一些前輩的鼓勵、指導和摯友的幫助下,於壬辰年開始撥冗將幾十年來業餘收集的史料進行整理,匆促趕寫《李光地傳》出版,期待日後充實、修改、再版。

出版社介紹

中國文化出版社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綜合性出版機構,主要出版文化、藝術、教育、衛生、經濟管理類圖書和書畫、攝影作品集以及各類學術專著。該社前身是1936年成立於上海的中華文化書局,1938年遷入香港,1955年更名為香港文化出版社,1982年定名為中國文化出版社。在多年的發展中,經歷了不同的歷史階段,出版了上萬種圖書,業務範圍遍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中國文化出版社已成為一家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多元化文化出版機構。業務包括圖書編輯出版、書刊代理發行、文化學術交流等。附屬機構包括作家委員會、《思賢文學》雜誌社、《作家村》雜誌社、《藝術蟲》雜誌社、《藝術+》編輯部、《中華翰墨》編輯部等。本社國內特約編審處是中國文化出版社授權設定大陸地區唯一的代理機構,全權代理出版社在內地的圖書組稿、編審及出版業務,辦公地址在北京和天津地區。本社官方網站上公布的各地特約編審處是本社在各城市的特約代理機構,業務受國內特約編審處協調統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