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梢小卷蛾

杉梢小卷蛾

杉梢小卷蛾屬鱗翅目卷蛾科小卷蛾亞科,是專門危害嫩梢的害蟲。近幾年來,在平原湖區,隨著民眾性造杉面積的不斷擴大。

基本信息

杉梢小卷蛾

正文

鱗翅目(Lepidoptera)卷蛾科 (Torticidae)昆蟲。以幼蟲蛀入杉木嫩梢頂芽,造成多頭、無頭或偏冠等現象,並可使乾形扭曲,嚴重影響樹木生長和材質。
成蟲體長4.5~6.5毫米,翅展12~15毫米。觸角各節背面基部杏黃色,端部黑褐色。下唇須杏黃色,向前伸,第2節末端膨大,外側有褐色斑,末節略下垂。前翅深黑褐色,基部有兩條平行條斑,向外有X形條斑,沿外緣還有一條斑,在頂角和前緣處分三叉狀,條斑都是杏黃色,中間有銀條。後翅淺黑褐色,無斑紋。卵長0.5~1毫米,扁圓形,乳白色,後變淡黃色,孵化前變成黑褐色。幼蟲體長 8~10毫米。頭、前胸背板及肛上板棕褐色。身體紫紅褐色,每節中間有白色環。頭部側面有兩塊深色斑,一斑位於側單眼中間,另一斑位於其後方。蛹褐色,腹部各節背面有兩排刺,前一排較大,後一排較小(見圖)。分布於福建、江西、浙江、貴州、四川等杉木產區。每年發生代數因地而異,一般4~5代,以第2~3代為害最烈。以蛹在枯梢內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初羽化產卵。第1代幼蟲4月中旬至5月上旬出現,第2代幼蟲發生於5月下旬至6月上旬,第3代幼蟲從6月下旬至7月中旬為害最烈。第4代幼蟲8月上旬至9月中旬發生,第5代幼蟲則在9月下旬至11月上旬。由於發生遲早不同,且第2、3代幼蟲及蛹均有滯育現象,因此有明顯的世代重疊。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幼蟲化蛹越冬。成蟲集中在上午羽化,羽化後第二天傍晚交尾,隔天下午產卵。卵多產於新梢針葉背面主脈邊緣,平均產卵量60粒左右。幼蟲共6齡,初齡幼蟲取食嫩梢頂端嫩皮或葉肉,3齡後轉移並鑽入嫩梢為害。幼蟲一生為害2~3個梢頭,對10年生以下的杉木為害最烈。防治方法包括冬季剪除被害梢,對各代幼蟲2齡前或越冬代及第1代成蟲用敵百蟲粉、殺螟松防治,在4月上旬、5月下旬、 6月下旬多代產卵期釋放鬆毛蟲赤眼蜂、澳洲赤眼蜂,以及採取營造混交林的造林方法等。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