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山森林公署

朱雀山森林公署

朱雀山森林公署,隸屬於吉林市松花湖實林場,海拔817米,吉林市四大名山之一(龍潭山,白山,朱雀山,北山),距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松花湖僅2公里園內岩石塑性變形,造成連綿延續的褶皺山體勢挺拔,河谷眾多,公園內動植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7%,森林恢復幾近的原始狀態,是最典型的亞溫帶生態系統。最高的“冰河翠景區”,山頂名曰“冰晶頂”。沿途有原始森林、奇杉古松、冰川遺蹟、雲海奇觀、杜鵑林。


簡介

朱雀山森林公署朱雀山森林公署

朱雀山森林公署位於吉林省吉林市市區東南部隊,距市區8公里,占地面積5662公頃。海拔817米,山腳斷壁上有吉林省重點保護文物阿什哈達明代摩崖石刻。

朱雀山相傳是乾隆皇帝御封得名,1754年,清高宗皇帝愛新覺羅弘曆(乾隆)東巡吉林祭祖。遙見東南雲霧繚繞,紫氣升騰,於是沿江問欲,行至阿什哈達見峰峻岩奇,山勢岩然不俗,心感而發,開金口封贊,留名至今。朱雀山海拔817米,山勢陡峭,怪石嶙峋,樹木蔥蘢,風貌古樸。朱雀山俗稱“老母豬砬子”,東峰上有塊10多米長的豬形巨石,形似一頭老母豬,名為“魔豬石”,有5頭小石豬尾隨其後。如果站在松花江北岸遠遠望去,在山的輪廓線上酷似一頭豬正往山上狂奔。

朱雀山是一座石頭山,山上有山,石上有石,山勢巍峨陡峭,怪石嶙峋。由於千百年風雨剝蝕,山體層巒疊嶂,輪廓分明。石豬頭向山頂,尾巴向下,好像在行走,因此朱雀山又名“豬山”。

朱雀山

(圖)朱雀山朱雀山

朱雀山距離松花湖僅2公里,海拔817米,朱雀山山勢陡峭,怪石嶙峋,樹木蔥蘢,風貌古樸。東峰上有塊10多米長的豬形巨石,名為“魔豬石”,有5頭小石豬尾隨其後。石豬頭向山頂,尾巴向下,好像在行走,因此朱雀山又名“豬山”。山腳斷壁上有吉林省重點保護文物阿什哈達明代摩崖石刻。朱雀山森林公園隸屬於吉林市松花湖實驗林場,海拔817米,吉林市四大名山之一(龍潭山,白山,朱雀山,北山),距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松花湖僅2公里。
清乾隆東巡吉林時作的《磽跗吉林將軍署復得詩三首》中有兩句讚美吉林風景的詩惟妙惟肖:“城臨鏡水滄煙火,地接屏山綠樹頭”。其中“鏡水”即指松花江,“屏山”則指“左青龍(龍潭山),右白虎(小白山),前朱雀(朱雀山),後玄武(玄天嶺)。站在東峰下遙望峰頂,有一10多米長巨型豬形怪石作欲奔狀,5頭仔豬尾隨其後,石豬頭向山頂,尾巴向下,好像在行走,栩栩如生,可謂一座天然的石雕藝術。

朱雀山山腳斷壁上有吉林省重點保護文物--阿什哈達明代摩崖石刻。山上林木成蔭,嶙峋怪石遍布,其中東峰上有塊巨石,形狀象豬,取名為“魔豬石”,其後還有5頭小石豬跟隨,均是頭朝上,尾向下,呈行走樣,因此在清代初期,朱雀山曾被稱為“老母豬砬子”。

山體特徵

朱雀山山勢陡峭,怪石嶙峋,樹木蔥蘢,風貌古樸。朱雀山又名豬山。站在山下遙望山頂,有石豬在奔走,小豬尾隨其後,形象栩栩如生,可謂一座天然的石雕藝術。到朱雀山公園最主峰為刀尖峰,又名豬嘴砬子,其峰在群山掩映之中扶搖直上,臨江而立。站在山頂,極目遠眺,豐滿大壩依稀可見,山相抱,水相連,山清水秀,使遊人陶醉於自然之中。

乾隆題詩

乾隆東巡吉林時作的《磽跗吉林將軍署復得詩三首》中有兩句讚美吉林風景的詩惟妙惟肖:“城臨鏡水滄煙火,地接屏山綠樹頭”。其中“鏡水”即指松花江,“屏山”則指“左青龍(龍潭山),右白虎(小白山),前朱雀(朱雀山),後玄武(玄天嶺)。

特色景點

(圖)冰晶頂冰晶頂

冰晶頂
冰晶頂又名光頭山,位於朱雀國家森林公園最高處的“冰河翠景區”,海拔3015米,為太白山以東最高峰。

冰晶頂在秦嶺梁北側,距西安市74里,距鹹陽市75公里。其所在的朱雀國家森林公園屬自然保護區,總面積2621公頃,前山溝道開闊平坦,森林茂密,山環水繞、秀麗異常。後山峰巒層疊、山勢峻峭,孤峰入雲、岩石奇巧,瀑布潭間如飛龍串珠,無數奇崖怪石掩映在密林巨樹、奇花異木之中。沿途花溪素練,玉掛珠簾,金蟾待樵,大聖拜佛,冰山遺蹟巨石如海,高山草甸繁花點點,原始森林古樹蒼天,景色雄奇,幽靜古野。還有筆架山,聚仙山,高山草甸,原始森林,奇杉古松,第四紀冰川遺蹟等景觀。登上頂峰,群山疊嶂,蒼翠無涯,一覽眾山小。由冰晶頂--樺林灣——太平峪穿越路線是秦嶺經典穿越路線之一。

(圖)朱雀山森林公署朱雀山森林公署

菩提寺
朱雀山菩提寺,座落於聞名遐邇的松花江上游岸邊,朱雀山森林公園內。菩提寺位於朱雀山主峰尋夢峰的山坳處。此處四周林木茂密,祥雲繚繞,曾是朱雀山小觀音廟(俗稱石廟子)舊址。青磚碧瓦的菩提寺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遠遠望去,若隱若現恍如世外桃源,似在虛無飄渺中。
菩提寺依山勢呈二進階梯分布。有念佛堂、天王殿、僧僚房。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祖師殿等正在建設中。 菩提寺是一座比丘尼(女眾)寺院,常住僧眾共十幾位。主持是大東老和尚,已七十多高齡,知客師為佛璽師父,她們師徒倆人,是兩位專修淨業,立志求生西方極樂淨土的正修和尚。她們幾年來歷經千辛萬苦,帶領寺院僧眾將菩提寺建設的已初具規模。在建寺院的幾年裡,她們含辛茹苦,血汗交融,不惜一切代價建淨宗道場,其目的就是為所有正修的淨宗四眾弟子,建一處清淨的念佛道場。為大家提供良好的修學環境,以接引更多的眾生共結西方極樂之清淨法緣。

(圖)阿什哈達摩崖石刻阿什哈達摩崖石刻

阿什哈達摩崖石刻
在豐滿區朱雀山經濟開發區阿什村的懸崖上,有兩處摩崖石刻。據考證,此處摩崖石刻是迄今(2008年)為止吉林省內發現的唯一明代石刻,它是研究明代經略東北的重要歷史遺蹟,1961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阿什哈達為滿語,意為“一山忽然分為二”為斷崖峭壁之意。明朝建國之初,為加強對東北地區的統治,首先於洪武八年(1375年)成立了遼東都指揮使司,並廣設衛所,明永樂九年(1411)為有效管理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流域的女真等族,明成祖派太監亦失哈率千人乘大船到黑龍江下游東岸特林正式建立了管轄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行政機構奴爾乾都指揮使司。

這個碑文明確記載了劉清三次率軍來吉林造船和兼任造船總兵以及修建龍王廟,重建龍王廟的具體時間。 阿什哈達摩崖石刻距今(2008年)已近六百年的歷史,為保護這一古蹟,1984年,省、市、區文物部門在此地修建兩亭,分別冠名“摩崖閣”和“阿什亭”。在摩崖碑建立了展覽館。

旅遊景點

朱雀山森林公署花園
朱雀森林公園秦嶺屬區的一個脈系,是國家級森林遊覽區,共有五個遊覽風景點。最高的“冰河翠景區”,山頂名曰“冰晶頂”。沿途有原始森林、奇杉古松、冰川遺蹟、雲海奇觀、杜鵑林,來迴路程要八九個小時,只有探險的學生,或者比較專業的年輕人才專門登上此頂。

另外兩個是“秦嶺梁景區”,“蘆花河景區”,都在進山門不遠處,“文公廟”位於“蘆花河景區”內。一般便常的遊覽線圖是“龍潭子景區”,“奇秀峰景區”。從龍潭子上山到山頂,直接繞向奇秀峰景區。

朱雀山的18處景觀:魔豬痴想、石龜探海、玉兔奔月、雄師吼天......相傳都是因為八仙的蒞臨而成名的,據說很久很久以前,八仙雲遊到這裡,被這裡的風光所迷醉,他們將從天宮帶來的美酒倒在尋夢峰上的“仙釀池”中開懷暢飲,酒香招徠了山下眾多生靈,也想嘗嘗這美酒,八仙大怒,用法術定住了眾生靈,於是有了這18景觀。

風景觀賞

(圖)朱雀山森林公署朱雀山森林公署

朱雀山,山石奇形怪狀,有的像靈芝,有的如石林,有的恰似一對相互依偎的戀人,還有的儼然哪位仙師手執神劍笑指青天。山腰間有一座紅柱綠頂六角亭,全是用鐵管、鐵板焊制的,懸空在陡峭岩石上。名為望江亭,站在亭上遠眺前方,松花湖像面鏡子閃閃發光;豐滿大壩威嚴莊重;松花江似一條銀色的帶子牽糸著幢幢高樓,擁簇著美麗的江城。

最為險峻的是朱雀山的最高峰--尋夢峰。它像尖刀一般直插雲端,被稱為尖刀峰,通往峰頂的路要經過一條峽谷,有的路段僅一尺寬,兩邊是懸崖峭壁。一些遊客因為峰頂實在難攀,放棄了登頂峰,沒有能領略到山頂的風光。登上峰頂就如同在雲中飛行,耳邊山風作響,周圍雲霧迷濛。使人不由得發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嘆。在尋夢峰的石頭上,有一個雕鑿的“夢”字,不知何人何時所鑿。在這遠離塵器的山巔之上,追溯歷史懷想人生,如夢如幻,好一個尋夢之峰!

最佳旅遊季節

夏季,到朱雀山可享受爬山的樂趣。最主峰為刀尖峰,又名豬嘴砬子,其峰在群山掩映之中扶搖直上,臨江而立。站在山頂,極目遠眺,豐滿大壩依稀可見,山相抱,水相連,山情水意,使遊人陶醉於自然之中。

冬季,要到朱雀山盡享滑雪、坐馬爬犁、打雪橇的樂趣。北方冬天銀妝素裹,吉林霧淞天下聞名,每年冬季來臨,霧凇降臨山中,山上山下玉樹瓊花,美不勝收。公園內建有大型滑雪場,溫度適宜,雪質鬆軟。在這童話般的冰雪世界中,為遊人提供了各種冬季及雪上活動項目,實為滑雪勝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