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益

男,1932年11月12日出生於上海,籍貫浙江餘姚,漢族,中共黨員,1955年畢業於華東水利學院(現為河海大學)。

基本信息

人物履歷

曾任交通部第三航務工程局科學研究所代所長、總工程師、技術顧問。上海市水利學會第四屆理事兼學術委員會委員、上海申航地基新技術開發工程公司董事、全國水運工程標準技術委員會委員等職務。1960年被評為黑龍江省農業系統先進生產者。1985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8年底被授予成績優異的高級工程師(教授級高工),1993年10月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研究方向;樁基工程、粉煤灰填築技術。

主要研究成果

"松花江黃土崖子江道截彎取直河工模型試驗"、"北部引嫩的引水防沙上游江道整治河工模型試驗",1964年、1976年通過技術鑑定並獲獎;"連雲港廟嶺強夯擠淤試驗分析報告",1982年通過專家技術審定;"港口工程粉煤灰填築技術規程",1996年4月通過交通部專家組評審,認為本《規程》總體上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首次提出了震動液化判別公式的修正係數。主要論文有:《平原水庫護坡調查研究報告》,載於《黑龍江省水利學會論文集》1962年;《關於寶鋼成品碼頭港地、口門存在問題的探討》,載於《上海水利學會論文集》1987年;《混凝土就地灌注樁的國內外動態》,載於《港工技術與管理》1988年第4期;《對樁承受水平向荷載時的受力性能研究綜述》,載於《港工技術與管理》1989年第4期;《樁的沉樁工藝與承載力的時間效應》、《對靜、動測試承載能力的評價》、載於《中國建築學會1992年論文集(樁基礎專輯)》、《填築粉煤灰的液化,軟化現象》,載於《粉煤灰綜合利用》,1996年第1、2期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