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是濕的

未來是濕的

《未來是濕的》是2009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譯圖書,該書作者是克萊·舍基。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一位婦女丟掉了手機,但徵召了一群志願者將其從盜竊者手中奪回。一個旅客在乘坐飛機時領受惡劣服務,她通過自己的部落格發動了一場全民運動。在倫敦捷運爆炸案和印度洋海嘯中,公民們用可拍照手機提供了比攝影記者更完備的記錄。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是由管理甚少的參與者們撰寫的……

不論在何處,你都能看見人們走到一起彼此分享,共同工作,或是發起某種公共行動。一部集眾人之力的百科全書、一個丟失手機的傳奇,這些事情看上去似乎沒有什麼聯繫,但它們乃至更多事情的影響實際上有著共同的根基: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我們的交流工具支持群體對話與群體行動。聚集一群人並使之行動原本對資源有極高的要求,使得全世界範圍內的群體努力都被置於一種制度的壟斷之下。今天,全球分享與合作的工具終於交到了個體公民的手中。
如同印刷機放大了個人的頭腦,電話加強了雙向溝通,一系列新工具如即時通信、行動電話、網路日誌和維基百科也強化了群體交流。因為人類天生就擅長群體工作,所有能夠強化群體努力的東西終會改變社會。商業模式以一種令人頭暈目眩的速度被改變,更大的社會影響達到極為深刻的程度,以致我們無法認識。至今一個擁有筆記本電腦的人可以掀起一場顛覆10億美元產業的運動。
在本書中,克雷·舍基,一個新文化的最敏銳的觀察者,對此種社會革命的後果——無論是好是壞——給予了明晰而富有穿透力的解析,並思考了我們是誰,我們可以做什麼。

作者介紹

克萊·舍基(Clay Shirky),被譽為“網際網路革命最偉大的思考者”、“新文化最敏銳的觀察者”,從事有關網際網路的社會和經濟影響的寫作、教學與諮詢,特別關注社會網路和技術網路的交叉地帶。至今在紐約大學的互動電信項目中任教,其諮詢客戶包括諾基亞、寶潔、BBC、美國海軍和樂高公司等。多年來,在《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哈佛商業評論》、《連線》和《IEEE計算機》等報刊上發表文章,廣受讀者追捧,並經常在技術會議上充當主題演講者。

目錄

第1章 從一場“人肉搜尋”說開去
“人肉搜尋”不是有中國特色的專利。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一部丟失的手機,一個撿到別人手機不還的舉動,造就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全民網路大搜尋運動,甚至驚動了《紐約時報》、CNN和紐約警察局。多媒體手機、電子郵件、部落格、論壇……擁有了新技術和新工具,群體行動的力量如此之大,我們能做的遠不止找回一部丟失的手機。
關鍵字:原本的客群 群體行動 機構困境
第2章 分享是機構困境的解藥
“美人魚遊行”、“倫敦爆炸案”、“印度洋海嘯”、“泰國軍事政變”……Flickr網站上由用戶分享的照片永遠比傳統機構和媒體的照片更快、更多、更全。沒有事先組織,沒有報酬支付,沒有管理成本,Flickr網站所做的,不過是提供了聚合和分享的平台。隨著交易成本的降低,非機構性群體已經對傳統組織造成了深刻的挑戰。
關鍵字:科斯理論 交易成本 共享 合作 集體行動
第3章 這是“人人皆記”的時代
職業記者?職業編輯?職業攝影師?請別再使用這落伍的稱謂!當出版不再是一種稀缺資源,當媒體不再掌控機構特權,當大規模業餘化的旗幟被高高舉起,當社會性工具清除了公眾表達舊的障礙,當任何人在任意時間都可以發布任何事情,這就是一個“人人皆記”的時代。
關鍵字:專業人士 資源稀缺 大規模業餘化
第4章 先出版,後過濾的遊戲規則
在未來,到底是每個人都能出名15分鐘?還是每個人都會變成15個人眼中的名人?不管怎樣,在阿貓阿狗都能寫部落格、拍視頻的網路時代,名人還是會誕生,只不過遊戲規則變了。諸如部落格、論壇類的社會性媒體已經剷平了出版的門檻,卻也伴生著殘忍的經濟邏輯:有價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
關鍵字:用戶產生的內容 通信媒體 廣播媒體 實踐社區
第5章 當個性化動機遇上協同生產
維基百科的運營可不是招呼鄰里的牌桌,其龐大的規模堪比拉斯維加斯的大型賭場。為什麼不採用商業模式,維基百科還能成長得如此之快?為什麼沒有管理分工,維基百科也不會被胡言亂語充斥?為什麼沒有報酬,人們仍願意為維基百科做事情?在新的社會性工具的幫助下,人們能為了愛做出大事情。
關鍵字:協同生產 維基百科 冪律分布
第6章 集體行動給機構帶來的挑戰
1992年,《波士頓環球報》爆出天主教牧師波特對兒童實施性侵害的醜聞,最終主教勞把波特從一個教區調到另一個教區便草草收場。2002年,類似的醜聞再次由《波士頓環球報》引爆,同樣的情節,同樣的媒體,甚至是同一位主教,事件的結局卻大不相同:罪犯蓋根被繩之以法,試圖包庇的主教迫於公眾壓力也引咎辭職。正是社會性工具消除了集體行動的障礙,實現了信息共享,方便了人們改變世界。
關鍵字:集體行動 端到端的通信 群體形成
第7章 越來越快的行動能力
快閃族、恐怖分子、閃電戰、憤怒旅客和學生的維權行動、中東的激進分子……由於分享和協調的成本已經瓦解,這些原本互不協調的弱勢群體開始以更快的速度和更有效的方式共同工作,對抗強勢對手。現在實時的協調也將越多地取代事先的安排,群體行為的組織過程可以是隱形的,而結果立即可見。
關鍵字:共享的認識 實時協調 消費者軍團
第8章 社會性困境的解決之道
當你生病了,你的鄰居會幫你遛狗;當你忘帶錢了,櫃檯裡面那個人相信你會下次付錢給他,這種美好而單純的信任現在還會存在嗎?在一個社會交往日益複雜,而社會資本不斷衰減的時代,怎么才能讓參與變簡單?怎樣讓想法相同的人們擁有找到對方、聚集起來並互相合作的能力?網路化的組織所具備的韌性,一定是好事情嗎?
關鍵字:囚徒困境 未來的影子 社會資本
第9章 親愛的小世界
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這世界上的任何一個陌生人?這不是天方夜譚,我們就處在這樣一個小世界網路中。朋友的朋友式交往,讓社會關係網路呈現出一種先稠密,後疏鬆的聯結模式。而社會性工具的創新為這種模式提供了更加明確的支持和延伸。我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是你嗎?
關鍵字:六度分隔理論 小世界網路 團結型資本 橋接型資本
第10章 沒有代價的失敗
幾名開發人員,一些偶然的貢獻者,為什麼這些人搗騰出來的Linux系統能成功到搶下家大業大的微軟的半壁江山?因為Linux以微軟做不到的方式降低了發現並吸收好想法的門檻。它沒有員工,不進行投資,甚至不牽涉決策。它對於失敗出奇地寬容。開源並不降低失敗的可能性,它降低的是失敗的成本:它實際上免費收穫了失敗。
關鍵字:開源運動 適應度景觀 分散式探索
第11章 承諾、工具、協定
新的群體行動模式可以通過可信的承諾、適合於該任務的工具和易於接受的協定產生出來。承諾解決的是“為什麼”要參與的問題;工具解決的是“怎樣做”的問題,如何克服協調的困難;協定則確立了路上的規則:你可以預期得到什麼,以及群體期望你做什麼。
關鍵字:群體悖論 適合度 群體的智慧
結語
致謝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