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賊麻黃

木賊麻黃

直立小灌木,莖直立;葉褐色,大部合生;花近於卵圓形,花期6-7月;種子窄長卵圓形,種子8-9月成熟。產於北方部分省區。高達1米,木質莖粗長,直立,稀部分匍匐狀,基部徑達1-1.5厘米,中部莖枝一般徑3-4毫米;小枝細,徑約1毫米,節間短,長1-3.5厘米,多為1:5-2.5厘米,縱槽紋細淺不明顯,常被白粉呈藍綠色或灰綠色。它們與木賊麻黃的區別是:小枝極細,徑僅1毫米左右,雌球花苞片多為2對,最上一對常只1/3合生,主要分布於歐洲南部、中亞至喜馬拉雅山區。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木賊麻黃木賊麻黃

高達1米,木質莖粗長,直立,稀部分匍匐狀,基部徑達1-1.5厘米,中部莖枝一般徑3-4毫米;小枝細,徑約1毫米,節間短,長1-3.5厘米,多為1:5-2.5厘米,縱槽紋細淺不明顯,常被白粉呈藍綠色或灰綠色。

葉2裂,長1.5-2毫米,褐色,大部合生,上部約1/4分離,裂片短三角形,先端鈍。

雄球花單生或3-4個集生於節上,無梗或開花時有短梗,卵圓形或窄卵圓形,長3-4毫米,寬2-3毫米,苞片3-4對,基部約1/3合生,假花被近圓形,雄蕊6-8,花絲全部合生,微外露,花葯2室,稀3室;雌球花常2個對生於節上,窄卵圓形或窄菱形,苞片3對,菱形或卵狀菱形,最上一對苞片約2/3合生,雌花1-2,珠被管長達2毫米,稍彎曲。雌球花成熟時肉質紅色,長卵圓形或卵圓形,長8-10毫米,徑4-5毫米,具短梗;種子通常1粒,窄長卵圓形,長約7毫米,徑2.5-3毫米, 頂端窄縮成頸柱狀,基部漸窄圓,具明顯的點狀種臍與種阜。

木賊麻黃木賊麻黃

本種的木質莖較高大,在外形上與樹狀麻黃E. procera Fisch. et Mey.及南歐麻黃E. nebrodensis Tineo極為相似,在分類工作中因之也常有合併、分開及誤定的情況。後二者也常被認為是一種。它們與木賊麻黃的區別是:小枝極細,徑僅1毫米左右,雌球花苞片多為2對,最上一對常只1/3合生,主要分布於歐洲南部、中亞至喜馬拉雅山區。在我國現時所見的標本都是木賊麻黃,西藏南部究竟有無上述二種,尚待進一步調查。

產地分布

木賊麻黃木賊麻黃

產於河北、山西、內蒙古、陝西西部、甘肅及新疆等省區。生於乾旱地區的山脊、山頂及岩壁等處。蒙古、蘇聯也有分布。

產於我國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四川、青海、新疆等地。

生長習性

喜光,性強健,耐寒,畏熱;喜生於乾旱的山地及溝崖邊;忌濕,深根性,根櫱性強。可作岩石園、乾旱地綠化用。

用途

園林用途

性強健耐寒,喜生於乾旱山地及溝岸邊,可作乾旱地綠化植物

藥用

為重要的藥用植物,生物鹼的含量較其他種類為高,為提制麻黃鹼的重要原料。

所含麻黃素比之草麻黃多,亦為藥用植物,有鎮咳、止喘及發汗等藥效。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草有小毒。

醫藥

《藥典》,《藏標》。【藏藥】策敦:莖用於風寒感冒,風寒咳嗽,氣喘,水腫,支氣管哮喘《藏標》。才敦木:地上部分用於血熱症,心熱,肝熱,脾熱及其新舊熱症,感冒,月經過多,腫瘤,外傷出血《藏本草》。策敦木:地上部分主治騷熱病,肝熱病,脾熱病,陳舊熱病,痹症,衄血,外傷出血《中國藏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