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樓晚景

望海樓晚景

《望海樓晚景》是由宋朝詩人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

望海樓晚景

【原文】


 
海上濤頭一線來,樓前相顧雪成堆。
從今潮上君須上,更看銀山二十回。
 
橫風吹雨入樓斜,壯觀應須好句夸。
雨過潮平江海碧,電光時掣紫金蛇。
 
青山斷處塔層層,隔岸人家喚欲應。
江上秋風晚來急,為傳鐘鼓到西興。
 
樓下誰家燒夜香,玉笙哀怨弄初涼。
臨風有客吟秋扇,拜月無人見晚妝。
 
沙河燈火照山紅,歌鼓喧喧笑語中。
為問少年心在否,角巾欹側鬢如蓬。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嘉佑二午(1057)進士,任福昌縣主簿、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節度判官,召直史館。神宗元豐二年(1079)知湖州時,以訕謗系御史台獄,三年貶黃州團練使,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後量移諸州。哲宗元佑元年(1086)還朝,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九年,又被劾奏譏斥先朝,遠貶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歸,卒於常州。著有《東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注釋】

望海樓:望潮樓,在杭州鳳凰山上。
西興:西陵,在杭州對江蕭山縣境內,相傳為越國范蠡屯兵之處。

【導讀】

蘇軾《答范夢得書》:“某旬日來,被差本州島監試,得閒二十餘日,在中和堂望海樓閒坐,漸覺快適,有詩數首寄去,以發一笑。”所指即這一組詩,此選第一首。此詩描繪錢塘潮的壯觀景象,氣勢逼人。“海上濤頭一線來,樓前指顧雪成堆”將海潮洶湧迅疾的狀態,描摹 得十分生動逼真。以“雪”喻浪花,以“銀山”喻潮頭,使人想起作者《念奴嬌•赤壁懷古》 中的“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幾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