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房出租

有房出租

《有房出租》最經典的是其角色設定,8個演員都非一線花旦小生,但他們的演繹都入型入格,好像戲中人,看戲就猶如看你我身邊發生的親情、友情、愛情、兄弟情……在香港社會中最缺失的社會人倫與親情味,這樣東西在這部劇中被找回了。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劇名:《有房出租》
集數:13集,已播放13集
首播:2009年10月11日

地區

中國香港

播映日期

2009年10月11日起,逢星期日晚上7時於無線電視翡翠台播映,香港電台網上廣播站同步直播及提供節目重溫。

主要演員

姜大衛飾 李林林唐寧飾 Doris
官恩娜飾 阿Bee
劉家輝飾 吳奚海俊傑 飾 施義豪
韋家雄 飾 袁總
周柏豪飾 程朗
Bitto 飾 阿星
陳爽冰冰

租客介紹

《有房出租》最經典的是其角色設定,8個演員都非一線花旦小生,但他們的演繹都入型入格,好像戲中人,看戲就猶如看你我身邊發生的親情、友情、愛情、兄弟情……在香港社會中最缺失的社會人倫與親情味,這樣東西在這部劇中被找回了。
街頭戰士程朗(周柏豪飾)
編導詮釋:“程朗這個人物是我們覺得挺有突破的,你看下無線、亞視,那一班年輕人那種型格設定是Out的,你看現在街頭年輕人,我們設定的程朗就是皇后碼頭那幫年輕人,他是最潮的那班新生代,對香港有感情,用他的方法去表達他自己的東西。
破產蠱惑施義豪“CEO”(海俊傑飾)
海俊傑:“我本人完全一點都不CEO,我不炒股票不賭錢,但是CEO就是一個很典型的香港人,為此我做了許多功課,我要令我說出的每句對白都可信。從第一集頭兩三個鏡頭起,我就知道這角色很古怪,這個人原來要用這么誇張的手法,用認真的手法去講我不笑你笑的那種。後來越拍就越得意,拍著拍著他就像個卡通人物,很搞笑,但也很諷刺。
房主李林林(姜大衛飾)
姜大衛:“我的角色叫李林林,其實是把我自己老婆擺上台玩,她叫李琳琳嘛,真的非常有趣。這個設計是導演、編劇想的,因為一出來就將喜劇訊息帶出來,這部劇第一個鏡頭就是我打著高爾夫自我介紹:‘My name is Lam lam Li!’老婆看到怎樣?都OK,她問我收回一些著作權費而已(笑)。”
吳奚道士(劉家輝飾)
編導:“我們想玩他‘唔系’道士,編劇也有麻煩的地方,就是電視節目不能太過宣傳宗教和迷信的東西,所以玩了諧音概念。”
回流廠家袁總(韋家雄飾)
在內地做生意失敗、回流香港做保全的商人,說話夾雜著半粵語半國語,讓人十分噴飯。
南亞地盤工阿星(Bitto飾)
阿星專門有一集,講述香港人對南亞勞工的歧視,這個角色的最大用處就是幫房客們執頭執尾。他自改中文名叫“劉青雲”,但全屋上下沒人知曉,對他視作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阿四”。
啤酒妹阿Bee(官恩娜飾)
官恩娜這個角色也是香港時下O靚模、O靚妹的一個引喻,她貪圖住中環星探多,夢想一天被發掘,一夜走紅。
回流表妹Doris(唐寧飾)
唐寧的角色同樣是香港頗具代表性的一種年輕人,他們浸過少少鹹水,卻胸無點墨,回流香港只圖找份好工,賺到快錢就走。

劇情簡介

和諧社會,由呢間屋開始
話說中環嘉鹹街舊唐樓“有房出租”,一名英國回流女子和年青貌美啤酒妹分別遷入,從而揭開一班來自五湖四海“騎呢”住客的面紗:落難英國紳士、無沙紙但有學識的長者、大陸回流管理層、古惑“破產”天王、有理想的年青街頭戰士、香港長大的南亞裔地產工人……各有落難原因,並懷著不同目的入住這地方,但各人目標一致,期望一朝“龍穿鳳”,就在你與我、我與他的利益矛盾下,每天在舊唐樓上演連場精彩人生好戲:親情、友情、愛情、兄弟情、愛國情等戲碼。
8名“騎呢”住客帶出各種社會問題,市區重建、三失青年、種族歧視、年青人的際遇、投訴城市、新中港婚姻、壓力、欠債、大陸化、老齡化、健康、前途……13集時事劇描述這班寄居蟹貪圖“假假口地都住在中環”的虛名,以輕喜形式去道出林林總總的社會問題和衝突。

主題曲

:《最後晚餐》
主唱:謝安琪
作曲:英師傅
填詞:周博賢
火焰劇斗冷的水 但釋出水蒸氣
橙撞綠刺眼色水 卻有錯體的美
嘉鹹橫街中大宅門裡 百態混聚
共冶出生趣
可惜這天須分手 拆夥晚餐是最後
一些過去悲歡協奏 亦到盡頭
離別時人越念舊 期望能停住沙漏
偏偏世界急速變奏 什麼都給這巨輪沒收
爭辯後各見所想 危機中體恤增長
災難後更見分享 妥協錯中滋養
當情懷堆積極用時間 進化論下
尚有空間嗎
這天最終須分手 拆夥晚餐是最後
一些過去悲歡協奏 亦到盡頭
離別時人越念舊 期望能停住沙漏
可惜世界急速變奏 什麼都給這巨輪沒收
建設推進著行走 沒法逆流
拆卸中破壞情感的扣
免不了最終分手 拆夥晚餐是最後
一些過去悲歡協奏 亦到盡頭
離別時人越念舊 期望能停住沙漏
可惜世界急速變奏 什麼都給這巨輪沒收
新廈在這裡築起 舊的區新標記
窗內外耗費不菲 卻再也找不到我共你

分集劇情

分集查詢 收起查詢
  • 1集
  • 2集
  • 3集
  • 4集
  • 5集
  • 6集
  • 7集
  • 8集
  • 9集
  • 10集
  • 11集
  • 12集
  • 13集
  • 第1集 變、變、變、生命力 播出時間:2009-10-11
    落難紳士李林林收到市區重建局的通知,他位於中環嘉鹹街擁有半層業權的唐樓終於收購有望,但卻被擁有另外半層樓業權的表外甥吳奚道士反對。同屋來自五湖四海的住客對收樓反應不一,經破產人仕施義豪大力遊說,大部份人都以為搬遷賠償有望,甚至乎有機會提早上公屋,但社工程朗力排眾議,支持道士保育這個在中環稀有的道場,謂市區重建不能罔顧居民原有的生活配套與及社區文化特色。更指出市區重建往往只改善了居住條件,而社區居住質素;如睦鄰關係、社區多元網路,卻很多時會因舊社區推土式的消失、原居民的遷散,而急劇下降。
    與此同時,李林林在英國的女兒多多忽然抵港,硬要入住屋內僅餘的一間房與啤酒妹阿Be同住,眾人更聯手設局以媒介的力量大石壓死蟹,迫李林林放棄接受收購。當鏡頭對準李林林之時,李林林忽然患上“媒介亢奮症”,娓娓道出這半層樓的歷史故事,及自己封塵已久的美好童年往事。原來要保育的,是個人回憶,當中亦包含著集體的回憶。故事背後,原來是通知書只不過是初步居民諮詢而已。收樓之事在這屋內泛起的漣漪,來得快時,消失得也快。各人甫自又回到他們同一屋檐下的生活。
  • 第2集 人浮於事 播出時間:2009-10-18
    Doris(唐寧飾)欠下一身錢債兼情債,由英國逃回香港,避居於落難紳士父親李林林(姜大衛飾)的半層樓、半間房,與啤酒妹阿Bee(官恩娜飾)同住。但李林林不賣女兒賬,一於“租要收,錢要俾”。一日,英國前夫來電追債,追稅、追保險費兼房租,不容Doris甩身,一走了之。Doris一窮二白,正陷入所謂三失青年“失業、失戀、失學”的階段,差點被迫得瘋狂。
    雖有燃眉之急,但一時間還是無計可施,為解長貧之苦,Doris抖擻精神,努力找尋工作。市道剛有起色,攤開報紙甚么三大經濟支柱:金融、物流、旅遊的職位仍付之闕如;特首所說要發展的六大產業:教育、醫療、創新科技、檢測認證、環保和文化創意又未到位。
    一眾房客力勸Doris應舍遠圖近,取易不取難,由低做起。各人還提出香港真正的新三大經濟支柱是美容減肥、補習和保全。但Doris自恃留學外國,應是精英一族,心高氣傲,對別人之見,不屑一顧,決定毛遂自薦,結果碰得焦頭爛額。
  • 第3集 星閃閃 播出時間:2009-10-25
    一日,阿星(Bitto飾)失蹤了,但全屋人都不以為然,直至便衣探員(蔣志光飾)上門,調查有關Muhindepaul Singh的背景,並懷疑他與一宗案件有關,才察覺阿星真的不見了。
    查問過情中,大家都說認識阿星,且關係也不錯,但偏偏就連他的名字也說不出;更甚是阿星到底是印度人還是巴基斯坦人都搞混了,其他就更不用說,活脫脫將香港是一個尊重多元文化的社會的假象打破。探員空手而回,心感不悅,更懷疑眾人在刻意隱瞞。
    大家開始議論紛紛,施義豪(海俊傑飾)直說早知南亞人士不是善類,自己處處提防;而李林林(姜大衛飾)試圖分析外族在港的情勢,提出“外勞國家”等歧視色彩甚濃的言論。冷言冷語下,電視新聞播出一名南亞人士被警射殺的新聞,“我們真的歧視外來人嗎?”這句話直搗各人心底,眾人無言,阿Bee(官恩娜飾)忍不住哭了出來。一件事令他們重新反省、關心身邊的人,無論他來自何方。香港從來都是一個華洋雜處之地。
    夜靜三更,各人輾轉反側,Doris(唐寧飾)想起自己寄居異鄉的種種;袁總(韋家雄飾)訴說在內地被叫“港燦”,在港被叫“大陸仔”的苦況;程朗(周柏豪飾)則對阿星的遭遇深感不值,決定到警局查明真相;惟獨施義豪卻用阿星的手提電腦上網玩樂,但一個黑影突然出現,差點讓他嚇破了膽。
  • 第4集 住有所居 播出時間:2009-11-01
    香港樓價長期高企!窮人一生買樓無望,住屋租金昂貴,輪侯公屋又不知等到何年何日。有能力置業的,又要天天看著銀行息口,又怕樓市下跌自己變成負資產,每日提心弔膽,擔心的都是自己的“安樂窩”。總之,香港人日日辛勞工作,為的只是一個瓦遮頭。
    一天李林林(姜大衛飾)看到報紙頭條,發現籠屋尺價貴過豪宅,心存貪念的李林林於是決定大幅加租百分之五十。各租客怨聲載道,程朗(周柏豪飾)帶頭抗爭,把李林林與“無良地產商”一樣視之為“頭號敵人”!而且決定露宿街頭,抗爭到底!
    所謂“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施義豪(海俊傑飾)發揮港人“執生”精神,提議利用屋內空間搞生意,賺租金!一時間,中環唐樓變成補習社、瑜珈學校、私房餐廳、宇宙能量治療學校..各行各業,包羅萬有!阿 Bee(官恩娜飾)還將唐樓租予電影公司拍攝槍戰場面,換取一個出鏡機會!槍林彈雨,李林林心愛的酒櫃不幸被流彈所傷,一怒之下,將阿Bee趕走,更勒令未得同意,不得於屋內進行任何商業活動。
    本住在同一屋檐下,一屋八伙生活愉快。加租一事令身為業主的李林林亦有所頓悟,明白金錢並非萬能,難能可貴的是同屋共住,守望相助。最後決定收回成命,租金照舊,人物依然。可是,香港究竟又有幾多個像李林林般的業主?
  • 第5集 《程朗的交叉點》
    第四代香港年青人對自己在社會的角色及機會的看法;社會發展愈成熟,社會階層愈鞏固,沒有父蔭悉心栽培成長、百般武藝旁身的青年,向上爬改變命運的機會變得愈來愈渺茫。
    程朗( 周柏豪飾) 一句話直接了當表達了他們的心聲:“唔系你俾我叻,只系環境和社會令我呢D 窮人難以脫貧,唔系我俾你差,只系貧窮既環境削弱咗我既競爭能力。”香港所謂的“不干預政策”只系令到一些有資源、有政治權力、有錢的人不斷不斷向上爬,而窮人卻很難爬上去,社會的機制沒有公平競爭,沒有平等的機會讓窮人起步,只系令窮人永遠系低下層。程朗不甘、不滿,亦是四出街頭抗爭的原因,他深信只有建制的改變,像他這樣沒父蔭網路保護的一代才有翻身機會。
    一次巧合的情況下,程朗與啤酒女阿Bee( 官恩娜飾) 發生了一夜情。與程朗想法背道而馳的阿Bee ,認為終極改變命運,脫離赤貧的唯一出路,就是嫁個有錢人,而她身邊正有一位富豪第二代( 張繼聰飾) 與她十分要好。程朗與啤酒女阿Bee 二人關係出現極大的予盾,男的要改革社會,女的卻要儘快要加入上流社會。
    各位房東、房客也加入戰圈討論;是我們憎人富貴厭人貧嗎?是我們不夠努力嗎?是我們社會已經嚴重傾斜了嗎?靠“搏”的香港精神還受用嗎?
  • 第6集 《埋怨之城》
    文藝復興大師米高安哲奴( Michelangelo ) 塑造的大衛像圖片,曾被影視處評為二級不雅,最終雖被推翻,卻使人反思我們的社會為何會變得如比反智。源頭實情是我們已濫用了投訴這把刀子。一把刀,可以救人,亦可殺人於無形。
    我們愛投訴,我們也怕投訴。於是,投訴成為聖旨,很多荒謬反智的投訴,我們也唯命是從去“改善”它。近日,大澳兩個盡責社工也因別的機構投訴,說他們令大澳這個小社區不“和諧”,終也難逃離職的命運。
    大有大投訴,小有小投訴。一間屋內、樓上樓下的投訴,分分鐘可以去到各個大小不同的政府部門來給你處理。
    阿力(李力持飾) 飛發佬三父子搬進李林林( 姜大衛飾) 樓下,隨之而來的便是不斷埋怨和投訴;投訴有人?錯鍾摸錯門口、投訴有人頭髮碎飛上樓。於是,警方、環保處、食環處、海關通通摸上門處理處理。以為飛發佬三父子賠禮謝罪了事攞了著數,實情是阿力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上門努力發掘投訴。好一個惡性循環!
    只有埋怨和投訴,永不付出與關懷的社會還會和諧嗎?投訴文化不知何時成為了生活一個主要組成部份。我們慢慢失去了溝通能力似的,本來可以直接溝通解決的,我們卻交給“投訴”替我們解決,最後,“投訴社會”變成了“退步卸責社會”。
  • 第7集 《中港分因》
    在現行制度下,國內人跟香港人結婚後不能即時來港,取得行街紙後也不能找工作,而“中國速度”也使鄰近城市迅速發展起來,兩地生活條件差異拉得近了,國內太太申請來港的意欲也消減不少,分隔兩地的婚姻問題成為普遍現象。
    中港交往頻繁,加上現實的供求傾斜,多年在港找不到對象的港男,順水推舟便娶了箇中國老婆,袁總和他的太太便是其中一對。兩人結合,文化背景、經濟等差異,衍生了許多問題。冰冰說:“是你要我現代化的。如今我習慣了城市生活,難道你要我回去耕田嗎?”這也是中國發展的一個側寫。一個餓壞了的人,你叫他慢著吃,說七成飽才是健康之道,他一定以為你要把食物拿走。
    金融海嘯下,港人的身家大縮水,港人還好意思叫國內的老婆“等著他回來嗎?”國內太太已沒有回頭路可走。袁總和冰冰在正式離婚前替冰冰先取得單程證,讓她可以繼續做中港貿易。兩人的表白正好道出:現實是無情的,卻不是人本身無情無義。
  • 第8集 低處不勝寒
    政府正進行最低工資立法程式,社會各界爭論不已,大屋裡八個人也懷著不同心情,不同意見,據統計2008 年保全員的平均時薪只有24 元,而清潔工時薪只有22 元,而月入低過4000 元人士占勞動人口大約8% ,這算是高,是合理,還是低呢?
    一天,眾人卻埋怨星弄的餸菜太少太差,阿星(Bitto 飾) 則認為一伙食費太低,要有“最低一伙食費”。而程朗( 周柏豪飾) 為連鎖快餐店當“快快送”外賣員,不幸遇到交通意外受傷,揭發“快快送”外賣員工根本沒任何保障,時薪低又沒保險,程朗於是參加“爭取最低工資大遊行”。
    另方面袁總( 韋家雄飾) 工作的護衛公司,由三更制轉或二更制,袁總每天工作十二小時,辛苦不已,而時薪也少了,袁總貧困不堪。但袁卻反對最低工資,怕自己年紀大學歷高,擔心立法後連保全員的工作也失去。阿Bee( 官恩娜飾) 的賣啤酒工作原本底薪已很低,但僱主卻迫她轉為自僱人士,令阿Bee 收入大減。 Doris( 唐寧飾) 的餐廳迫加長工時,朝七晚十一,人工卻沒得加。四人真是窮人斗窮人。而CEO( 海俊傑飾) 例牌撥冷水,以大商家自居,反對最低工資立法,說什麼自由經濟論,政府不可干涉。
    李林林( 姜大衛飾) 指出每個人要先問問自己是不是無何代替的,如果人工太高就無競爭力,但系貧富懸殊問題又越來越嚴重,要從中取個合理又平衡的做法十分困難,最低工資的界線要設在那?
  • 第9集 能窮不能病
    李林林( 姜大衛飾) 懷疑身患絕症,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痛苦,其痛苦不止於病患之苦,在整個求醫過程中,李林林明白到普羅大眾之苦,於公立醫療體系內,最大的感受只要一個字便可以概括- 就是一個“等”字。自視甚高的李林林又如何忍受此等對待,唯有付出更多的醫療費去私家診所求診,以金錢買時間及“尊貴”的服務。可是,他卻遇上無良醫生,不是最關心病人的健康,反而是最關心病人有沒有購買醫療保險。要等候各種化驗結果,李林林憂心忡忡的回家。
    當李林林以為一屋人都十分關心他的病情而有點安慰的時候,施義豪( 海俊傑飾) 已經為他準備了幾份保險計畫書,等待李林林簽字。 Doris( 唐寧飾) 過去曾深受索償醫療保險之苦,乘機大吐過往的不快經歷。
    雖然,最後只是虛驚一場,李林林沒有患上絕症,但他的經歷不禁令人思考一個問題- 政府揚言要改善醫療制度的時候,不可只著眼於解決金錢數字上的問題,而是要真正改善醫療服務,去救治貧苦大眾,而不是“施捨”。香港的醫療津貼,讓社會各階層於健康醫療上有一定的保障,假若什麼“醫療融資”、“自願保險儲蓄計畫”的推行,令我們失去了這個應有的福利,昂貴的醫療費用,對於普羅大眾及長期病患者會是一個極沉重的負擔,到時候真是只“可窮不可病”了。
  • 第10集 欠債還錢
    迷債爆煲,令人人仿如醒覺,投資可升可跌,人人識講,可有多少人能明白呢?一天,收數佬上門,眾人慌忙躲避,原來眾人各自都有欠債、卡數、借朋友的數、孖展數、雷曼數、美容券的數、分期付款的數、麻雀數. . .. 形形式式、總之人人都有債–所以眾人一見收數佬都躲。
    一個疑似考古教授( 李龍基飾) 到訪道場,發現一件疑似古董稀世奇珍,又說道場好有歷史價值,比美皇后碼頭,一番似是疑非的說話令吳奚( 劉家輝飾) 信以為真, CEO( 海俊傑飾) 慫恿吳奚將道場以文化遺產包裝,然後發私人債卷,既可名正言順保護道場,又可以賺錢,於是CEO 大力吹牛,先向屋內各人埋手集資,再向街坊( 朱咪咪飾) 推銷。
    各人其實都本來已經欠債累累,但人總有貪婪之心,一瞬刻,一屋人又為買道場債券借來借去,神神秘秘地弄到亂七八糟!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 市場可以因一個傳言暴升,亦可因一個謠言急瀉!”這天考古教授又到訪道場,指出那只是翻版A 貨古董。晴天霹靂!道場價值直插到谷底,一文不值!眾人向CEO 追討, CEO 卻以自已是中介人的身份卸責,又說眾人是專業投資者,冇得賠。
    最終吳奚把本金還給眾苦主,並指出並沒有如雷曼般去作高風險投資。李林林( 姜大衛飾) 指眾人不理解市場投資市埸,只想不勞而獲,沒常識的發達夢永遠只是一場空。
  • 第11集 天下無壓
    近些年新聞行業引入市場運營機制,不少媒體淪為收視率、點擊率、轉載率、閱讀率的俘虜。激烈競爭之下,假新聞的炮製亦有愈演愈烈之風。一則不負責任的獵奇報導,一經都市紙媒發端,再經網路層層發酵,令炒作新聞不斷,這改變市民對世界的認知,亦動搖了社會的誠信體系。作為社會公義的最後守望者,當閉門炮製、捕風捉影、斷章取義,成為媒體的日常習慣,終究是行業之恥,亦是社會的不幸。
    從前阮玲玉說: “人言可畏!”現在是“傳媒可畏!”話說李林林到砵蘭街買水龍頭,卻巧合地遇到從樓梯口出來的阿Bee ,又碰上記者採訪,電視訪問片段爆光後,三件巧合令李及阿Bee 變成嫖客與緩交的身份,片段更被放上網,點擊率打入十大,引起一場大風波。
    事件吸引各大傳媒爭相採訪這百年大宅,誓要揭破這一屋八口的神秘面紗。 “輿論壓力像一把利刀”,跟阮玲玉一樣,李和Bee 被迫得透不過氣。雜誌圖文並茂,有說“一屋流浪漢”,有說“一門八口春色無邊”,有說“一屋孤寡等待救援” .... 總之變成城中熱話,記者狗仔隊不斷上門採訪,大屋內人人自危。
    狗仔隊追訪家裡各人,令各人杯弓蛇影,壓力大增!終於大家一齊相討如何面對這些傳媒壞份子,決定攪一天“開放日”兼“無傳媒日”,但對任何事及題目不作回應,最終眾記者被這班悶蛋悶走了,大屋又回復接收泛濫及不盡不實的資訊時代。
    人不可和傳媒隔絕,但傳媒教育也是時候上場了。
  • 第12集 雞士65大壽
    雞士65 大壽,資產超額,未能拿生果金( 普通高齡津貼) ,但仍然大喜,拿著長者咭盡情享用所有長者優惠;星期日,兩蚊搭巴士游元朗、得閒無事免費去海洋公園探盈盈樂樂,半價去睇足球…
    一日,遇上無兒無女單身老街坊,講述原來有層舊樓才是老來過唔到世的包袱,一來無錢修輯、二來又捨不得賣,賣了一樣要付貴租,到老本吃盡,才能通過資產審查申請綜援、上樓。原來身無分文才能無後顧之憂,政府真是“見死才救”!
    雞士見香油錢日少,又無積蓄,把心一橫,還是趁早放下,將半層樓轉名交回林林,儘快於三年後拿個一窮二白的綜援身份,排隊上單身人士宿舍。
    原來雞士還有一個心理關口要過:要廿年來不見的忤逆兒子簽不再供養父母的“衰仔紙”後,才能去申請單身人士宿舍“安享晚年”。兒子反對,要雞士補嘗供養父母免稅額的捐失才免強接受…
  • 第13集 你冇得揀
    市道差,市民怨氣衝天。今回程朗( 周柏豪飾) 連散工也冇得撈,程朗認為問題是市民對政府失去信心,導致政府為市民所做的一切都枉然。他認為,唯一出路是普選一個有公信力的政府,讓社會走向民主。大家先要有得揀,才真正的可以同坐一條船。
    程朗在網上發起了一個“燈膽自己揀”大行動,集結民眾力量去圍堵禮賓府,表達民主訴求。過程中,屋內各人對民主的了解、態度不同,儘是香港人的縮影。程朗認為,如果有雙普選,政府的認受性、威信自然高,所有民生決定自然可以反映到各方市民的意願,才不會一面倒傾斜,偏幫地產發展商,才不會商人冶港,導至貧富懸殊惡化。民主路走了廿年,走了多遠?
    當程朗向記者宣布“燈膽自己揀”大行動時,程朗突然啞了,對政府有關的批評再也說不下去,如中了毒一樣。疑似白色恐布接踵而來…李林林收到神秘世交的來電,突然封嘴,對抗爭到底投中立票。 CEO 是保皇派,他反駁,民主路要順著走,再反只會弄巧反拙!而且,沒有普選並不代表沒有反眏民意,香港不是天天民調,日日顧問研究嗎?巴士班次民調、捷運站出口選址顧問研究、買衫買鞋生活質素指標、廢紙爛鐵貧窮警界線等等。我們的社會已經非常“港式民主”吧!一家八口眾說紛紜,程朗的理念是否最終又在民主路上打一個白鴿轉呢?
1-10集 11-13集 查看全部劇情 分頁查看劇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