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誰說話

替誰說話

日前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記者趕赴鄭州採訪主管信訪工作的市規劃局副局長逯軍時,這位副局長竟質問記者:“你是準備替黨說話,還是準備替老百姓說話?”的問話,遭致網友的熱議,一時間“替誰說話”成為網路熱詞,被網上稱為“最牛的一句話”。

(圖)替誰說話替誰說話

事情起源

河南鄭州市須水鎮西崗村原本被劃撥為建設經濟適用房的土地上,竟然被開發商建起了12幢連體別墅和兩幢樓中樓。日前,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記者趕赴鄭州採訪主管信訪工作的市規劃局副局長逯軍時,這位副局長竟質問記者:“你是準備替黨說話,還是準備替老百姓說話?”此言一出,“替誰說話”的逯軍副局長便引來一片聲討。有的網民直接反問逯軍副局長是在替誰說話,有的直指其黨性原則不強,才說出如此帶有明顯政治錯誤傾向的話來,有網友評價“見過雷的,見過牛的,還真沒見過雷死牛的。”

剖析原因

逯軍副局長的話之所以讓人感到能“雷死牛”,是因為如果仔細分析下去,他的言外之意就是黨和老百姓的關係是對立的,替黨說話了就不能替老百姓說話。其實這是一個早已被批駁透了的偽命題,其根源還是基於受西方新聞理

(圖)替誰說話市規劃局副局長逯軍

論影響的所謂的新聞的“人民性”原則和所謂的新聞“人性論”。可見曾長期在市委工作的逯軍副局長豈是胸無點墨不無學術之輩,也絕非口風不嚴,信口開河,而且還是頗有“理論”功底的。他提出的“替誰說話”問題還真是一個大問題。現實當中倒底還有多少逯軍副局長這樣持西方理論觀點“為民執政”的公務員?更值得我們引起高度關注。

當中國選擇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之時,就決定了中國的新聞觀必然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而新聞的黨性原則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核心。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並沒有自已的特殊利益。黨的利益從根本上是和人民民眾的利益是一致的。從此種意義上講,根本不存在“替誰說話”的問題。因為替老百姓說話也就是替黨說話,說了黨的話也就說了老百姓的話。勿庸諱言,我們的黨員領導幹部隊伍中的確還有一部分人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作風比較明顯,他們的一些作法的確與人民民眾的要求相差很遠,但他們的存在並不能影響黨作為最廣大人民民眾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的身份性質的改變,他們並不能代表具有七千萬黨員的黨。正如有的網友指出的,不能讓黨為這些不良官員背黑鍋。

草根聲音

由於網路的普及,為每一個人表達自已不同聲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我們也常常聽到一些“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專家學者的雷人語錄,也常常聽到一些官員的匪夷所思的奇談怪論,但當他們語出驚人之際,總能聽到更多的代表“草根”的聲音給他們指正、糾偏。令人欣慰的是,我們這些“草根”聲音與我們社會主義社會應當具有的主流聲音是那樣的高度融合。從這個意義上講,“草根”聲音就代表了人民民眾的聲音,也就代表了黨的聲音。“草根”聲音既是在為老百姓說話,也是在說黨的話。倒是那些自認為代表黨和政府的逯軍副局長們不知在替誰說話,那些早已成為特定利益集團代言人的所謂“專家學者”們還在假裝替百姓說話。

目前我們還應當清醒地看到現實當中的確存在著不同的利益階層。由此,我們的每一個新聞媒體工作者,每一個有話語權的專家學者,每一個有話語權的領導幹部的確都應當很好地回答一下“替誰說話”這個不該由逯軍副局長提出來的問題。只有保證我們的主流聲音在替老百姓說話,才能使黨的執政之基更加穩固。

極端語錄

而此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宣傳部部長強建周,也因為一句“要占領天涯(網路論壇)”而轟動全國。其後,強建周在接受另一家媒體的採訪時,承認自己“不謹慎”、“言多必有失”,同時解釋了當時的情況:他接受記者採訪半個小時,但公之於眾的錄音只有幾分鐘;他曾經向記者表示過“剛才的言行有不合適之處,還請海涵,

(圖)鄭州官員質問記者替誰說話續鄭州官員質問記者替誰說話續

願意真誠地向她道歉”,但這些並不為人所知。 類似逯軍、強建周這樣,因為“極端語錄”而進入輿論風暴中心的新聞人物並不鮮見,其間以官員和強勢人物居多。應該看到,極端語錄的流行與一段時間的社會情緒、社會氛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貧富差距下的公平焦慮、權力傲慢中的公正缺失,以及個別官員的跋扈與失德,都會讓不合時宜的發言備受關注。但從新聞傳播的專業角度看,熱衷於傳播極端語錄,並不是媒體的最佳選擇。

有人會說,在一些媒體忽視自身社會責任的現實情況下,抓住這些極端語錄的媒體和記者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能抓住“問題”,本身就是對社會作出貢獻,不能求全責備。應該鼓勵和讚賞他們的作為,進而為權力受到監督和社會良性發展盡媒體應有的職責。正因為媒體承擔著“社會公器”之責,所以更有責任挖掘事實本身的真相,而不是在對方說的一兩句不恰當的話上大做文章。只有心平氣和地敘述事實,才可能真正引導輿論,討論問題,達成共識,尋求社會問題的解決之道。同時也應該看到,轉型時期的社會各界也應該逐漸學會和新聞記者打交道。不能見到攝像鏡頭、錄音設備就惱羞成怒,要學會面對媒體,正面回應公眾質疑,坦誠接受輿論監督。在網際網路輿論推動下,新聞傳播走向開放、透明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學會和媒體打交道,應該成為政府部門和官員的必修課。

提出問責

人們之所以提出要對副局長進行問責還有更重要的原因:阻攔公眾對涉嫌違紀的官員建別墅問題的追查。面對媒體的追查,,逯副局長用“替誰說話”進行詰問。其言下之意就是,不準媒體查問別墅的來龍去脈,否則就會給當地黨委政府添亂。《齊魯晚報》發表文章說,逯副局長的這兩句話,清楚地表明了他對西崗村土地被“偷換”用途一事的態度:第一,他支持開發商在經濟適用房用地上建別墅;第二,他不支持村民的信訪訴求。如此邏輯,既反映副局長的無知和失職,也暴露了在變更土地用途建別墅問題上某些當地人有著不可告人的內幕。因此,公開建別墅的內幕還公眾知情權就理所當然。

問責“替誰說話”的意義是教育一大片。其實,副局長政治概念糊塗決不是個別現象。網上對副局長關於

(圖)替誰說話替誰說話

“替誰說話”的詰問之所以不依不饒,一個原因是,一些改革開放後走上領導崗位的年輕官員只注重文憑的補習,只注重官場禮尚往來,注重討好上級領導,對官場潛規則鑽得頗深,以致深信不疑。而對正宗的執政黨基本理論、基本原則卻忘記了、忽視了,以致弄出把黨的利益與公眾利益對立起來的笑話。教訓可謂不深。問責副局長一人可以警醒一大片,有利於提高官員對民眾路線、民眾利益的認識。
中國共產黨章程的總綱明明白白地寫道: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並特彆強調“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就是說,共產黨的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這兩者是密不可分的;共產黨的奮鬥過程,就是保障人民利益的過程,這是任何人都毋庸置疑的。

令人回味的是,當地組織部門官員對此既不反對也不點頭,稱對副局長的言論“組織部也管不了”。假若面對一個負責官員的嚴重糊塗黨的原則立場言論,不批評不指正,那么,組織部門的黨性到哪裡去了?責任感又體現在何處?難怪網上懷疑當地相關部門對副局長的詰問已有了一個“口無遮攔問題的定性”。假若真的如此定性,不從思想根源進行分析,不進行必要的問責,恐怕會後患無窮了。可見,對“替誰說話”進行問責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時下紀監機構表態開始介入此事的調查,結果如何,公眾拭目以待。但網上的主流民意已很明顯。副局長的言論已脫離執政黨的原則立場,不對其問責就是有違民意了。

在時下生活中口無遮攔的官員並非鮮見。在雙方矛盾中,一旦一方口無遮攔,會增加解決矛盾的成本。但是依筆者看,口無遮攔充其量只是個口角問題,“口水多過茶”的問題。這位副局長關於“替黨說話”還是“替百姓說話”的詰問,卻道出了兩個重大原則問題。一個是把黨的利益與廣大百姓的利益對立起來。翻閱中共綱領性檔案和幾代領導人的講話,都明確地闡明一個鮮明的觀點,黨的利益就是人民民眾的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黨的宗旨。胡總書記“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更清晰地反映黨的利益與人民民眾利益不可分割的關係。報導稱“逯副局長對國家政策了如指掌”,恐怕是過譽之言。依筆者看,這位副局長對黨的利益與人民民眾利益截然分開,至少是糊塗了。因此,網上提出要對副局長進行政治上補課甚為必要。 其實,副局長政治概念糊塗決不是個別現象。網上對副局長關於“替誰說話”的詰問不依不饒,一個原因是,一些改革開放後走上領導崗位的年輕官員只注重文憑的補習,只注重官場禮尚往來,注重討好上級領導,對官場潛規則鑽得頗深,以致深信不疑。而對正宗的執政黨基本理論、基本原則卻忘記了、忽視了,以致弄出把黨的利益與公眾利益對立起來的笑話。教訓可謂不深。 人們之所以說副局長的詰問決不僅是口無遮攔,還有更重要的原因:阻攔公眾對涉嫌違紀的官員建別墅問題的追查。人們知道,國家土地政策是不允許私人別墅的。更何況鄭州時下所建12幢別墅的用地原是用於當地為解決住房困難戶的經適房用地。而今,鄭州規劃局卻變更土地用途,就給公眾留下諸多問號。面對媒體的追查,逯副局長用“替誰說話”進行詰問。其言下之意就是,不準媒體查問別墅的來龍去脈,否則就會給當地黨委政府添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