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謀略大全

曾國藩謀略大全

《曾國藩謀略大全》一書,由郭超著述,華文出版社出版。本書以曾國藩的為官曆程為經,以其在官場中所遵循的原則和識人、治軍的技巧為緯,對曾國藩人生謀略中可借鑑的部分進行深入發掘。全書共分五卷。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書 名: 曾國藩謀略大

作 者:郭超

出版社華文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05月

ISBN: 9787507529913

開本: 16開

定價: 29.80 元

內容簡介

《曾國藩謀略大全(超值白金版)》卷一“生平傳略”概述了曾國藩的生平經歷和主要事跡;卷二“成功心法——挺經”總結了曾國藩為人處世的成功哲學,分析了其政治和學術思想的形成、發展及演變;卷三“識人秘要——冰鑒”深入解讀曾國藩的識人技巧、用人方略,並介紹了以曾國藩及其幕府為核心的政治集團的形成及發展;卷四“治家方略——家訓”運用曾國藩修身齊家的具體事例,全面解讀他繼承先人遺訓、結合自身體會,教導兄弟子侄成人成才的高妙策略;卷五“傳世箴言——家書”收錄了曾國藩從道光二十年到同治元年所寫家書中的精品,為中國古代家教範本。《曾國藩謀略大全(超值白金版)》堪稱一部案頭枕邊必備的智謀寶典,為我們的人生和事業提供寶貴的成功經驗。

曾國藩,“晚清第一名臣”,被譽為“官場楷模”、“千古完人”。他倡導西學,開啟“同光中興”,扶晚清王朝六十餘年而不倒,視為朝廷“中流砥柱”。偉人毛澤東云:“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可見其影響之大。曾國藩以一介儒生,無權的在籍侍郎,昂然崛起於湘楚之間,在近代中國發展史上寫下不容抹殺的一筆。他持一定之規,為人、為官、為民、為國,處處體現出強大的精神感召力,成為時人推崇的末世聖人,是每個渴望成功者的楷模。研究曾國藩的成功謀略,學習其修身智慧、齊家準則、處世技巧、用人方略、為官之道、治軍韜略,在今天仍不乏現實意義。

圖書目錄

第一卷 生平傳略

第一章 負厚載重

一、蟒蛇投胎

二、肩負重任

第二章 仕途順暢

一、平步七遷

二、貴人相助

三、言為心聲

第三章 罵名留世

一、奉旨團練

二、“曾剃頭”的由來

第四章 坎坷湘軍

一、岳州城首戰敗北

二、靖港戰敗,投水自盡

三、轉敗為勝

四、九江戰敗,再次自殺

第五章 官場失意

一、明爭暗鬥

二、喪失至親

第六章 祁門遇險

一、擔任兩江總督

二、祁門之災

第七章 天國瓦解

一、安慶之克

二、駐紮江浙

三、南京之克

四、李秀成之死

第八章 剿捻無功

一、推辭剿捻

二、攻捻之敗

三、失敗之由

第九章 推行洋務

一、發展造船工業

二、引進西方文明

三、創建近代化水師

第十章 天津教案

一、奉旨赴津

二、違心斷案

三、一世英名毀於一旦

第十一章 風燭殘年

一、再次回任兩江

二、鞠躬盡瘁,孜孜不倦

第二卷 成功心法——挺經

上篇

一、堅挺——開宗明義,挺為第一

二、慎獨——人生第一自強之道

三、明強——擔當大事,全在明強二字

四、堅忍——不怨不憂,勿忘勿助

五、勇毅——戒懼惕厲,以挽回時事

六、虛心——恭敬厚藏,身為鼎鎮

七、勤廉——儉可以養廉,勤可以生明

下篇

八、推誠——以自立為體,以推誠為用

九、雅量——言足以興,默足以容

十、知恥——人所以稍顧體面,冀人之敬重也

十一、知悔——動心忍性,知悔無咎

十二、知足——君子之處順境,兢兢焉常覺天之厚我

十三、仁愛——人能求仁,則萬物同春

十四、嚴明——法立令行,整齊嚴肅

十五、峻法——一意殘忍,冀回頹風於萬一

十六、拂逆——借人之拂逆,磨礪我之德性

第三卷 識人秘要——冰鑒

上篇 識人之道

人才

一、識才——人才須有操守多條理

二、求才——求才當如鷹隼擊物,不得不休

三、衡才——凡人才高下,視其志趣

四、養才——人才以陶冶而成

五、用才——世不患無才,患用才者不能適用

六、德才——余謂德與才,不可偏重

七、薦才——不避嫌隙,秉公論列

八、君子——君子小人,存乎一心

九、精明——處事以明為第一要義

將才

一、選將——上選將才,須三者兼全

二、將德——帶兵之人,須有忠義血性

三、能戰——治軍之道,以能戰為第一義

四、奇正——練兵當如八股家之揣摩

五、嚴格——善將兵者,首重申誡嚴格

六、忠義——忠義之將,可橫行天下

七、平淡——胸懷廣大,須從平淡二字用功

八、軍心——以真心實腸,得士卒之心

九、評將——衡才不拘一格,論事不求苛細

下篇 相人之法

一、神骨——精神具乎兩目,骨相具乎面部

二、剛柔——先天種子,五行生剋之數

三、容貌——容以七尺為期,貌合兩儀而論

四、五官——目為面之淵,鼻為面之山

五、鬚眉——少年兩道眉,臨老一副須

六、聲音——人之聲音,猶天地之氣

七、情態——情態神之餘,常補神不足

八、氣色——面部如命,氣色如運

第四卷 治家方略一家訓

篇一 養心

一、日課四條——慎獨主敬,求仁習勞

二、守靜——神明如日之升,身體如鼎之鎮

三、進德修業——吾人只有進德、修業兩事靠得住

四、修身五箴——立志居敬,謹言有恆

五、修身課程——十二條課程,終日惕

六、立志——人能立志,猶如“金丹換骨

篇二 學問

一、為學之道——吾人為學,最要虛心

二、讀書之法——看讀寫作四者,缺一不可

三、作文——修辭以立誠,忌巧言雕飾

四、求學三恥——無窮受用,來自有始有終

篇三 居家之道

一、孝——獨孝友則立獲吉慶

二、和——和氣蒸蒸而家必興

三、嚴——治家貴嚴,不嚴之流弊不可勝言

四、五種遺規——我輩踵而行之,極易為力

五、八字訣——治家之道,一切以星岡公為法

六、三不信——不信醫藥,不信僧巫,不信地仙

七、八本三致祥——吾教子弟,不離八本三致祥

八、骨肉之情——骨肉之情愈摯,則責之愈切

九、居家四敗——士大夫之家鏇踵而敗,根於居家四敗

篇四 居家五戒

一、戒驕——天地間惟謙謹是載福之道

二、戒傲——長傲為凶德致敗之道

三、戒氣——懲忿窒慾,平抑肝氣

四、戒涼德——凡人涼薄之德,約有三端

五、戒忮求——欲求造福,先去忮求

篇五 交接之道

一、慎擇友——朋友之賢否,關乎一生之成敗

二、真意待人——與人交接周鏇,須有真意

三、官場交接 ——凡大員之家,無半字涉公庭

第五卷 傳世箴言——家書

篇一

道光二十年(庚子歲二月初九日)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四月十七日

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初七日

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廿九日

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十七日

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十七日

道光二十一年十月十九日

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十九日

道光二十二年正月初七日

道光二十二年正月十八日

道光二十二年三月十一日

道光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七日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初四日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

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道光二十三年二月十九日

道光二十三年三月廿三日

道光二十三年四月二十日

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

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

篇二

道光二十四年正月二十五日

道光二十四年正月二十六日

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

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二日

道光二十四年七月二十日

道光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

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九日

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九日

道光二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

道光二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道光二十四年十二月十四日

道光二十五年三月初五日

道光二十五年四月十五日

道光二十五年四月廿四日

道光二十五年五月初五日

道光二十五年六月十九日

道光二十五年七月初一日

道光二十五年七月三十日

道光二十五年八月廿一日

道光二十五年十月初一日

道光二十五年十月廿九日

道光二十六年(丙午)正月初三日

道光二十六年二月十六日

道光二十六年四月十六日

道光二十六年五月十七日

道光二十六年七月初三日

道光二十六年九月十九日

篇三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正月十七日

道光二十七年正月十八日

道光二十七年三月初十日

道光二十七年三月初十日

道光二十七年六月二十七日

道光二十七年七月十八日

道光二十七年八月十八日

道光二十七年九月初十日

道光二十七年十二月初六日

道光二十八年(戊申)正月廿一日

道光二十八年五月初十日

道光二十八年五月初十日

道光二十八年七月二十日

道光二十八年九月十二日

道光二十八年十二月初十日

道光二十九年(己酉)正月初十日

道光二十九年二月初六日

道光二十九年三月初一日

道光二十九年六月初一日

道光二十九年六月十四日

道光二十九年六月廿九日

道光二十九年十月初四日

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初三日

道光三十年(庚戌)正月初九日

篇四

鹹豐元年三月(辛亥)初四日

鹹豐元年三月十二日

鹹豐元年五月十四日

鹹豐元年六月初一日

鹹豐元年八月十三日

鹹豐元年九月初五日

鹹豐元年十月十二日

鹹豐二年(壬子)正月初九日

鹹豐二年七月廿六日

十二日夜在武昌城內發家信

十三日夜在湖北省城為諭紀澤

鹹豐二年九月十八日

鹹豐二年十一月十四日

鹹豐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鹹豐三年(癸丑)正月十二日

鹹豐四年(甲寅)三月廿五日

鹹豐四年三月廿五日

鹹豐四年四月十四日

鹹豐四年四月十六日夜書於長沙妙高峰

鹹豐四年四月廿一日

鹹豐四年五月初一日

鹹豐四年五月初九日

鹹豐四年六月初四日

鹹豐四年六月初六日

鹹豐四年六月十八日

鹹豐四年六月廿三日

鹹豐四年七月廿七日

鹹豐四年閏七月初二日

鹹豐四年閏七月初九日

鹹豐四年閏七月十四日

鹹豐四年八月十一日

鹹豐四年九月十三日

鹹豐四年十一月初七日書於武漢穴舟中

鹹豐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篇五

鹹豐五年正月初二日

鹹豐五年正月十八日書於江西省城

鹹豐五年三月二十日書於江西省七里港舟中

鹹豐五年三月廿六日

鹹豐五年四月二十日書於南康城外水營

鹹豐五年六月十六日

鹹豐五年七月初八日

鹹豐五年九月三十日書於屏風水營

鹹豐五年十月十九日書於屏風水營

鹹豐五年十一月初四日書於南康府水營

鹹豐六年正月八日白江西南康府水營發

鹹豐六年二月初八日書於南康

鹹豐六年七月二十七日

鹹豐六年八月十八日

鹹豐六年九月初十日

鹹豐六年九月十七日

鹹豐六年十月初二日

鹹豐六年十月初三日

鹹豐六年十月初九日

鹹豐六年十月十三日

鹹豐六年十一月初七日

鹹豐六年十一月初七日

鹹豐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鹹豐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鹹豐七年正月十八日

鹹豐七年正月二十二日

鹹豐七年二月初三日

鹹豐七年九月二十二日

鹹豐七年十月初十日

鹹豐七年十月十五日

鹹豐七年十月二十七日

鹹豐七年十一月初五日

鹹豐七年十二月初六日

鹹豐七年十二月十四日

鹹豐八年正月十一日

鹹豐八年正月十九日

鹹豐八年正月二十九日

鹹豐八年二月初二日

鹹豐八年二月十七日

鹹豐八年三月初六日

鹹豐八年三月二十四日

鹹豐八年三月三十日

篇六

鹹豐八年四月初九日

鹹豐八年四月十七日

鹹豐八年五月初五日

鹹豐八年五月三十日

鹹豐八年六月初四日

鹹豐八年六月二十三日新堤舟中

鹹豐八年六月二十七日武昌撫署

鹹豐八年七月十四日湖口水營

鹹豐八年七月二十日江西省河下

鹹豐八年八月初四日

鹹豐八年八月二十二夜弋陽

鹹豐八年八月二十七日書於弋陽將拔營時發

鹹豐八年八月二十九日雙港行營

鹹豐八年十月初三日

鹹豐八年十月十五日

鹹豐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鹹豐八年十二月初三日

鹹豐八年十二月十六日

鹹豐八年十二月二十日

鹹豐九年正月初八日

鹹豐九年正月十三日

鹹豐九年正月二十八日

鹹豐九年二月,大祥前一日

鹹豐九年二月二十三夜

鹹豐九年三月初三日

鹹豐九年三月初八日申刻

鹹豐九年三月二十三日撫州軍中

鹹豐九年四月二十三日

鹹豐九年五月初六日

鹹豐九年五月十三日

鹹豐九年六月初六日

鹹豐九年六月三十日

鹹豐九年七月二十三日湖口發

鹹豐九年八月二十二日

鹹豐九年九月初四日巴河軍次

鹹豐九年十月十八日

鹹豐九年十一月十四日宿松軍次

鹹豐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鹹豐十年(庚申)正月初四日

鹹豐十年正月十四日

鹹豐十年二月初八日

鹹豐十年二月二十四日

鹹豐十年三月二十四日

鹹豐十年閏三月初四日

鹹豐十年四月二十四日

鹹豐十年四月二十九日

鹹豐十年五月十四日

篇七

鹹豐十年六月初十日

鹹豐十年六月十九日

鹹豐十年六月二十七日

鹹豐十年六月二十八日

鹹豐十年七月初八日

鹹豐十年七月十二日

鹹豐十年八月初七日

鹹豐十年九月二十一日

鹹豐十年九月二十四日

鹹豐十年十月初四日

鹹豐十年十月初五日

鹹豐十年十月二十日

鹹豐十年十一月十四日

鹹豐十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鹹豐十年十二月十六日

鹹豐十一年(辛酉)正月元日

鹹豐十一年正月初四日

鹹豐十一年正月二十一日

鹹豐十一年二月初七日

鹹豐十一年二月二十二日

鹹豐十一年二月二十六日

鹹豐十一年二月二十九日

鹹豐十一年三月十四日

鹹豐十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鹹豐十一年三月二十八日

鹹豐十一年三月三十日

鹹豐十一年四月初八日

鹹豐十一年四月十二日

鹹豐十一年四月十五日

鹹豐十一年四月二十一日

鹹豐十一年四月二十五日

鹹豐十一年四月二十六日

鹹豐十一年五月初四日

鹹豐十一年五月初七日

鹹豐十一年五月十三日

鹹豐十一年五月二十五日

鹹豐十一年六月初五日

鹹豐十一年六月十二日

鹹豐十一年六月十七日

鹹豐十一年六月二十三日

鹹豐十一年七月十四日

鹹豐十一年七月十四日

鹹豐十一年七月十九日

鹹豐十一年七月二十四日

鹹豐十一年八月初四日

鹹豐十一年九月初三日

鹹豐十一年九月初十日

鹹豐十一年九月十二日

鹹豐十一年九月十七日

鹹豐十一年九月二十三日

鹹豐十一年九月二十六日

鹹豐十一年十月初四日

鹹豐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鹹豐十一年十二月十四日

同治元年正月十四日

同治元年正月十八日

同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

同治元年三月初三日

同治元年三月初八日

同治元年三月二十四日

同治元年三月二十九日

篇八

同治元年四月初三日

同治元年四月初四日

同冶元年四月初六日

同治元年四月初八日

同治元年四月十二日

同治元年四月十四日

同治元年四月二十四日

同治元年四月二十五日

同治元年五月初四日

同治元年五月初七日

同治元年五月十五日

同治元年五月二十日

同治元年五月二十八日

同治元年六月初二日

同治元年六月初八日

同治元年六月初九日

同治元年六月十二日

同治元年六月十四日

同治元年六月二十二日

同治元年六月二十三日

同治元年六月二十九日

同治元年七月初一日

同治元年七月二十日

同治元年七月二十四日

同治元年七月二十八日

同治元年八月初四日

同治元年八月二十一日

同治元年閏八月初四日

同治元年閏八月十九日

同治元年閏八月二十一日

同治元年九月初一日

同治元年九月初二日

同治元年九月初四日

同日

同治元年九月初七日

同治元年九月初八日

同治元年九月初九日

同治元年九月十一日

同治元年九月十三日

同治元年九月十四日

同治元年九月十六日

同治元年九月十七日

同治元年九月二十日

同治元年九月二十一日

同治元年九月二十四日

同治元年九月二十四日

同治元年九月二十八日

同治元年九月二十九日

同治元年十月初一日

同治元年十月初三日

同治元年十月初八日

同治元年十月十二日

同日

同治元年十月十四日

同治元年十月十六日

同治元年十月十七日

同治元年十月二十日

同治元年十月二十三日

同治元年十月二十五日

同治元年十月二十七日

同治元年十一月初一日

同治元年十一月初四日

同治元年十一月初八日

同治元年十一月初九日

同治元年十一月十八日

同治元年十一月十九日

同治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同治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同治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同治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同治元年十二月初一日

同治元年十二月初二日

同治元年十二月初九日

同治元年十二月初十日

同治元年十二月十二日

同治元年十二月十三日

同治元年十二月十七日

附錄《曾國藩文集》精選

順性命之理論

烹阿封即墨論

送謝吉人之官江左序

何傅岩先生七十壽序

送周荇農南歸序

原才

養晦堂記

湘鄉縣賓興堂記

《歐陽生文集》序

聖哲畫像記

石投水賦

遠佞賦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