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海

曹玉海

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戰鬥英雄、特等功臣。出身貧農。1923年生,山東省莒南縣澇坡鄉東店頭村人。1943年1月參加八路軍,1944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志願軍總部為一營記集體一等功1次,並授予“攻守兼備”錦旗1面;追授他為“特等功臣”和“一級戰鬥英雄”稱號。

基本信息

曹玉海(1923~1951)

個人生平

10月,所在部隊改編為濱海支隊二十六團,他在三連當戰士。1945年6月4日,三連在重羅山一帶阻擊由膠南縣泊里鎮向諸膠邊南部地區進犯的日偽軍500餘人, 他和戰友們頑強作戰,打退敵數次衝鋒。敵將逃時,又靈活地迂迴至敵側後,狠狠打擊了敵人。戰後, 他被濱海支隊授予“戰鬥模範”稱號。9月,他隨部隊挺進東北,10月任班長。1946年1月任排長。4月,在阻擊國民黨新一軍、七十一軍等主力部隊搶占戰略要地四平的戰鬥中,他所在的三連奉命堅守四平以東的一小高地。22日,敵先以密集炮火向三連高地轟擊達1小時,繼以400餘人發起集團衝鋒。已激戰多日的三連,人員傷亡過半,彈藥所剩無幾,他仍沉著應戰,待敵近至三四十米時突然開火,予敵以重大殺傷。後因力量懸殊,大部陣地被敵占領。關鍵時刻,他端起刺刀,第一個沖入敵群;戰士們亦紛紛躍出戰壕,與敵展開白刃格鬥,終於打垮敵人,守住了陣地。此次戰鬥,三連共殲敵300多名。他被評為師“戰鬥模範”。在東北戰場上,他參加重要戰鬥20餘次, 負傷6次,2次被評為師戰鬥模範,7次立功,獲“勇敢”獎章5枚。 1949年3月,任營長。6月,在湖北宜昌戰鬥中再次負傷。後轉業到地方工作,任湖北省武漢市監獄獄長。翌年韓戰爆發,他堅決要求參加抗美援朝。7月重返原部隊仍任一營營長。10月,隨部隊入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8軍第114師第342團第1營營長。在子月峰守衛戰中,他率1個連出其不意襲擊駐月里的李承晚軍, 殲敵120多人。11月,在二次戰役的陽站戰鬥中, 他指揮一營兩個連全殲土耳其1個營,斃傷敵700餘人,繳獲汽車130餘輛、榴彈炮17門。 1951年1月下旬,在第四次戰役時,志願軍三十八軍等部隊奉命在漢江南岸組織防禦,掩護主力兵團集結, 以粉碎敵人的瘋狂反撲。經半個多月的激戰後,一營於2月10日奉命堅守武甲山、 鶯子峰一帶陣地,與敵反覆拼殺,戰鬥十分激烈。2月12日拂曉, 美軍騎一師1個團,在24架飛機、52輛坦克及50門大炮的配合下,向一營主陣地京安里以北350.3高地發起兇猛進攻。 他勇敢機智,靠前指揮部隊頑強抗擊,連續打退敵人4次進攻,當一部分敵人突入陣地時,他帶領部隊英勇反擊,不幸中彈犧牲。戰士們在營長的激勵下,拚死與敵搏鬥,打垮十幾倍於己之敵的10餘次進攻,殲敵680餘名, 守住了陣地。

戀愛故事

對於朝鮮半島以外的世界,1950年6月25日是一個普通的日子……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十八軍—一四師三四二團一營原營長曹玉海在這一天的上午正走在武漢市陽光燦爛的大街上。他復員後在武漢市的一所監獄任監獄長。這個農民出身的青年經歷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參加過無數次殘酷的戰鬥,三次榮立大功,獲得勇敢獎章五枚。他在從軍生涯中的最後一次負傷,是在湖北宜昌率領士兵搶渡風大浪急的長江的時候。這次中彈令他本來就傷痕累累的身體更加虛弱。在風景秀麗的東湖療養院休養時,他接到了復員的命令。曹玉海不想離開部隊,療養院一位女護士的愛情安慰了他的傷感,愛情在剛剛來臨的和平生活中顯得格外溫馨。當愛曹玉海的姑娘向他提出結婚要求的那天,他在廣播裡聽到了一個訊息:與中國接壤的朝鮮發生了戰爭。

6月25日,當曹玉海在武漢的大街上奔走的時候,他聽說自己的老部隊第三十八軍正從南向北開過路過這裡。他雖不知道鄰國的戰爭與自己的國家有何種關係,但部隊向著戰爭的方向開進還是使他產生出一種衝動,他能夠意識到的是:國家的邊境此刻也許需要守一守,那么部隊也許又需要他這個勇敢的老兵了。

曹玉海的口袋裡此刻還揣著那個女護士寫給他的信:“玉海,我親愛的:一想到你要離開我,我的心就像撕裂了一樣! 自從見到你,我才曉得一個人應該怎樣生活。但,我畢竟還有些過於注意個人幸福,你的批評是正確的。

你說得對: ‘我不是不需要幸福,我不是天生願意打仗,可是為了和平,為了世界勞動人民的幸福,我就要去打仗了。’

誰知道什麼時候能相見,但我要等待,等待你勝利歸來。我為你繡了一對枕頭,請帶著它,就像我在你身邊一樣……我想總會有點兒時間的,親愛的,千萬寫信來,哪怕只是一個字也好……”

那對枕頭是白色的,上面繡著四個字:永不變心。

曹玉海真的在武漢的茫茫人海中找到了自己的老部隊,這支不久後即將走向戰場的部隊讓曹玉海再次成為一營營長。

在部隊繼續向北走去的時候,曹玉海拿出女護士的照片給他的戰友姚玉榮看。姑娘的美麗令姚玉榮羨慕不已。他問,為什麼不結了婚再走?曹玉海答,萬一死了多對不住人家。姚玉榮狡猾地試探:是不是不太喜歡她?曹玉海的臉一下嚴肅了,他說,死了我也戀著她!

距離曹玉海在武漢陽光燦爛的街頭尋找老部隊8個月後,經過一場在漫天風雪中空前殘酷的肉搏戰,一營營部被美國士兵包圍。曹玉海在電話中只對團長孫洪道喊了一句“永別了”,便帶領戰士強行突圍,數粒美制MI步槍子彈穿透了他的胸部和腹部。曹玉海倒下的地點是朝鮮中部漢江南岸一個地圖示高為250.3米的荒涼高地,他掙扎了一下便一動不動了,噴涌而出的熱血很快在零下20℃的低溫中與厚厚的積雪凍結在一起。

參加八路軍

曹玉海1923年出生於山東省莒南縣澇坡鄉東店頭村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在那暗無天日的舊社會裡,曹玉海一家也象千千萬萬的勞動人民一樣,受盡剝削、壓迫和欺侮。6歲時,父親因天災歉收交不起租子,被地主毒打死去。曹玉海9歲時就給地主放豬。在一次日偽軍掃蕩中,祖父被日本鬼子用刺刀挑死,不久,祖母和母親又在貧病交加中相繼去世。父母亡故後,由其哥嫂撫養,不久,哥哥因積勞成疾,無錢醫治而死,一家人的日子就更艱難了。

1943年1月,八路軍山縱二旅駐紮莒南一帶。曹玉海就毅然參軍,走上了抗日戰鬥前線。參軍不久,在一次反掃蕩戰鬥中負了重傷,被部隊安排送回家養傷。這年秋天,起義後歸八路軍建制的東北軍111師在他家鄉駐紮,曹玉海堅決要求重返前線打鬼子,經地方政府和部隊批准就加入了萬毅同志領導的新111師。1944年2月,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國讎家恨,點燃了他心頭殺敵的怒火。在戰場他表現了敢打敢拼的大無畏精神。因戰績突出,多次受到表揚和嘉獎。在堅守龍古山和重羅山阻擊戰中,因作戰勇敢,被濱海軍區授予戰鬥英雄稱號。1945年8月,曹玉海所在部隊,遵照黨中央、毛主席的指示挺進東北,投入了解放東北的戰場。

從1943年離家參軍,投身到革命戰爭中,曹玉海同志就義無反顧地走上了殺敵報國,馬革裹屍的不歸之路。此一去,就永久告別了家鄉的父老鄉親,再也沒有回來。

東北戰場屢立戰功

曹玉海同志所在部隊是羅榮桓將軍指揮下的一支能征慣戰的部隊。1945年秋奉命從山東根據地渡海開赴東北。這支在山東戰場上久經鍛鍊的部隊,當時儘管衣著破爛,生活條件十分艱苦,但卻有著堅強的鬥志和強大的戰鬥力。曹玉海同志在瀋陽東山嘴子、奉吉線上清原、山城鎮、梅河口、海龍、東豐、通化等地,在同國民黨收編的日偽武裝戰鬥中,奮勇殺敵,為建立民主政權立下了戰功。在著名的四平血戰中,他在消滅敵偽武裝“鐵石”部隊五千餘人的戰鬥中,負傷不下火線,十分英勇頑強。

正當四平市民歡慶解放時,蔣介石在美帝支持下,海運國民黨王牌部隊欲奪回四平這一戰略要地。曹玉海所在56團與兄弟部隊一起保衛四平,從4月14日至5月18日,冒著敵人飛機、大炮猛烈轟擊,打退敵人無數次進攻,曹玉海幾次負傷,送下陣地包紮後,又立即重返前線,英勇戰鬥,打垮了敵人的進攻。他被軍部評為戰鬥英雄、保衛四平十勇士之一,由軍長梁興初、政委劉西元簽發了嘉獎令和立功喜報。

在東北戰場,他還參加了1947年夏、秋、冬季的三大攻勢,又參加了三打四平和最後攻占四平惡戰,參加了遼瀋戰役的黑山阻擊戰、遼西會戰,直至解放瀋陽。隨後入關,參加了天津戰役,又南下中原,參加了渡江戰役,這時曹玉海已擔任營長職務。

1945年進入東北到1948年,他先後在戰鬥中立功7次,其中立大功三次,獲獎章五枚,並數次被評為戰鬥英雄或戰鬥模範。1949年6月,部隊溯江西進,在宜昌戰役中再次負了重傷,部隊安排他到後方醫院治療。傷愈後,組織上決定他轉業到武漢監獄任監獄長。

朝鮮戰場輝煌戰績

三師作為全軍後衛,於1950年10月25日出國,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踏上抗美援朝戰爭前線。這時,我四十軍一一八師和一二0師已在溫井與敵展開了激戰。我軍入朝後,大都在山林里露營,過著夜行晝宿的日子。三師過江後就是在風雪中吃了第一頓飯。11月1日,穿過已成為一片廢墟的熙川市,2日到達檀峰地界,與敵偽六師十九聯隊打了一個漂亮的遭遇戰。此戰,曹玉海營消滅了敵人一個營的兵力,曹玉海帶領四連消滅了敵人一個機槍連。342團入朝第一戰,首戰告捷,消滅了敵一個聯隊,抓了幾百名俘虜,繳獲了大量槍枝彈藥,還活捉了五個美軍顧問,這是我軍第一次俘虜美軍軍官,還從敵人手中解救了五名朝鮮人民軍女戰士。

在朝鮮戰場上,我軍與敵進行了五次戰役。曹玉海參加了前四次戰役。

第一次戰役,朝北反擊戰中,他指揮四連配合一營俘敵美軍顧問和偽官兵400多人。在第一次戰役結束前幾天,他率二營守衛月峰山,連續打退敵人進攻,有力地配合了大部隊的戰略轉移。曹玉海帶領的二營守在月峰山,他們採取靈活機動的戰術,白天守衛陣地,晚上曹玉海親自率領戰士主動出擊,利用敵人害怕近戰夜戰的特點,先後多次偷襲敵人陣地,把正在唱歌、跳舞的鬼子兵打死了不少。11月14日,二營利用下雪天深入敵後龍鳳里,消滅了一百多名李承晚偽軍,俘虜十幾人。

第二次戰役時,曹玉海調任九團一營營長。三師在占領戛日嶺後,繼續沿公路攻擊前進。28日22時進抵价川附近的陽站。陽站是价川北面的障礙,有土耳其旅的一個加強營和工兵連駐守,企圖阻擋我軍前進,以掩護西線美軍撤退。師首長決定拿下陽站,九團擔任主攻,團長孫洪道把突擊任務交給了一營,曹玉海接受這一光榮任務後,說了一聲:“請首長放心!”很快就帶領部隊投入了戰鬥。土耳其旅在美軍和它幫凶中是戰鬥力最強的一支部隊。一營展開後,受到敵強烈炮火阻擊,我猛攻未克。因此戰關係重大,此時,江擁輝副軍長和翟仲禹師長親臨前線指揮,曹玉海及時調整戰鬥部署,採取靈活戰術,猛衝猛打,經過幾次反覆衝殺,先後奪下了敵兩處炮兵陣地,又發動猛烈進攻,一舉占領了陽站,取得了陽站戰鬥的勝利。此戰消滅了土耳其旅一個加強營600餘人,繳獲大宗武器彈藥及其他物資,保證了我軍勝利前進。

第三次戰役是突破三八線。曹玉海帶領一營擔任突擊任務,以頑強的鬥志和靈活的戰術,突破了敵人苦心經營的號稱“鋼鐵防線”的陣地,深入敵人腹地40公里。這次戰鬥是在1951年元旦前夜發起的,將士們紛紛表示決心,一定要打一個漂亮仗,向祖國人民拜年,向祖國獻禮。戰鬥前,曹玉海多次反穿棉衣(白色在外),在雪地里爬向敵人陣地前沿勘察地形。元旦前夕,氣溫下降到零下20℃,在風雪交加中,指戰員們反穿棉衣,迅速趕到漢雄川江邊。因浮橋未架好,一營指戰員們便跳進河裡,泅渡過江,向敵人發起猛攻。此戰殲滅美軍330餘人,獲各種火炮40餘門,輕重機槍20餘挺,汽車36輛。

第四次戰役,從1月26日開始,激戰至2月4日晚,九團接到師部命令由陽平渡江,急行軍於5日2時趕到指定位置,接替二團在京安里一線的防務,也就是作家魏巍在他著名的報告文學《誰是最可愛的人》中寫的那個壯烈的松骨峰戰鬥剛過後的陣地。曹玉海率領的一營守衛京安里以北,主陣地在三五○點三高地,並立即投入了戰鬥。

這次守衛戰意義特別重大,三五○點三高地的安危,直接關係到三十八軍防禦陣地的穩定,關乎整個朝鮮戰局的進展。因為志願軍總部的戰略部署是:先讓三十八軍在西線死死咬住敵人的主力,其他軍的兄弟部隊則從東線悄悄插入敵人背後,包圍敵人,截斷敵人退路,大規模地消滅敵人。如果這個陣地被敵衝破,那么敵人就會象潮水般地向前逃去,使我軍失去消滅敵軍主力的戰機。因此,這次戰鬥的勝負就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副軍長江擁輝親自把曹玉海叫去談話,說明決心堅守三五○點三高地的重大意義,曹玉海堅定地表示:“我們營還沒打過敗仗呢,請首長放心,我們保證完成任務!”

這是一場異常殘酷的戰鬥。敵人為了打開生路,已是狗急跳牆般的瘋狂,傾盡全力與我軍爭奪。曹玉海所率一營的對手是十幾倍於我裝備精良的美軍精銳部隊。三五○點三高地突出在最前沿,三面臨敵,形勢極為險惡。他和教導員方新七晝夜不眠不休,頑強抵抗,打垮了敵人多次瘋狂進攻。同時,他還組織小分隊機動出擊,並炸橋破襲,把敵人打得狼狽不堪。他還利用山背屯兵,建造野戰工事,適時向敵反擊,打得機動頑強,重創了敵人,使敵人未能前進半步。經過連日苦戰,部隊傷亡嚴重,彈藥不足。2月11日,號稱美國王牌軍的美騎一師發動瘋狂進攻,坦克炮、火炮、飛機對我陣地狂轟濫炸了一天,山上被炸成一片焦土。曹玉海意識到明天將是一場更加殘烈的血戰。晚上,他在前沿召集了黨員、骨幹會議,帶領黨員宣誓:“為了保衛祖國,保衛朝鮮人民,誓與陣地共存亡!”

1951年2月12日拂曉,美騎一師的一個團,在24架飛機、52輛坦克、50門大炮的配合下,向一營主陣地三五○點三高地發動了瘋狂進攻。曹玉海親自指揮三連堅守陣地。當時,部隊傷亡嚴重,全連只剩下53人,彈藥奇缺,後方又送不上來。敵人的進攻一次比一次兇狠,曹玉海同戰士們一連打退敵人六次進攻。敵人被打倒一片又一片,我方也在急劇減員,在敵人第七次攻擊時,曹玉海帶頭沖向敵人。激戰中,敵人的兩發子彈打中了他的頭部和胸部,曹玉海壯烈犧牲,時年28歲。

剩下的指戰員們高呼著“為營長報仇!”的口號,撲向敵人。

八班長沈德恩左眼負傷,右臂和左腿被打斷,仍堅持不下火線,直至戰死。

一班長塗金頭部負重傷,血流滿面,仍繼續向敵射擊,最後僅用一隻胳膊把衝鋒鎗頂在胸前,戰鬥到犧牲。

衛生員孫殿金三次負傷,右腿被炸斷,他冒著炮火爬著包紮傷員,卻不肯為自己包紮,直至犧牲。

炮手傅國良一連打出百餘發炮彈,敵人恨透了他,集中炮火轟擊他在的地方。一發重炮彈落在他身邊,把他的六○炮打飛了,炮盤被炸碎了,煙塵把他埋了。他掙扎著爬起來,找著炮筒,用手扶著繼續射擊,炮筒打紅了,他的手燙起了一個個血泡,仍不停地射擊。

教導員方新子彈打完了,便抱起一顆六○炮彈,引著火撲向敵群。在敵人的驚呼和哀嚎中,與敵同歸於盡,犧牲時年僅27歲。

終於打退了敵人的進攻。我方陣地上也只剩下兩個人了。當晚,七團七連和師警衛連線下了三五○點三高地。

一營在曹玉海的帶領下,苦戰七天七夜,用生命和鮮血打退了敵人幾十次進攻,守住了三五○點三高地。此戰殲滅美軍680餘人,創造了輝煌的戰績。一營消滅美軍的數目在我全軍營級建制上是數第一位的。一營的英雄事跡震撼了漢江南岸整個戰場,也激勵了全軍將士的戰鬥精神。戰後,一營被志願軍總部授予“抗美援朝英雄營”的光榮稱號,榮記集體一等功一次,並授予“攻守兼備”獎旗一面。

三連也由志願軍總部記特等功一次,授予二級戰鬥英雄連光榮稱號。應該說,他們是當之無愧的。

永遠的緬懷

在清理烈士遺物的時候,發現了曹玉海直至犧牲都一直珍藏在身邊的未婚妻的信,和那對繡著“永不變心”的枕套……。不久,團組織股長陳茂雙代表部隊根據信封上提供的地址給曹玉海的未婚妻寄了一封信,告訴她:“曹玉海同志是祖國優秀的兒子,是抗美援朝的一級英雄、特等功臣,直到他為祖國流盡最後一滴血的時候,還珍惜地保存著你給他的信和愛情的紀念。”

姑娘回信中說:

“……這對我該是多么不可彌補的損失啊!但,我因有了這樣的愛人而自豪,我要永遠不愧為他的愛人。告訴您——他親密的戰友,我堅決要求到朝鮮前線去……。”

了解這一情況的戰友們,都禁不住流下了熱淚。

曹玉海同志的遺骨留在了朝鮮漢江南岸的三五○點三高地上,他的名字傳遍了三十八軍。曹玉海同志以他28歲的青春年華,為保衛祖國、保衛和平、反對侵略譜寫了一曲壯烈的樂章。他從當八路軍、解放軍到當志願軍,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為國家民族,為人民解放事業,為爭取人類和平貢獻出了自己的青春、熱血和生命,捨棄了自己的家庭和個人幸福。這是怎樣一種高尚的品德,這是一種怎樣可貴的精神,這是一種多么崇高的境界!

1953年10月29日,新華社從平壤發出專電,向世界公布了中國人民志願軍英雄模範和特等功臣名單,排在最前頭的是特等功臣黃繼光、楊根思二人。接著是特等功臣,一級英雄邱少雲、曹玉海、胡修道、王海、楊連第、郭忠田。

曹玉海,一個在沂蒙山區出生,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鍛鍊成長起來的一個戰鬥英雄和人民功臣。他所帶領的部隊一一四師九團一營也被志願軍總部命名為“抗美援朝英雄營”。他的遺像高掛在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的大廳里。在三十八軍,他的英名人人崇敬,他的事跡,人人傳頌。在三十八集團軍的軍史館大廳里,有曹玉海的專版介紹。在曹玉海當年所在部隊的師、團、營紀念館(室)也都有他的專門版面。曹玉海的光輝事跡,教育鼓舞了一批又一批的革命軍人。每逢新兵入伍,老兵復員以及平時學習,曹玉海的事跡都是三十八軍政治思想教育必不可少的教材。

烈士走了,化作了青風,化作了白雲,留給人們的是永久的緬懷。

曹玉海

簡介

曹玉海, 男,1953年4月生,籍貫河北,博士,副編審,現為中央黨校函授學院教材編研室主任。

主要著作

《當代西方政治制度》(合著),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