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履泰

明代官吏曹履泰(?-1648年),字大來,號方城,浙江 海鹽人,台灣荷西殖民時期明朝光啟1625年榜進士,於福建同安縣任縣令5年;清代榜眼曹履泰(1794~1849),字曙珊,南康都昌(江西都昌)人。清道光十三年(1833)癸巳科汪鳴相榜進士第二人。

基本信息

明代官吏

曹履泰(?-1648年),字大來,號方城,浙江海鹽人,台灣荷西殖民時期明朝光啟1625年榜進士,於福建同安縣任縣令5年,施政嚴保甲、練鄉勇,保固地方不遺餘力,因此招撫鄭芝龍,同黨李魁奇、鍾斌仍為海寇,蹂躪中左所,履泰日率領父老子弟練兵,軍容甚盛,諸海盜相戒勿犯;後任明兵部侍郎(副部長),明亡,投效唐王於側,於贛州遭遇清兵,拒降跳崖僅輕傷,次年返鄉病逝。著作《靖海紀略》為履泰任同安時,與上司往返之檔案。書分4卷,前3卷主要為書信,總計100餘封;第4卷為辦理團練的過程及成效,極具史料參考價值。

清代榜眼

曹履泰(1794~1849),字曙珊,南康都昌(江西都昌)人。清道光十三年(1833)癸巳科汪鳴相榜進士第二人。
曹履泰年幼時家中清貧,可是他十分懂得刻苦攻讀。他參加鄉試後,考取舉人。而後,在道光十三年經會試,入殿試,欽賜進士及第,曹履泰被拔為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編修。該科癸巳年主考官是曹振鏞阮元那清安恩銘。此後,有的說他僅為編修,也有的說他官至御史。他性格剛正率直,敢於諫言,倒是適於委任御史之職。道光十五年,曹履泰任國史館協修、纂修。道光十八年,保送升為御史。道光十九年,曹履泰補陝西道監察御史。次年,轉掌湖廣道監察御史。道光二十六年,曹履泰晉升兵科給事中。道光二十七年,補放兵科給事中。道光二十九年,曹履泰補鴻臚寺少卿。後又補授廣東惠潮嘉道道台。終年55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