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藝音樂

曲藝又叫說唱藝術,是以民間講唱文學為基礎的,講唱文學、音樂、表演三者相綜合的中國傳統藝術。音樂是曲藝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唱腔和樂器伴奏兩種成分,而以唱腔為主。


內容

中國傳統曲藝有二百多個曲種,大致有三種情況:

一種是只說不唱或只念不唱的,如相聲快板之類;

第二種是有說有唱的,如蘇州評彈陝北說書之類;

第三種是只唱不說的,如單弦牌子曲四川清音之類。

曲藝的藝術特點

曲藝是一種表演藝術

曲藝是由具有一定演唱技能和藝術素養的專業或半專業藝人為民眾演唱的。過去,曲藝大多活躍在社會基層:茶樓酒館、城鎮市集、婚宴壽慶、民間自娛等場合。兩三個人(其至一人)就可以唱一個晚上,不需布景,道具簡易,簡便易行,號稱“輕騎兵”。它的演出常常要根據聽眾的當場反應和他們的興趣喜好、審美標準作些即興創作、改編.所以靈活多變,興趣盎然,和民眾保持著密切的聯繫。

曲藝是一種綜合藝術

曲藝它以講唱文學為腳本,展開情節,安排布局、汲取各種藝術表現手段。千百年來,文學、音樂、表演三者在曲藝這一綜合體中相輔相承,共同發展,達到了今日曲藝的豐富、成熟的藝術境地。其音樂與語言有著密切的聯繫:鏇律音調必須服從於唱詞的字調;語調中的抑揚頓挫及其豐富的表情手段,是唱腔藝術表現的依據。

曲藝音樂是一種敘事性的音樂

曲藝求是“演故事”,而是“說故事”。在敘述中,當然有喜怒哀樂的情緒表現,但表演者總是以第三人稱的身分來表示自己的態度,而不是以當事人本人的身分(第一人稱)來表現故事,因此.曲藝音樂的藝術表現,主要集中在對基本情緒和敘述有態度的表達上,他在劇情發展過程中比較客觀,感情變化、對比不象戲曲那樣強烈,起伏的幅度也較小。

曲藝音樂的唱腔有兩個特點:

(1)說與唱的結合;

(2)敘述性和抒情性的結合。

曲藝的“說”是帶有音樂性的.即有一定節奏、韻律和音調起伏的念誦。曲藝的‘唱”是很口語化的。說中有唱,唱中有說,結合得非常自然貼切。

說與唱結合有幾種結合方式:

(1)唱中有說,即在歌唱性較強的唱腔鏇律中合有某些說話語調的表現因素。

(2)似說似唱,即唱腔中含有很重的說話語調成份,唱腔是語言音調的初步歌腔化,使人聽起來又象唱腔,又象說話。

(3)半說半唱,即在唱腔中出現少量(不到一句)說白片段,一般是前半句說,後半句唱。

(4)說唱交替,即說一段、唱段,穿插進行。

配圖

所屬分類

音樂體裁
音樂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