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亭街

曲水亭街

曲水亭街是泉城濟南一條聞名中外的歷史文化特色老街。曲水亭街連線大明湖[濟南大明湖]、百花洲、王府池子、芙蓉街,文化氣息十分濃厚。北靠濟南天下第一泉風景區大明湖、南接西更道、東望德王府北門,西鄰濟南府學文廟。從珍珠泉[濟南名泉]和王府池子而來的泉水匯成河,與曲水亭街相依,一邊是青磚碎瓦的老屋,一邊是綠藻飄搖的清泉,臨泉人家在這裡淘米濯衣。現在的曲水亭街依然完整地保留著《老殘遊記》中“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泉城風貌。曲水亭街,叫起來上口,聽起來順耳,極富文化韻味。

基本信息

簡介

曲水亭街曲水亭街
曲水亭街北起濟南天下第一泉風景區大明湖南門、南接西更道街,從珍珠泉和王府池子流過來的泉水匯成河,曲曲折折名曰曲水。曲水亭街並不太寬,但是很有特色,半個街道被小河占著,街隨水走,水伴街行。中間是一行垂柳,隨風搖曳的萬千綠絲條象掛在空中的五線譜,輕奏著動聽的音符。嫵媚的曲水亭街保留著傳統的風格:一邊是青磚碎瓦的老屋,一邊是綠藻飄搖的清泉,臨泉人家在這裡淘米濯衣。河水清澈見底,河中泉水潺潺,一簇簇的水草隨著流水舞動著婀娜的身姿。看著眼前的靜謐景象,你會有一種身處江南水鄉的感覺。在曲水亭街,描述濟南的詞語"家家泉水,戶戶垂柳"才有了完美的註解。曲水亭街最南頭是劉氏泉,劉氏泉往南就是西更道街,因為過去打更的經常路過而得名。西更道街街面乾乾淨淨,兩邊的房舍白牆黑瓦,路面的條石很整齊,古色古香,很有韻味。泉水是濟南城的靈魂,敦厚樸實是濟南人的性格,在曲水亭街,濟南人生活中的這種田園情調才完整地保留下來,這種正宗的濟南味道是這座文化古城最讓人珍惜和難以忘懷的東西。
曲水亭街曲水亭街
曲水亭街小橋流水、垂楊依依、瀟灑雅致、景色宜人,街巷風貌、格局與建築具有鮮明特色,能體現濟南城市風貌或特徵。街巷名稱具有獨特性、優美性和藝術性,富含文化品位,為大多數市民喜愛、熟悉。曲水亭街,叫起來上口,聽起來順耳,極富文化味道。這樣的老地名,可以說我們濟南的一個城市文化資源,它積澱濃縮了歷史文化的精華,也為我們今後地名命名提供了有益的借鑑,新地名命名時要更加注重獨特性、豐富性、傳承性和藝術性以及專通名的完整性。

歷史記載

北魏時期,濟南的士大夫即在曲水亭街附近建起了"曲水流杯池"也即王府池子。池水北出為曲水河。

發展歷史

曲水亭街曲水亭街
曲水亭街的記載可遠朔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中就有記載。這便是“家家泉水,戶戶垂楊”,小橋流水,泉城風韻的地方。
曲水亭和曲水亭街曾是文人薈萃之處,文人們在此下棋、聊天、品茶。古代文人每年農曆三月三相邀聚會於曲水河泮,把酒杯里盛上美酒,放在木質托盤中,讓酒杯順著彎曲小溪漂流,酒杯漂到誰的面前停住,誰便要飲酒賦詩。大書法家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所說的“引以流觴曲水”就是這個意思。
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一書中寫道:“歷祠下泉源競發,北流經歷城東又北,引水為流杯池,州僚賓宴公私多萃其上”。流杯池即今王府池子,池水北出,曲折東流是為曲水河。舊時,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各地文人墨客都要相邀聚會於此。在這一天人們要到水邊洗濯以消除不祥,文人稱此為“修禊”。“修禊”完畢後,宴會開席,文人便開始“曲水流觴”的詩酒盛會。用觴杯盛滿酒,放在托盤上,然後把托盤放在流杯池的水面上任其順流漂下,托盤漂至拐彎處,往往會停止不動,只要酒杯停下,坐在河邊的人就要端起酒杯,將酒一飲而盡,然後還需吟詩一首,如吟詩不佳,便會被罰酒。據說,這種曲水流觴盛會一直流行至清代。

曲水亭北鄰百花洲和大明湖,南靠府衙後門,來往遊客較多。而附近不遠的貢院,又是文人薈萃的地方。據濟南文化研究專家徐北文教授回憶,一直到解放以前,亭南河兩岸依然書肆林立,大約有四五十家書店從事古書和舊書交易。

主要景點

曲水亭街曲水亭街
曲水亭街小橋流水、垂楊依依、瀟灑雅致、景色宜人,街巷風貌、格局與建築具有鮮明特色,能體現濟南城市風貌或特徵。曲水亭街北靠大明湖,南接西更道,東望德王府北門,西鄰濟南府學、也就是文廟。當地百姓有所謂“芙蓉街,西奎文,曲水亭街後宰門”之說,一邊是青磚紅瓦的老屋,一邊是從容流過的清泉,臨街人家在這裡淘米、洗衣、使老街古舊中透出活力,沉靜中顯出生氣。清澈的泉水於院內、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經年不息,在家家戶戶的生活里淺吟低唱,使濟南這座北方古城擁有了些江南水鄉的明麗嫵媚。

旅遊信息

乘坐公交11、41、K54、K95、K98、K109路至大明湖站下。

奧運景象

23日,奧運祥雲環繞泉城,許多老街古巷飄起鮮紅的國旗,國旗飄揚,泉水汩汩,大街小巷涌動起了更濃烈的迎奧運熱潮。
聖火到家家就像過年,由省文明辦和齊魯晚報聯合發出的“聖火傳過來國旗飄起來”倡議,得到了省城市民的強烈回響。早晨6點半,濟南曲水亭街。剛到街口,就看到沿街橋邊已經掛滿國旗,幾百面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倒映在清澈泉水中,呼應著泉邊綠樹,清風徐來,讓人十分愜意。
“盼啊盼的,今天奧運聖火來了,心裡真比過年還激動,好像咱一下子就離奧運近了。”居民曲阿姨為了慶祝聖火來到,還真像過年一樣,大早上起來包了餃子,不到6點就煮餃子吃了頓喜慶的早飯。
國旗下老街居民成導遊“曲水亭街是濟南有名的老街,風景好,泉水多,你看掛上國旗後,這多漂亮!”在曲水亭街的一座橋前,居民崔女士正在向外地幾個遊客介紹情況呢,語氣透露著喜滋滋,儼然一副本地導遊的樣子。
幾名外地遊客來自廣東,趁假期來濟南旅遊,本打算昨天離開,聽說有火炬傳遞後又特意推遲了一天。這不,一大早,他們就跑到濟南大街上湊熱鬧,求個喜慶。
早上6點多下起小雨,菜阿姨和郭阿姨兩人趕忙來到師東新村社區居委會。她們擔心:“聽說今天有大雨,別把國旗給淋濕了,趕緊先摘下來吧。”
可是一會兒,這十幾個人每人手中拿一面國旗,不到兩分鐘,就又讓幾十面國旗隨風飄了起來。動作麻利,好像訓練有素。
原來,為了能在23日早8點前把幾百面國旗全部掛起來,他們之前特意準備了防雨預案,做了實地考察和簡單訓練,“練了得有一個多小時,所以是掛旗一分鐘,旗下長時功啊。”居委會蘇主任開玩笑地說。

路大荒故居

路大荒故居路大荒故居
路大荒:(1895——1972),原名鴻藻,字笠生。淄川人。著名蒲學專家。1895年出生於淄川縣菜園村,曾收集蒲松齡遺稿並編寫整理了《聊齋全集》和《蒲柳泉先生年譜》。一生學風嚴謹,為人正直。
位於天下第一泉風景區大明湖南門曲水亭街8號的路大荒故居,在這個地方,省立圖書館館長,第一個編寫《聊齋全集》的蒲學專家路大荒經常夜以繼日地工作,幾乎耗盡畢生精力來整理《聊齋全集》和《蒲柳泉先生年譜》,瓦和花稜子換掉了,庭院裡的小廂房也是後來蓋的。庭院門口的大門倒是還保留著原來的模樣。
如今的小院內住的是路大荒的後人尚義雲女士的一家,據尚女士介紹,院內以前有兩棵石榴樹。一棵開粉花是冰糖石榴。冰糖石榴樹和一棵葡萄樹也隨著1987年的一次房子翻修給砍掉了。當年路大荒從二十多歲就開始收集的蒲松齡著作原稿、抄本已經獻給了國家。好歹他的小屋還在,他主持修復的蒲松齡故居還在,他孜孜不倦、勤奮嚴謹的學風還在……

濟南市的旅遊景點

自明朝以來,濟南一直是山東省省會。濟南位於魯中西部,是我國環渤海地區南翼和黃河中下游地區的中心城市,是國家批准的沿海開放城市和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之一,是國務院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軟體名城、國家創新型城市之一。濟南是山東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旅遊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是中華文明中聞名世界的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發祥地,是第11屆全國運動會和第7屆中國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的主辦城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