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家規

暑假家規

每年的暑假原本是孩子和家長交流的最佳時期,然而,現在一些孩子受不了家長的另類“家規”,竟盼望著新學期早點到來。對此,專家表示,學生假期安排最好由自己做主,家長不要一廂情願為孩子設定過度的規定。

內容

開口只許說英語

滬上家長“另類”家規滬上家長“另類”家規

2010年7月,即將升入五年級的小惠被父母制定一條新家規:在家中只能說英語,否則就要接受處罰。他說:“為了讓自己能通過國中的面試選拔,父母用心良苦,可我對上國中不再那么嚮往了。”

生活作息軍事化

每天早上6:30起床背英語,7:00洗漱吃早飯,7:30齣門去輔導機構補習,下午和晚上的時間也被排得滿滿當當……

2010年讀初二的小月學習成績很優秀,可暑假期間,父母仍給她制定了一個精準的作息時間表,猶如軍營般紀律嚴明。有時,她的爸媽加班不在家,他們也會打電話回來,隨時檢查。周末,小月想要和同學出遊需要提前申請。

專家說法

“家規”制定不能一廂情願

寒暑假期間,對於一些家長制定的“另類”家規,浦東新區家教教研員孫永青提出不同意見。他表示,這些“家規”制定和實施都是父母的一廂情願、或者是父母“宏偉的育子計畫”,完全憑自己的興趣愛好或主觀臆測,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如果父母的這種選擇符合孩子的志趣,那當然是好事,會促進孩子興趣愛好發展。然而,有些“家規”是違背孩子志趣的,這種做法實際上是在限制孩子的發展。

上海市第二中學的心理老師周宇表示,暑假是學生自我調整的重要階段,的確是可以好好利用,但是,家長要注意把握“度”。如果給孩子的學習安排強度太高,很容易激起學生的厭煩甚至逆反情緒

周宇表示,暑假期間,家長應該和孩子討論他所希望的計畫或者完成的任務,包括非學習類的願望,比如旅遊、看世博會、參加舞蹈班等,讓孩子體會到制定計畫的樂趣,在他完成的時候,再與孩子分享自我管理成功的喜悅與成就感,這樣才能幫助孩子培養能力。

專家建議:勞逸應結合休整是關鍵
“假期是與學期相對的,變成‘第三學期’不可取。”山師附小的薛菲老師表示,她不主張家長給孩子報太多輔導班和興趣班,不是迫不得已也別送孩子上託管班。因為,“上班”很難讓孩子徹底放鬆,不利於迎接下學期的學習。她建議,家長給孩子安排假期的時候最好讓學習、健身、娛樂和休息的時間各占1/4。這樣既不讓孩子完全脫離學習,又保證了他們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放鬆。

學生的感受

2010讀初三畢業的小雪剛考完中考,原本以為想好好放鬆自己,但父母還是給她制定學習計畫,讓小雪感覺自己永遠處於學習的緊張狀態,自己感到很壓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