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夜苦學

晝夜苦學

《晝夜苦學》,是朱熹創作的作品。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朱熹(zhū xī )(1130-1200年)中國南宋思想家。字元晦,祖籍徽州婺源(今屬江西)。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間為福建政和縣尉,後寓居福建。朱熹出生於福建尤溪,14歲喪父,隨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里夫。紹興十八年(1148)中進士,歷仕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獄公事、秘閣修撰等職。後由趙汝愚推薦升任煥章閣侍制、侍講。慶曆三年(1197),韓侂胄擅權,排斥趙汝愚,朱熹也被革職回家,慶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詔賜遺表恩澤,謚曰文,尋贈中大夫,特贈寶謨閣直學士。理宗寶慶三年(1227年),贈太師,追封信國公,改徽國公。

作者生平

作者生平:朱熹早年出入佛、道。31歲正式拜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為師,專心儒學,成為程顥、程頤之後儒學的重要人物。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與呂祖謙、陸九淵等會於江西上饒鉛山鵝湖寺,是為著名的鵝湖之會,朱陸分歧由此更加明確。朱熹在“白鹿國學”的基礎上,建立白鹿洞書院,訂立《學規》,講學授徒,宣揚道學。在潭州(今湖南長沙)修復嶽麓書院,講學以窮理致知、反躬踐實以及居敬為主旨。他繼承二程,又獨立發揮,形成了自己的體系,後人稱為程朱理學。朱熹在任地方官期間,力主抗金 ,恤民省賦,節用輕役,限制土地兼併和高利盤剝,並實行某些改革措施,也參加了鎮壓農民起義的活動。朱熹在從事教育期間,對於經學、史學、文學、佛學、道教以及自然科學,都有所涉及或有著述,著作廣博宏富。 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出生於尤溪,降世不久,其父升任朝廷秘書省正字職,但因反對秦檜主和,被逐出朝廷。朱松回到福建建陽家中。朱熹隨父在建陽度過了他的童年。 相傳朱松曾求人算命。卜者說:“富也只如此,貴也只如此,生個小孩兒,便是孔夫子。”恐是後人附會,朱熹學成大儒則是事實。建陽近鄰有個南劍州,是道學最初在南方的傳播中心,朱松十分熱衷道學,與當地道 學家交往甚密。這種環境對朱熹的一生有著深刻的影響。 朱熹受教於父,聰明過人。四歲時其父指天說:“這是天。”朱熹則問:“天上有何物?”其父大驚。他勤于思考,學習長進,八歲便 能讀懂《孝經》,在書題字自勉曰:“苦不如此,便不成人。”朱熹十上歲時父親去世,其父好參劉子、劉勉子、胡憲等人,這三人皆是道學家。當時的道學家一部分排佛,一部分醉心學佛,他們皆屬後者。因此朱熹既熱衷於道學,同時於佛學也有濃厚興趣。紹興十七年(1147年),十八的朱熹參加鄉貢,據說就是以佛學禪宗的學說被錄取的。主考官蔡茲還對人說:“吾取一後生,三策皆欲為朝廷措置大事,他日必非常人。” 紹興十八年(1148年),朱熹考中進士,三年被派任泉州同安縣主簿,從此開始仕途生涯。赴任途中拜見了著名道學家、程頤的丙傳弟子李侗。紹興三十年(1160年),三十歲的朱熹決心向要侗求學,為表誠意,他步行幾百時從崇安走到延平。李侗非常欣賞這個學生,替他取一字曰元晦。從此,朱熹開始建立自己的一套客觀唯心主義思想——理學。 朱熹認為在超現實、超社會之上存在一種標準,它是人們一切行為的標準,即“天理”。只有去發現(格物窮理)和遵循天理,才是真、善、美。而破壞這種真、善、美的是“人慾”。因此,他提出“存在理,滅人慾”。這就是朱熹客觀唯心主義思想的核心。淳熙三年(1176年),朱熹與當時著名學者陸九淵相會於江西上饒鵝湖寺,交流思想。但陸屬主觀唯心論,他認為人們心中先天存在著真、善、美,主張“發明本心”,即要求人們自己在心中去發現真、善、美,達到自我完善。這與朱的客觀唯心說的主張不同。因此,二人辯論爭持,以至互相嘲諷,不歡而散。這就是中國思想史上有名的“鵝湖會”。從此有了“理學”與“心學”兩大派別。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秋,宋金關係緊張,金統治者完顏亮分兵四路南進,馬踏長江北岸。宋高宗準備出海南逃,由於右相陳康伯竭力勸阻而作罷。不久宋軍擊潰金兵,訊息傳至當時朱熹求學的延平,朱熹為民族的勝利欣喜若狂,寫下了慶賀的詩篇,表達他不可抑制喜悅心情。同時,他又給負責軍事的大臣寫信,指出必須乘勝出擊,坐視中原而不進取是不明智的。不久高宗退位,孝宗繼立,在廣大軍民要求的壓力下,起用了掂抗戰派張浚,平反了岳飛的冤案,貶退了秦檜黨人朱熹這時上奏孝宗,提了三項建議: (一)講求格物致知之學; (二)罷黜和議; (三)任用賢能。在奏章中鮮明表達了他的反和主張。 這一奏章使朱熹得幸被召。他趕至杭州,正值宋軍失利,朝廷派人議和,朱熹仍強烈反對,在孝宗接見時連上幾道奏章,慷慨陳詞。孝宗有感朱熹的忠心,命其為開學博士侍次,此職非其所長,未免有點諷刺。朱熹乘機面見張浚,提出北伐中原的具體想法。但不久張浚罷相,出任外地,病死途中。朱熹專程趕至豫章(今南昌)哭靈,痛惜抗金受挫。此時朝廷內主和派勢力猖獗,金兵渡過淮水。朱熹對此憂心如焚,但難有所為。隆興元年(1163年),朱熹回福建崇安,臨行前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夫沮(阻)國家恢復之大計者,講和之說也;壞邊陲備御之常規者,講和之說也;內(拂)吾民忠義之心,而外絕故國來蘇之望者,講和之說也……尖銳地抨擊了那些議和投降派。 1164年隆興和議之後,宋金結為侄叔,關係暫時緩和下來,朱熹便一頭鑽進理學中去了。他在故里修起“寒泉精舍”,住此十餘年,編寫了大量的道學書籍,並從事講學活動,生徒盈門。這一期間他對朝廷屢詔不應。 1178年朱熹東山再起,出任“知南康軍”,儘管他重新入仕,卻未忘自己的學者身份。在廬山唐代李渤隱居舊址,建立“白鹿洞書院”進行講學,並制定一整套學規。即: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教之目”。 “博學之,審問之,謹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為學之序”。 “言忠信,行篤敬,懲忿窒欲遷善改過”的“修身之要”。 “政權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的“處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接物之要”。 這個“白鹿洞書院”後來成為我國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而其“學規”則成為各書院的楷模,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 1181年朱熹解職回鄉,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廣召門徒,傳播理學。為了幫助人們學習儒家經典,他又於儒家經典中精心節選出“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並刻印發行。這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四書影響深遠,後來成為封建教育的教科書,使得儒家思想更進一步成為全面地控制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思想。 1193年朱熹任職於湖南,不顧政務纏身,又主持修復了四大書院之一的另一著名書院──嶽麓書院。使之與白鹿洞書院一樣,成為朱熹講學授徒、傳播理學的場所。書院在南宋發展盛行,幾乎取代官學,這種盛況是與朱熹的提倡直接有關的。 朱熹一生雖然為官時間不多,但總是努力設法緩和社會矛盾,或多或少地為下層人民辦好事。他退居崇安時期,崇安因水災發生饑荒,爆發農民起義。有鑒於此,朱熹主張設“社倉”,以官粟為本,“俾願貸者出息什二,……歲或不幸小飢,則馳半息,大俊則盡”。設立社倉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地主豪紳在災荒時期用高利貸剝削農民,無疑是有惠於民的。此後,朱熹並在多處推行。1178年朱熹任“知南康軍”(今江西星子一帶),上任不久發生災荒,朱熹上疏要求減免租稅。同時,請求政府興修長江石堤,一方面解決石堤失修問題,另一方面可以雇用饑民,解決他們缺食問題,饑民稱善。1190年朱熹知福建漳州,時值土地兼併盛行,官僚地主倚勢吞併農民耕地,而稅額沒有隨地劃歸地主,至使“田稅不均”,失地農民受到更為沉重的剝削,階級矛盾激化。為此,朱熹提出“經界”,即核實田畝,隨地納稅。這一建議勢必減輕農民負擔,損害大地主的利益,所以遭到後者的強烈反對。“經界”終於未能推行,朱熹憤怒不已,辭職離去,以示抗議。 朱熹的一生志在樹立理學,使之成為統治思想。但因理學初出,影響不深。同時,朱熹在官場上因品性耿直而得罪權臣,致使朱熹晚年落得一個悲劇的結局。 1181年8月浙東饑荒,朱熹由宰相王淮推薦任提舉兩浙東路常平茶鹽公事。途經杭州,入對七札,陳述時弊。到職後,微服下訪,調查時弊和貪官污吏的劣跡,彈劾了一批貪官以及大戶豪右。他不徇私情,牽連攻擊了王淮等人。於是,王淮指使人上書抨擊理學,斥其為“偽學”,朱熹被解職加鄉。 1187的朱熹出任江南西路提點刑獄公事,管理贛州(今贛縣)、江州(今九江)一帶地方的司法、刑獄、監察、農事等方面的事務。不久王淮罷去,理學一時得勢,朱熹更是仕途順利。幾年後受宰相趙汝愚推薦,當上煥章閣侍制兼侍講,即皇帝的顧問和教師。剛即位不久的寧宗全面肯定了理學,稱朱為“儒宗”,這反映了苟安江南的南宋企圖以理學加強內部團結的希望。朱熹為寧宗進講《大學》,每逢雙日早晚進講,但他藉此機會對朝政多有批評,終於使寧宗不滿,加以干預朝政的罪名,被逐出朝廷。 慶元元年(1195年)朱熹在朝廷的支持者趙汝愚受韓侂胄排擠被罷相位,韓勢盛極一時。韓因朱熹曾參與趙汝愚攻擊自己的活動,於是發動了一場抨擊“理學”的運動。慶元二年葉翥上書,要求把道學家的書“除毀”,科舉取士,凡涉程朱義理不取。監察御史沈繼祖指控朱熹十罪,請斬。朱熹的得意門生蔡元定被逮捕,解送道州。一時理學威風掃地,被斥為“偽學”,朱熹被斥為“偽師”,學生被斥為“偽徒”。寧宗一改舊態,下詔命凡薦舉為官,一律不取“偽學”之士。 慶元六年(1200年)三月初九,朱熹終於在家裡憂憤而死,享年七十一歲。臨死還在修改《大學誠意章 》,可見他是如何矢志於樹立自己的理學,然而生前終未如願。 著作有《朱子大全》,《童蒙須知》。

原文

原文: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發奮苦讀,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食不給,啖粥而讀。既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乃至被讒受貶,由參知政事謫守鄧州。仲淹刻苦自勵,食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另一版本:范仲淹二歲而孤,母貧無依,再適長山朱氏。既長,知其世家,感泣辭母,去之南都,入學舍晝夜苦學,五年未曾解衣就寢。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經之旨,慨然有志於天下,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 其它版本: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為己任。發憤苦讀,憊甚,輒以涼水沃面;食不給,啖粥而讀,人不堪其憂,仲淹不改其樂也。既仕(做官),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讒受貶,慶曆五年由參知政事(副宰相)謫守鄧州。勤政愛民,有政聲,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死之日,四方聞者,皆為嘆息。

段字義

字義:
再適:第二次出嫁,即改嫁。
適:出嫁。
孤:小而喪父
世家:身世。
饘:zhān,稠的。
日昃:太陽偏西。昃,zè。
孤:幼年喪父。
沃:澆。這裡是“洗”的意思。
士:讀書人。
去:離開
南都:臨安(今杭州)
氏:姓
嘗:曾 
或:有時
既:已經;……以後
再 :兩次
旨:要義
始:曾經
昏怠:昏沉睏倦
食不重肉:每餐不吃兩種以上的葷菜
六經:《詩》《尚》《儀》《樂》《易》和《春秋》六部著作的總稱。

譯文

譯文: ①范仲淹兩歲的時候就失去父親,家中貧困無依。他年輕時就有遠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天下作為自己的責任,發奮苦讀,有時晚上疲倦了,就用冷水沖頭洗臉。連飯也吃不上,就吃粥堅持讀書。做官以後,常常談論天下大事,奮不顧身。以至於有人說壞話被貶官,由參知政事降職作鄧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鍊自己,吃東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僅自保自養罷了。他經常朗誦自己作品中的兩句話:“讀書人應當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 ②范仲淹兩歲時就失去父親,家中貧困沒有依靠,母親改嫁長山朱氏。長大後,知道出身家世,感動哭著辭別母親,離開到南都,進入學堂。不分日夜刻苦學習,五年以來不曾解開衣服好好睡覺,有時候發昏疲倦,就用冷水沖頭洗臉,經常連頓稀粥都吃不飽,每天要到太陽過午才開始吃飯。終於博通《六經》的要領,慷慨有抱負於天下,他經常對自己說:“讀書人應當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 注釋 : ⑴孤 :幼年喪父 ⑵適 : 嫁 ⑶世家: 家世 ⑷去 : 離開,離去 ⑸南都: 今河南商丘 ⑹寢 : 睡覺 ⑺或 : 有時 ⑻怠 : 疲憊睏倦 ⑼輒 : 就,於是 ⑽六經: 指《詩》《書》《禮》《易》《樂》《春秋》 ⑾旨 : 要領①啖粥而讀 音:dàn 義:吃②輒以水沃面 音:zhé 義:往往,總是③食不給 音:jǐ 義:供應④乃至被讒受貶 音:chán 義: 說別人的壞話⑤由參知政事謫守鄧州:音:zhé 義:降職 ①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有時夜裡疲憊睏倦,常常用冷水洗臉。②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 妻子和孩子的穿的吃的,只是自己滿足自己的罷了。③遂大通六經之旨,慨然有志於天下: 於是,精通了六經的主旨要義,他慷慨激昂地立下為國家做一番事業的大志。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范仲淹所作《岳陽樓記》中的名句,與該文一樣,此句在本文中起了(點明範仲淹胸懷大志)的作用。文中表明少年范仲淹身世、家境的句子有“二歲而孤”、“家貧無依”;表明他發憤苦讀的句子是“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