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學院幼師部

晉中學院幼師部

幼師部是2007年新增專業,目前共招收3個年級,21個班級,在冊學生人數近1200人,在讀學生1043人。幼師部師資力量雄厚,所有教師全部達到本科以上學歷,有專職教師39名,兼職教師18名,外聘教師4名,其中有6名教師為高級職稱、6名教師為中級職稱,另有6名研究生學歷的教師。三年來,幼師部以院領導所提出的“做精、做大、做強”的發展思路為總體工作目標,以“講團結,重和諧,爭主動,求進取,多奉獻”為指導思想,確立了“為我省幼稚園、國小低年級培養合格師資,為宣傳、禮儀、公共關係等部門輸送後備人才”的培養目標和“培養具有堅定的政治方向,堅實的文化基礎知識,過硬的專業教育理論,彈、唱、說、跳、寫、畫、計算機、英語等‘八藝’過關,‘合格+特長’的優秀幼兒教育人才”的培養規格,建立了晉中市第一幼稚園、第二幼稚園、榆次區一幼、太谷縣二幼4所學前教育科研基地和教育實踐、實訓基地。幼師部一班人將以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工作重點,牢記以人為本的“尊信”教育理念,堅持德育為先,依法治部,科研興部,狠抓師資隊伍和班主任隊伍建設,強化學生管理,努力為晉中市學前教育的發展不斷做出新的貢獻。

基本信息

簡介

幼師部是晉中學院2007年新增專業,目前共招收3個年級,21個班級,在冊學生人數近1200人,在讀學生1043人。幼師部師資力量雄厚,所有教師全部達到本科以上學歷,有專職教師39名,兼職教師18名,外聘教師4名,其中有6名教師為高級職稱、6名教師為中級職稱,另有6名研究生學歷的教師。三年來,幼師部以院領導所提出的“做精、做大、做強”的發展思路為總體工作目標,以“講團結,重和諧,爭主動,求進取,多奉獻”為指導思想,確立了“為我省幼稚園、國小低年級培養合格師資,為宣傳、禮儀、公共關係等部門輸送後備人才”的培養目標和“培養具有堅定的政治方向,堅實的文化基礎知識,過硬的專業教育理論,彈、唱、說、跳、寫、畫、計算機、英語等‘八藝’過關,‘合格+特長’的優秀幼兒教育人才”的培養規格,建立了晉中市第一幼稚園、第二幼稚園、榆次區一幼、太谷縣二幼4所學前教育科研基地和教育實踐、實訓基地。幼師部一班人將以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工作重點,牢記以人為本的“尊信”教育理念,堅持德育為先,依法治部,科研興部,狠抓師資隊伍和班主任隊伍建設,強化學生管理,努力為晉中市學前教育的發展不斷做出新的貢獻。
教室教室

組織機構

組織機構組織機構

專業介紹

一、培養目標與規格

i本計畫的培養目標是: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熱愛幼兒教育事業的思想,具有幼兒教育工作所需的文化科學知識和專業理論、技能及基本能力,德、智、體等諸方面全面發展,能適應當代幼稚園教育發展和改革需要的新型幼稚園教師。具體培養規格如下:

學校logo學校logo

(一)思想品德方面
1、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關心國內外大事。
2、初步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了解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基本原理,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3、熱愛幼兒,熱愛幼兒教育事業,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和教育觀,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教師職業道德和行為習慣,具有事業心、責任感,具有求實創新精神。
4、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點,勞動態度和良好的勞動習慣,培養艱苦奮鬥精神。
(二)知識、技能及基本能力方面
1、掌握從事幼兒教育工作所需的較為寬泛紮實的文化科學知識,掌握藝術學科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開展較系統的教育科學理論知識。
2、了解幼兒生理、心理發展特點及規律,掌握開展幼兒保育和教育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具有從事幼兒教育科學研究的知識和能力。
3、掌握開展幼兒教育各項活動所需要的體育、藝術基本知識和相應的技能技巧。
4、掌握一定的生產、生活勞動知識和技能。
5、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具有良好的自學能力,具備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能力。
7、能創製適用的教具、玩具;會基本的實驗操作;初步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能設計製作實用的電教軟體;正確使用常見的電教設備。
8、能進行社會交往,會調動家庭和社會積極因素教育幼兒。
9、具有一定的藝術修養和健康的審美意識以及初步的鑑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10、掌握觀察了解幼兒、指導保育、科學設計教育目標、指導幼兒遊戲及其他教育活動,以及幼稚園班級管理、園務管理的一般知識和方法。
(三)身心素質方面
1、懂得一般的保健知識和方法,養成鍛鍊身體的習慣和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達到國家體育鍛鍊標準,身體健康。
2、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較強的意志力和心理自我調節能力。
二、課程設定
三年制課程計畫由必修課、選修課、教育實踐和課外活動四部分有機結合,發揮整體教育功能。
(一)必修課
必修課是課程計畫的主體,是培養德、智、體、美等諸方面全面發展和對未來幼兒教師進行職前教育的主要途徑。必修課包括基礎課、特長課、基本功訓練三大類。

基礎課包括文化基礎課、教育專業課和藝體課

文化基礎課有政治思想課、文化知識課、教師職業技能課。
思想政治課程主要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哲學、經濟學、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基本理論、愛國主義、國情、理想道德和師德、民主、法律常識等方面的教育。
文化知識課程主要在國中文化基礎上講授從事幼兒教育工作必需的高中程度的文化知識,並進行相應的基本技能訓練。文化知識課程主要開設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和自然科學基礎。
教師職業技能課程開設教師口語和計算機,主要使學生掌握從事幼稚園教育工作必備的教師口語知識和口語表達的基本技能,基本電教知識和技能,包括計算機的基本知識和操作、常見電教設備的使用、電教軟體和多媒體軟體的製作等。
教育專業課程主要講授幼兒衛生學心理學教育學、六科教學法等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熱愛幼兒的情感和開展保育、教育等工作應具有的基本知識、技能和能力。
藝體課程主要講授音樂、舞蹈、美術、體育等學科的基礎知識,並進行基本技能、技巧訓練。同時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和健康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具備從事幼兒藝術教育和開展幼兒體育活動所需的能力。藝體課開設音樂、舞蹈、美術、體育。
特長課開設:英語美術音樂舞蹈四門供學生選擇,每生只選一門。
基本功訓練課開設:國語、三筆字、簡筆畫、視唱、教具和玩具製作。
各類課程都要結合培養中專程度幼兒教師的特點,安排教學內容。要注意結合學科特點和內容,滲透德育,訓練技能,培養能力;要重視民族文化知識的傳授;要知識對學生進行人口、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教育;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因材施教,使學生得到生動、活潑、主動、全面的發展。
具體課程、課序、時間安排見附表。

(二)選修課
選修課是幼師課程設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必修課的延伸和必要補充,它可以使教學主動適應時代經濟、文化發展的需要;主動適應幼兒教育事業發展、改革的需要;可以拓寬和加深學生的知識,發展學生廣泛的興趣和特長等.選修課主要開設三類課程:文化基礎知識類、幼教專業知識類和藝體類。
(三)教育實踐
教育實踐是思想政治、文化知識、教育理論和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的綜合實踐課,是幼兒教師職前教育的必要環節,對於學生了解幼兒教育,熟悉幼兒,鞏固專業思想,提高學生幼兒保育、教育活動的綜合實踐能力具有特殊作用。

師資隊伍

劉夠安,男,1969年6月出生,語文講師。1994年7月畢業於山西師範大學中文系,後分配到原山西省太谷師範學校擔任語文教師。曾負責或參與校報《創造小報》及晉中市教育局內部刊物《國小教育通訊》的編輯、出版工作。後創辦學生社團星光劇社,改編和排演了大型話劇《祝福》、《小二黑結婚》等。2004年3月後歷任校團委副書記、書記,現任晉中學院師範分院幼師部部長。

劉夠安劉夠安

王月愛、女、副教授,1966年1月生。1984年7月畢業於晉中師專物理系。長期從事物理教學與研究工作,任山西省師範物理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省級骨幹教師、省優秀班主任。幼師部副部長兼黨支部書記。發表論文:1、列談《如何寫物理說課稿》、《教育理論與實踐》1999年增刊;2、“中師物理教學與科技教育”24字《科技輔導員》,2000年4月;3、“物理知識網路的形成及意義”24字《山西師大物理學報》1999增刊;4、“心裡品質在物理教學中的作業與發展”24字《山西師大學報》2000年增刊;5、“實驗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初探24字《山西師大學報》2001增刊;出版書:1、《國小教師學科教學基本訓練提要》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參編、5萬;2、《理化生地增訂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9年1月參編3萬;3、《科技活動課程》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參編2萬;4、《國小科學教學指導》人民日報出版社2006年8月第二主編12萬字

王月愛王月愛

張艷艷,女,講師,幼師部副部長,分管學生管理工作。1975年生,2000年畢業於原雁北師院(現大同大學)同年分配到原太谷師範任教,連任三年優秀班主任。2004年考入山西師大攻讀碩士學位,並於2007年圓滿完成學業獲得學位。曾被聘為英語教研員,期間發表論文“淺議中師英語聽力教學”“看隱喻在英漢互譯中的運用”。主持和參與了三項課題研究:主持了“遊戲教學在國小英語教學中使用情況的研究”,“幼師學生管理工作之研究”,參與省級課題“提高師範生課堂教學效率實驗研究”。

張艷艷張艷艷

閆及恆,男,1962年出生於平遙縣。晉中學院師範分院副教授。1985年7月畢業於山西大學數學系,專業方向為數學,畢業分配工作到太谷師範任教至今。工作以來多次被學校評為優秀教師和優秀班主任。在教學工作中,他代過中師數學的全部課程,近年來代過《近世代數》、《數學分析》、《初等數論》、《機率與統計》。他擔任過班主任的班級有:147班、172班、198班、224班、244班、280班、298班。他先後發表論文十餘篇:《培養中師生從教能力的幾點看法》發表在《山西教育報》上,《讀詩巧算求成語》發表在《中國小數學上》,《強化能力,提高素質》發表在《山西教育》上,《為什麼實行1.2.5制》發表在《數學大世界》上,《學習困難學生心理不良特徵與教育措施初探》發表在《教育理論與實踐上》,《用一個公式來複習立體幾何中的體積公式》發表在《晉中師範專科學校學報》上,《錯在哪裡》、《數學趣題》和《可以連續吃幾天》發表在《學習方法報》上。除此之外,他還積極參與學校申報的國家級課題研究項目。
王榮英,1965年生於河南省林州。副教授。1988年畢業於山西師範大學中文系。在語文教學崗位上,兢兢業業,長期關注基礎語文教學和公共課程《大學語文》的教學與研究,發表論文《指導學生學會讀書和思考》、《作文評判分析》、等五篇。《劉玄德三顧茅廬》教案獲得山西省中師語文教研會科學探究性教案評比二等獎。

閆友益,男,高級講師.1967年5月出生,1990年畢業於山西師範大學物理系,同年分配到山西省太行師範學校工作.2007年隨校遷移到榆次(與原太谷師範學校合併更名為晉中學院師範分院)工作至今。現任晉中學院師範分院幼師部物理教師。

張保華,男,1965年10月28如生於河南省林州市,,高級講師。1986年畢業於長治師範學校,後畢業於山西教育學院。在長期的語文教學實踐中,致力於閱讀與寫作的教學,輔導學生髮表作品百餘篇,三十篇獲得各種獎項,04年編輯了《首屆文科大專班優秀作品集》。從86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已經出版二十餘萬字。發表論文《對1958年新民歌運動思考》、《尋找閱讀與寫作的結合點》等五篇論文。
馮麗芳,女,1972年4月生。1995年6月畢業於山西師範大學中文系,大學本科,文學學士學位。現為晉中學院師範分院幼師部教師,講師,現講授幼兒文學,曾授科目:古代漢語、現當代文學等。參與課題:節日文化研究(校級)2008年度本人負責端午節文化研究;《端午節與中國傳統文化》2008校本科研項目階段成果評比二等獎;《大愛無疆》“十佳論文”稱號2008年9月10日;發表論文:《整體閱讀與英語教學改革》2001年10月25日《晉中日報》;《提高語文素質重在培養習慣》2003年7月7日《晉中日報》
楊永慧,女,講師,1970年6月生.1993年7月畢業於太原工業大學紡織專科班,2000年7月從山西大學美術學院畢業。長期從事美術教學工作,研究方向:美術教育。發表論文《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改革考試制度》、《課堂教學與素質教育》、《談美術課的能力培養》、晉中師專學報2001年1月晉東南師專學報2001.22太原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1.6獨撰32.52。獲獎論文《淺談美術教學模式的構建》、《色彩教學之我見》、《談美術課的能力培養》、《從“蠟燭精神過時了”談起》山西省中專教育學會2001年山西省中師十五屆美術教研會2002年10月山西省教育學會2003年12月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三屆三次學術年會2004年10月獨撰2.11.82,2.3全省2001年職業教育改革優秀獎二等獎第一次山西省中國小教育科研成果評獎三等獎一等優秀論文。課題小教大專美術專業教學方法的研究校本2004.11—2006.主要合作者。
李偉,男,漢族,左權縣人,講師,大學本科,1997年山西省教育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1984年參加工作,愛好文學,注重科研,先後在省地刊物上發表論文6篇,工作努力,多次榮獲模範教師、模範班主任的榮譽。

李彥文,男,1966年1月生,大學本科畢業,中共黨員,文學講師。1990調入我院,歷任語文、書法教師,併兼教務職員、副主任、副處長。發表有《淺談教學中的獨立人格塑造》《藝術構建師生教學新關係》等論文。多次評為校先進教育工作者、被中國教育學會書專委評為全國書法大賽優秀指導員、被省中師書研會評為全國中師書法大賽優秀指導員等。
王燕紅,女,生於,1983年2月2日,曾就讀於大同大學現任晉中學院師範分院美術系教師在2006-2007年青年教師技能大賽中獲二等獎2007-2008年獲“系優秀班主任”稱號同年獲校級“優秀團總支”稱號2007-2008年在全國晉商杯書畫大賽中指導學生獲一等獎

李瑞峰,女,1983年1月出生,數學助理講師,2005年7月畢業於山西師範大學數學系。2005年7月到2007年9月在晉中職業技術學院任教,2007年10月至今在晉中學院師範分院任教。
黃靜,女,1968年4月出生,1991年7月畢業與山西省文化藝術學校;1992年11月太行師範學校任音樂教師;1996年4月山西省教育學院專科學習;1998年9月太行師範學校任音樂教師;2002年9月太原師範學院本科學習;2006年10月晉中學院師範分院任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