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觀念

時間觀念

時間觀念是來自人類觀察感知到的自然時間或物理時間。人類的時間觀念主要來源於觀察到的自然運動(含天體運動)和人文運動(含歷史進程)的有序性,來源於此等有序運動的節律性或律動性。可觀察感知的事象世界的有序性運動及其周而復始、循環漸進的節律或律動,才是人類形成時間觀念的真正源泉。

基本信息

涵義

時間觀念的涵義是要科學地安排時間,計畫用時間,講究效率,還需要有自控能力。因此,一般家長認為是對成人的要求,而忽視了對孩子的培養。若是父母能在早期養成孩子良好的時間觀念,就等於給孩子以知識、力量、聰明和美好的開端。因為善於掌握自己時間的人將會獲得高效率工作,也是最能出成績的人,在科學技術、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尤其需要。

樹立方法

 時間觀念時間觀念
當前,企業樹立時間觀念,主要應該在“快”、“嚴”、“高”三個字上下功夫。

:即對市場變化的信息反映要快,決策要快,新產品開發要快,產品更新要快,銷售也要快。

:字要貫穿市場行銷的全過程,企業只有快,才能抓住有利時機,適應市場變化,不斷開闢和擴大新市場,否則將會貽誤時機,在競爭中趨於失敗時間。

:即指嚴格交貨期。在生產社會化程度高,經濟活動橫向聯繫密切的情況下,生產、流通各個環節更要密切配合,為了減少資金占用,又能及時保證用戶需要,消費者越來越要求經營者按契約規定的時間交貨,如若延期,不僅要賠償經濟損失,而且直接影響到企業的聲譽。

因此,企業的經營計畫和經營活動要一環扣一環,緊張而有秩序地進行。

:即工作效率要高,要簡化手續,壓縮工作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加速商品流通。

存在意義

是指企業在市場行銷活動中重視時間作用的一種市場觀念。樹立時間觀念對於企業的市場行銷活動具有重要意義。

(1)市場需求瞬息萬變。
一種產品,昨天暢銷,今天平銷,明天可能變為滯銷。企業具有時間觀念便可以提高決策速度和辦事效率,及時開發新產品,企業就不會為市場所拋棄。

(2)市場競爭激烈、複雜。一種市場機會的把握,既靠機遇,又靠敏捷。企業具有時間觀念便可以不失時機地抓住機會,迅速作出決策,這種決策也可能會使企業興於一朝,或起死回生,否則,企業只能業績平平,迫於維持生存,甚至毀於一旦。

(3)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使產品更新換代加快,企業具有時間觀念便可以跟上時代步伐,走在時間前頭,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4)在日常決策和行銷活動中,企業具有時間觀念便可以以快取勝,直接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

劃分方式

二分法

時間觀念時間觀念

二分法是研究者對時間樣式進行分類的最常見的模式。麥克塔嘉特(J?M?E?McTaggart,1866~1925)的模式頗有代表性,他提出將時間劃分為A系列和B系列。時間的A系列以先後為標誌;時間的B系列以“現在”、“過去”和“未來”為標誌。

三分法

三分法就是自然時間、人文時間和心理時間。物理時間推廣一步就是自然時間;人文時間的核心部分是歷史時間;心理時間的核心部分是體驗時間。所有的時間流程都有個先後的問題。心理時間或體驗時間,人文時間或歷史時間,除了有個先後問題之外,還包括有“現在”、“過去”、“未來”的問題。

文化背景

時間觀念時間觀念

由於文化背景不同,各國的時間觀念也不盡相同。因此,了解訪問國家工作時間及假日情況,對恰當地安排商務活動日程、順利地開展業務十分必要。

每周工作日不同,多數國家的工作日是周一至周五或周一至周六。但由於宗教原因,以色列的工作日是周日至周五,因為星期六是猶太教的安息日,這一天是全國法定休息日;多數阿拉伯國家的工作日是從星期六到星期四,因為穆斯林的休息日是星期五。

迴避節假日特殊的節假日情況也須弄清。

例如穆斯林在齋月時的工作日程安排較寬鬆,這時與之談生意萬萬不可操之過急。歐洲人十分重視節假日,每年都會有四至五周的休假時間,尤其是法國人常在炎熱的七八月份外出度假旅遊,如果這時打擾他們或打亂他們的度假安排,會令對方非常惱火。有些節假日的時間並不固定,比如齋月、復活節等同中國的春節一樣,每年的公曆日期都不相同,應儘量避開在這些日子裡進行商務活動。

各國時間

美國

文化背景文化背景

美國人的工作時間一般為8:30至16:30或9:00至17:00。中午有半小時至一小時的午餐時間。義大利人從每天早上9:00工作到晚8:00,其中下午1:00至4:00為午餐時間。在歐洲上班時要全身心投入,但逾時工作卻不可取。在日本和中國的香港則相反,人們工作起來不分晝夜。

日本

日本的工作時間雖然規定為9:00至17:00,但為生意上的成功加班加點也是家常便飯。
守時與不守時對多數歐洲人和美國人來說,讓別人等候是不禮貌的行為,即使你的客戶遲到,你也應按時赴約。而有些國家對此就不大在意。

俄羅斯

俄羅斯人在時間安排上就比較隨心所欲。在中南美洲以及一些中東國家,預約也都是大概時間,按約定時間前往,你常常要等上一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

阿拉伯

阿拉伯人來說,工作遠不如家庭、朋友及宗教來得重要,他們對時間的感覺是“看上帝的安排”。亞洲人很守時,他們常常會比約定時間提前幾分鐘到場,但菲律賓人經常遲到。

埃及

埃及人的時間觀念則常令記者頭痛不已。如果埃及人說:“稍等,5分鐘”,意思就是半小時;如果說“半小時”,那就要做好準備——當天基本不行。可能是埃及人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準備提高辦事效率,在一些小事上常愛說:“稍等,1秒鐘”,那說明他們把握很大,5分鐘內就可以結束戰鬥。

孩子

形成規律

時間觀念時間觀念

滿月以前:
寶寶負責滿足自己,父母負責及時提供滿足,鋪墊培養時間觀念的基礎;
1~6個月時:
父母應注意仔細觀察,及時調整和安排孩子的作息時間;
6個月~1歲時:
父母可就睡眠時間的固定,用暗示的方式給孩子逐步引入時間的概念;
1歲~2歲時:
父母針對孩子對語言和動作感興趣的特點,用強調和重複的方式,宣布和固定作息時間;
2~3歲:讓寶寶做時間的主人,父母用配角的方式參與支持。

培養方法

胎兒期:

孕婦應讓胎兒在胎內的生活有規律,首先自己的生活就要有規律。按時進餐、睡眠、工作、學習、休息、娛樂、散步等,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就可以給胎兒以積極的感應時間。

初生到1歲:

新生兒出生1個月後對新環境逐步適應,就會隨母親為他的生活安排而產生了初步的時間觀念,養成按時睡眠,按時吃奶,按時要人抱起逗樂,而逐步在新環境中調節好生理節律,使“生物鐘”按時走。

1歲至2歲:

這時期孩子的動作發展已能自由行走,雙手會做點小事情,並能用簡單的詞來補充動作的不足表示自己的心愿。父母可以指示他用動作和語言來培養時間觀念。

2歲到3歲:

孩子已能用完整的語句表達自己的要求,這時應該讓他接受時間刺激來鍛鍊他的語言能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