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蚓秋蛇

春蚓秋蛇

春蚓秋蛇比喻書法拙劣,像春天蚯蚓和秋天之蛇的行跡那樣彎曲。出自《晉書·王羲之傳》:“行之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

基本信息

詞目:春蚓秋蛇

發音:chūn yǐn qiū shé

釋義:原指彎彎曲曲,似蚯蚓與蛇爬行之遺蹟。後喻書法柔弱,缺乏骨力,字型拙劣,婉曲無狀。

出處

《晉書·王羲之傳》:“子云近出,擅名江表,然僅得成書,無丈夫之氣,行行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

解釋:王羲之評論江南梁蕭子云的書法,雖名揚江南,但其書法柔弱無力,缺豪邁之氣。字型猶如春天的蚯蚓,秋天的蛇。

示例

蜂腰鶴膝嘲希逸,‘春蚓秋蛇’病子云。”《宋?蘇軾?和孔密州五絕五首之四》

“研將朱墨任鴉塗,‘春蚓秋蛇’認得無?”《清?吳曼雲?江鄉節物詞?小序》

另解:秋蛇春蚓

示例:《宋?蘇軾?次韻米黻二王書跋尾二首》:“‘秋蛇春蚓’久相雜,野騖家雞定誰美。”
 《明?宋濂?史書會要?序》:“近世以來,徇末而忘本,濡毫行墨,‘春蛇秋蚓’之連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