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後傳

簡介

〖春秋後傳〗十二卷。宋陳傅良(1137一1203)撰。傅良字君舉,號止齋,浙江溫州人,師事薛季宣,乾道進士,教授泰州,改太學錄;通判福州,為言官論罷;光宗立,由知桂陽軍遷提舉常平、茶鹽轉運判官,除吏部員外郎,極言賦斂之苛,宜以愛惜民力為本,轉官中書舍人兼侍讀,直學士院、同實錄院修撰,官終寶謨閣待制,著《建隆編》、《歷代兵制》、《止齋集》等書。是書有傅良門人周勉跋,稱傅良為此書,將脫稿時而病,學者欲速得其書,俾傭書傳寫,其已削者或留其帖子編,增入是正者或揭去不存。是今世傳本,已非傅良完本。其為文大旨以《公羊傳》、《□梁傳》為主,參之《左傳》,以其所不書實其所書;以其所書推見其所不書,深究《春秋》經旨,詳閱世變,所論既多有發明,又頗得《春秋》之要,在三《傳》後卓然名家。傅良指出:有所謂隱、桓、莊、閔之《春秋》所謂僖、文、宣、成之《春秋》;有所謂襄、昭、定、哀之《春秋》,實乃本何休三科之說而小變之。其書雖多出新意,但每傳之下,必注曰此據某說,此據某文,徵引前說亦較廣博,故此書無論對研究經學或者史學,都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宋儒治學,多好疑經、改經、刪經,以己意而為之,傅良所處,正是宋儒標新立異、另創新說的鼎盛時期,但其思想卻少受此學風的影響,獨能根據舊文,研求前人之微旨,其結論也就較少武斷之說,此書遂多得後人好評,趙□《春秋集傳》自序即說,宋人治《春秋》者,最推傅良。有《通志堂經解》本及《四庫全書》本傳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