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如線

春如線

吳冠中的許多作品曾經都以“春如線”命題,這也是這位藝術大師出版次數最多的作品。 ”因為“線”的這種情脈脈,所以在吳冠中的眼中,這個世界,幾乎都是變成了線和線的組合。 1.風箏不斷線—緬懷吳冠中先生經典作品收藏大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10年。

作品簡介

春如線 彩墨紙本
作 者 吳冠中  
類 別 中國書畫>繪畫
創作年代 1995年作
尺 寸 70×140cm

作品賞析

公園裡,青松抽出新芽,松針揮舞,風箏之線從樹梢延伸,風是線,

流水也是線,“線,身段不同的線,風韻各異的線,都在蕩漾……” 線條從春天生髮,變奏,傳送,有了花的夏,紅樹間疏黃的秋,和樹幹蕭索的冬,於是,在吳冠中的畫中,我們看到了如此繁多的線條:變形的、扭曲的、奇詭的。和這些多情的線條邂逅,成為解讀吳冠中畫作的第一道門檻。人們常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母雷特,也許觀眾所見、所感已不是作者的本意了—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觀眾從其作品中得到了精神的陶冶和升華!《春如線》的結構是如此緊密,我們無法想像可以在任何地方添加一堵牆或一根草,但吳冠中灑上去的那些看似毫無意義的墨點,卻不可思議地使整個畫面充滿流動的韻律。在色彩的使用上,吳冠中同樣做到了既簡約、又精確,畫中色彩既少且淡,畫中的幾點紅,與畫面右下方的一方印章,巧妙地使整個畫面達到了完美的平衡,山頭的淡綠,使畫面充滿生氣。有人說,吳冠中的筆法最適合描繪春天,因為它本身就帶著雋秀之美。這話並非不恰切,尤其是當我們面對著像這幅娟秀、恬靜的《春如線》,我們不得不說:要展現春天的清新之美,很難有比這更確當的筆法了。也許,這就是一位偉大畫家所獨具的魅力。

畫家簡介

吳冠中,1919年出生於江蘇省宜興縣。1942年畢業於國立藝術專科學校,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費留學,1947年到巴黎國立高級美術學校,隨蘇沸爾學校學習西洋美術史。吳冠中1950年秋返國。先後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建築系、北京藝術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全國政協委員等職。曾出版過《吳冠中素描、色彩畫選》、《吳冠中中國畫選一輯》、《東尋西找集》、《吳冠中散文選》等。

創作背景

吳冠中的許多作品曾經都以“春如線”命題,這也是這位藝術大師出版次數最多的作品。他曾經說過:“‘春如線’是《牡丹亭 遊園驚夢》中的一句唱詞,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春如線,剪不斷,理還亂,李煜之情絲絲如線’。線,形象地表達了情之纏綿。我的繪畫經常墜入線之羅網,從具象的紫藤之糾葛發展到抽象的情結,縱橫交錯,上下遨遊,線在感情世界中任情賓士。我有不少畫作以’春如線’命名,以’線’書寫春意,情脈脈,我樂於借用。”因為“線”的這種情脈脈,所以在吳冠中的眼中,這個世界,幾乎都是變成了線和線的組合。

展覽

1.風箏不斷線—緬懷吳冠中先生經典作品收藏大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10年。
2.“虛懷齋藏中國書畫精品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10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