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錯字

易錯字

易錯字,是一個詞語,意思是指讀音或字形容易出錯的字。因為字形和其他字的字形有相似之處,所以很容易讀錯或者寫錯。

意思

擬: nǐ 起草;例:擬了一個信稿。想要作;例:擬於下月赴滬。模仿:例:比擬。不讀yǐ。“擬”的繁體字是“”,也有人按半邊誤讀為yí。
殲: jiān 殺光,消滅盡。例:殲滅戰,痛殲敵軍。不讀qiān。
詣: yì 達到。“造詣”是指學識達到的程度,如稱讚一個人的學識高深,說
“造詣很深”“頗有造詣”。不讀zhǐ。

補充

庖: páo 廚房。“庖人”指廚師。“越俎代庖”是說正在行祭禮的人,走離祭祀的地方去替廚師準備祭祀品(俎音zǔ,是古代的祭器)。比喻超越自己的職責範圍,去做別人的工作。不讀bāo。
苫: shān遮蓋。例:苫布,就是遮雨的大幅厚布。修建房屋時房頂用草、泥蓋抹,也 叫“苫背”。不讀zhàn。
樞: shū 門軸。“中樞”“樞紐”都指事物最重要的關鍵性的部位。不讀qū。
恪: kè 小心謹慎。例:恪守成法,恪遵規章。過去有kè和què兩讀,現在規定讀前一個。不讀gè,或按“格”類推認讀為gé。
迸: bèng 爆開。例:迸裂,火花亂迸。不讀bìng。
玷: diàn 白玉上的污點。“玷污”“玷辱”都是說使人或東西失了體面,不光彩。不讀zhān。
茸: róng 小草剛剛生出來的柔軟的樣子。例:淺草茸茸。“鹿茸”是初生的帶細毛的鹿角,是一種貴重的藥品。不讀ěr。
駢: pián 並列的,成雙成對的。例:駢體文(文章句子都是排比整齊的)。不讀bìng。
陌: mò 道路。例:田間阡陌交通。“阡”和“陌”指縱橫的小路。“陌生”就是生疏、沒有見過的。不讀bǎi。
絢: xuàn 有文彩的樣子。“絢爛”就是彩色光艷。不讀xún。
莠: yǒu “莠”本來是貌似稻禾的狗尾草,常用來比方壞人;例:良莠不齊。不讀xiù。
膾: kuài 肉片或肉絲。“膾炙人口”是對文學作品的讚美詞。“膾”和“炙”都是好吃的東西,比喻適合人們的口味。不讀huì。
淙: cóng “淙淙”是流水的聲音。不讀zōng。
淀: diàn 湖泊。例:白洋淀。又是“沉澱”的“淀”。不讀dìng。
涮: shuàn 用水沖洗。例:用水把瓶子涮一下。北京有一種著名的食品“涮羊肉”,就是自己在火鍋里煮羊肉片,稍微一涮就撈出來吃,滋味異常鮮美。不讀shuā。許多人都把“涮羊肉”的“涮”字讀錯了。
涸: hé “乾涸”就是水幹了。“涸轍之魚”是說在乾的車轍里的魚,比喻在困苦中等待救援的意思。不讀gù。
掮: qián用肩扛。例:掮起大旗。“掮客”是舊社會的商業中間人,現在也用“政治掮客”來嘲諷反動的政客。不讀jiān。
捺: nà 壓下,忍耐。例:按捺,捺著性子。又指漢字的筆畫“丶”。不讀nài。
酗: xù 喝醉了酒胡鬧。例:酗酒滋事。不讀xiōng。
償: cháng 例:償還,賠償,得不償失,如願以償。不讀shǎng。這個誤讀是由繁體字“”而來的,現在按簡化字的偏旁讀“嘗”是正確的。
綻: zhàn 裂開。例:破綻,皮開肉綻,鞋開了綻。不讀dìng。
滯: zhì 堵塞住,不能順利地流動。例:停滯,滯留,滯礙。不讀dài。
愜: qiè “愜意”就是滿意,“難愜人意”是不能令人滿意。不讀jiā或jiá。
愎: bì 倔強,不聽人勸。例:剛愎自用。不讀fù。
晷: guǐ日影。例:日無暇晷(很忙,一天裡沒有一會兒空閒)。“日晷”是一種古代借日影看時間的工具。不讀jiù,也有人誤讀成guī。
喟: kuì 嘆氣。例:喟然長嘆。不讀wèi。
掣: chè 拉,抽。例:牽掣,掣動,風馳電掣,掣肘(阻攔別人進行工作)。不讀zhì。
滓: zǐ 沉澱的渣子。“渣滓”本指沒有用的廢物,也用來嘲諷人物。不讀zǎi。
溯: sù 逆流而上。例:回溯(回想以前),推本溯源(尋求根源),都是比喻。不讀shuò。
塑: sù 用泥土等製成人物形象。例:雕塑,塑造,塑像,木雕泥塑。“塑膠”是一種化學物質。不讀shuò,suò。
隘: ài 狹小。例:狹隘。險要的地方。例:關隘,要隘。不讀yì。
韙: wěi 是,對。例:冒天下之大不韙。不讀wéi。
畸: jī “畸形”是不正常的形狀。不讀qí。
稗: bài 稗子,一種像稻麥的野草,可以作飼料。“稗官野史”,“稗史”,(記載逸聞瑣事的書)。古代設“稗官”,專蒐集民間的議論。不讀bēi。(或按“脾”“啤”類推誤讀為pí。)
愆: qiān 過失。例:罪。“期”就是錯過規定的時期。不讀yǎn。
贅: zhuì 多餘的,沒有用處的。例:累贅,繁贅,贅疣(小的瘤子,比方不需要的事物)。不讀áo。
憧: chōng “憧憬”就是想像。例: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生活。不讀tóng。
麾: huī 指揮,又是旗子。舊時用“麾下”作為對武職官員的敬稱。不讀máo。
撐: chēng 支住,推開。例:撐船,撐竿跳,撐起傘來。也是支持和努力維持的意思。例:苦撐著這個局面。不讀zhǎng。特別是“撐竿跳”,讀錯的人很多。
覷: qù 偷看。例:面面相覷。“小覷”就是輕視。不讀xū。
篋: qiè 箱子、柜子之類的器具。“翻箱倒篋”是急躁地尋找東西。不讀jiā,jiá。
鐫: juān 雕刻。例:鐫刻圖章。不讀jùn。(“雋”讀jùn,是不平凡的意思;也讀juàn,是肥美的意思)。
擎: qíng 托著,舉著。例:力擎千斤,眾擎易舉(大家一齊用力,容易把事辦成)。發動機也叫“引擎”(譯音)。不讀jìng。
瞠: chēng 直著眼睛看。例:瞠目結舌(吃驚時瞪著眼說不出話來的樣子),瞠乎其後(乾瞧著,趕不上人)。不讀táng。
獺: tǎ 一種毛皮珍貴的小獸。例:水獺,旱獺。不讀lài。
臀: tún “臀部”就是屁股。不讀diàn。
瞥: piē “一瞥”就是大略一看。不讀bì。
瞰: kàn 從高處往下看。例:鳥瞰,俯瞰。不讀gǎn。
齲: qǔ “齲齒”就是蟲牙。不讀yǔ。
簇: cù 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團。例:花團錦簇,一叢一簇的奇花異草。“擁簇”是擠在一起的意思。不讀zú。
懣: mèn 煩悶。例:“憤懣”。不讀mǎn。
蹙: cù 縮聚。例:雙眉緊蹙,蹙額。又是緊急的意思。例:蹙迫。不讀qī。
蹴: cù 踢,踏。例:蹴球,一蹴而就(一下子就成功)。不讀jiù。
霾: mái 空中下塵沙。例:陰霾的天氣。不讀lí。
倀: chāng “為虎作倀”是說甘心給壞人當走狗。“倀”指“倀鬼”,古時的迷信傳說:人被老虎吃了,鬼魂還要為老虎服務,引誘人來給老虎吃,並且幫助老虎躲避獵人的傷害。和“張”“帳”“脹”等字同包含“長”。但不讀zhāng,zhàng。
汲: jí 從河裡或井裡打水。例:新汲的涼水。和“吸”字同包含“及”,但不讀xī。
悵: chàng 不高興。例:惆(chóu綢)悵,悵惘(wǎng)。不讀zhàng。
吭: háng 咽喉。例:引吭高歌(放開喉歌唱)。和“抗、炕”等字同包含“亢”,但不讀kàng。“不吭聲”的“吭”讀kēng。
嫗: yù 老婦人。唐代詩人白居易作詩,力求平淺,作成後念給老太太們聽,她們能聽懂了,這詩才算作成。人們讚美他的詩是“老嫗能解”。和“嘔”“鷗、歐”等字同包含“區”,但不讀ǒu,ōu。
沮: jǔ “沮喪”形容失意時無精打采的樣子。和“租、祖、阻、組、俎”等字同包含“且”。但不讀zū,zǔ。
怙: hù“怙惡不悛”是說作壞事而頑強地不改。“怙惡”是堅持為惡。和“姑、估、沽、咕”“牯”等字同包含“古”,但不讀gū,gǔ。
詭: guǐ 虛偽欺詐,不誠實。例:詭計,詭辯,行蹤詭秘。和“桅”“跪”“脆”等字同包含“危”,但不讀wéi,guì,cuì。
劾: hé “彈劾”是檢舉官員的罪行和過失。和“刻”“頦”等字同包含“亥”,但不讀kè,kē。
拂: fú 輕輕掃去,擦過。例:拂拭,春風拂面。“拂曉”是天快亮的時候。和“佛教”和“佛”字同包含“弗”,但不讀fó。
枘: ruì “方枘圓鑿”比方不相適應。枘是木器的榫頭,鑿是榫卯。和“納、吶、衲”等字同包含“內”,但不讀nà。
陘: xíng 山脈中斷的地方。“井陘縣”在河北省。和“莖、經”“徑、脛”等字同包含“”,但不讀jīng,jìng。
迢: tiáo 遠。例:千里迢迢,迢遙。和“超”“招、昭”等字同包含“召”,但不讀chāo,zhāo。
咀: jǔ 咀嚼。和“祖、阻”等字同包含“且”,但不讀zǔ。
呷: xiá 喝一點兒。例:呷了一口酒。和“押”字同包含“甲”,但不讀yā。
剎: chà “一剎那”就是一會兒。和繁體字“”同包含“殺”,但不讀shā。不少人讀shà,可能是受了“一霎”的影響,這是由於詞義相同而作出的錯誤推測。(但是“剎車”的“剎”應該讀shā)
狙: jū 大猴子。“狙擊”是突然襲擊。和“祖、阻、組”等字同包含“且”,但不讀zǔ。
恬: tián 心安。例:安恬,恬不知恥(心裡安然,不覺得羞恥)。和“刮”“括”同包含“舌”,但不讀guā,kuò。
袂: mèi 袖頭。例:分袂(離別),聯袂(手拉手)。和“決、訣”等字同包含“”,但不讀jué。
閡: hé “隔閡”就是互不相通或不了解的意思。和“孩”同包含“亥”,但不讀hái。
驍: xiāo 勇猛。例:驍將,驍勇。和“撓、鐃”“嬈、橈、饒”等字同包含“堯”,但不讀náo,ráo。也不讀yáo。
殄: tiǎn 消滅。“暴殄天物”是說糟踏東西。和“珍”“診”同包含“”但不讀zhēn,zhěn。
砭: biān 古代用石針扎皮肉治病。例:痛下針砭(批評人、幫助人改過)寒風砭骨(刺骨)。和“泛”“貶”同包含“乏”,但不讀fàn,biǎn。
峙: zhì 本來說山勢的直立,“對峙”用來比喻雙方互相抗拒,各不相下。和“持”字不同,不讀chí。也不讀chì。
胝: zhī “胼(pián)胝”是勞動後手腳上磨出來的繭子。和“抵、詆”等字同包含“氐”,但不讀dǐ。
浸: jìn 放在水裡泡。例:把藥浸透,浸種。逐漸地。例:浸漸。和“侵”字同包含“”,但不讀qīn。
悛: quān 悔改:例:怙惡不悛(堅持作壞事,不肯悔改),屢誡不悛(屢次告誡,並不悔改)。和“俊、浚、峻”等字同包含“”,但不讀jùn。
諄: zhūn “諄諄”是形容告誡和囑咐時懇切的樣子。例:諄諄告誡,言者諄諄。和“醇、淳”等字同包含“享”,但不讀chún。
疽: jū “癰疽”是一種毒瘡;牲畜還能得“炭疽”病。和“阻、祖、組、俎”等字同包含“且”,但不讀zǔ。
捕: bǔ 捉拿。例:捕鼠。和“浦、埔”等字同包含“甫”,但不讀pǔ。
騁: chěng 快跑。例:馳騁,遊目騁懷(遊覽的時候觀看風景,心懷舒放)。和“聘”字同包含“”,但不讀pìn。
哺: bǔ 吃,餵。例:哺乳,哺兒。和“浦、埔”等字同包含“甫”,但不讀pǔ。
唆: suō “調唆”“唆使”都是鼓動別人作壞事。和“俊、浚、峻”等字同包含“”,但不讀jùn。
賂: lù 用錢財買通別人。例:賄賂。和“洛、絡、駱”等字同包含“各”,但不讀luò。
胼: pián “胼胝”是勞動後手腳上磨出來的繭子。和繁體的“”同包含“並”,但不讀bìng。
隼: sǔn 一種小的鷹。例:鷹隼。和“準”的繁體字“”相似。不少人因而錯讀成zhǔn。
惆: chóu “惆悵”是說心裡不高興。和“碉”“調”等同包含“周”,但不讀diāo,tiáo。
諦: dì 意義。例:真諦,妙諦。和“啼、蹄”同包含“帝”,但不讀tí。
謁: yè 拜見。例:拜謁,謁見。和“揭”“竭”“褐”“渴”等字同包含“曷”,但不讀jiē,jié,hè,kě。
闡: chǎn 說明。例:闡明,闡述。是解釋明白的意思。和“禪”字同包含“單”,但不讀shàn。
逮: dǎi,dài 捉。單用時讀dǎi,例:逮老鼠。複合詞讀dài,例:逮捕特務。和“棣”(“棠棣”,是一種果樹)字同包含“隸”,但不讀dì。(古詩文借“逮”為“棣”,也讀dì,現在我們可以不必管它)。
廄: jiù 馬棚。“廄肥”就是從牲口棚里清除出來的肥料。和“概、溉”等字同包含“既”,但不讀gài。
塹: qiàn 壕溝。例:塹壕,天塹。和“暫、鏨”同包含“斬”,但不讀zàn。
唳: lì 鳥叫。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東晉時苻堅被謝安、謝玄打敗,聽見風響、鶴叫,看見草木搖動,都以為是敵兵追來。後來用這兩句話形容心虛的人自相驚擾。和“淚”的繁體字“”同包含“戾”,但不讀lèi。
畦: qí 菜畦。小塊田地的分區。和“蛙、哇”“娃”等字同包含“圭”,但不讀wā,wá。
湛: zhàn 深。例:學識湛深。又是清澈的樣子。例:河水清湛。和“堪”字同包含“甚”,但不讀kān。
湍: tuān 江河的急流,也形容水流得急。例:急湍,湍急,湍流。和“喘”“端”同包含“”,但不讀chuǎn,duān。
揠: yà 拔。例:揠苗助長(嫌莊稼長得慢,用手拔長;嘲諷急於見功效的人,白費了力氣反而行不通。這個成語現在多改用“拔苗助長”了)。和“偃”“堰”等字同包含“”,但不讀yǎn,yàn。
蒂: dì 花朵下的柄。例:並蒂蓮。也用作人和地名的譯音字。和“啼、蹄”等字同包含“帝”,但不讀tí,或由tí變調錯讀為tì。
輥: gǔn 皮輥,是機器上滾筒狀的機件。和“棍”字同包含“昆”,但不讀gùn。
遏: è 阻擋。例:遏止,阻遏,響遏行雲(描寫歌聲高昂,把雲彩都擋住了)。和“褐”“喝”“揭”“竭”等字同包含“曷”,但不讀hè,hē,jiē,jié。
喙: huì 嘴。例:不容置喙(不容人提意見)。和“緣”“椽”“篆”同包含“彖”,但不讀yuán,chuán,zhuàn。
締: dì 結成。例:締結條約。“取締”是限制的意思。和“蹄、啼”等字同包含“帝”,但不讀tí,或由tí變調而錯讀為tì。
滇: diān 雲南省的別稱。和“填”“鎮”“慎”等字同包含“真”,但不讀tián,zhèn,shèn。
愾: kài 憤恨。“同仇敵愾”就是大家齊心合力對付共同仇恨的敵人。不讀qì。
裸: luǒ 露出。例:裸體,赤裸裸。和“課、錁”同包含“果”,但不讀kè。
痹: bì 小兒麻痹症,麻痹大意。異體字寫作“”,和“脾、啤”等字同包含“卑”,因此容易推測而錯讀為pí。(右下邊的“畀”讀bì,是給予、交給的意思。例:畀以重任)
豢: huàn 飼養。例:豢養。和“拳、卷”等字同包含“”,但不讀quán,juàn。
粳: jīng 粳米,一種不粘的稻米。和“梗、埂、哽”等字同包含“更”,但不讀gěng。
驀: mò 忽然。例:驀地吃了一驚。和“暮、幕、墓、慕”等字同包含“莫”,
但不讀mù。
嗔: chēn 怒。例:嗔怪,嗔怒。和“填”字同包含“真”,但不讀tián。或按聲旁“真”錯讀為zhēn。
齟: jǔ “齟齬”是說上下牙齒對不齊,常用來比方兩人意見不合。和“祖、阻、組”等字同包含“且”,但不讀zǔ。
歃: shà 喝。例:歃血為盟(古代定盟時,用牲畜的血沾一沾嘴,表示誠意)和“插”字同包含“”,但不讀chā。
觥: gōng 用野牛角作的大酒杯。例:觥籌交錯(形容宴會的盛大和歡樂氣氛,觥是酒杯,籌是筷子)。和“恍、幌”“胱”等字同包含“光”,但不讀huǎng,guāng。
韶: sháo 美好。例:韶光,韶華(指春天或青春的時光),韶秀(面貌美麗),韶山(地名,在湖南省)。和“招、昭”“苕、迢”“紹、邵”等字同包含“召”,但不讀zhāo,tiáo,shào。
褸: lǚ “襤褸”指衣服破爛。和“樓、螻”等字同包含“婁”,但不讀lóu。
釀: niàng 釀酒,醞釀。“釀”的繁體字“”和“讓”的繁體字“”同包含“襄”,不少人因而認讀為ràng。
摹: mó 模仿。例:臨摹字帖。和“暮、幕、慕”等字同包含“莫”,但不讀mù。
齦: yín 齒齦就是牙根。和“根、跟”等字同包含“艮”,但不讀gēn。
鏤: lòu 雕刻。例:雕鏤玲瓏,銘心鏤骨(感激之情永遠記在心裡)。和“縷”“樓”“摟”等字同包含“婁”,但不讀lǚ,lóu,lǒu。
齬: yǔ “齟齬”指上下牙齒對不齊,也常用來說兩人意見不合。和“梧”“牾”“悟”等字同包含“吾”,但不讀wú,wǔ,wù。
膝: xī 膝蓋。和“漆”字同包含“”,但不讀qī。
皚: ái 皚皚,形容雪的白色。和“愷、鎧、凱”等字同包含“豈”,但不讀kǎi。
慫: sǒng “慫恿”是鼓動和勸說的意思。和“縱”字同包含“從”,但不讀zòng。
踱: duó 踱來踱去,就是慢慢地走。和“渡、鍍”等字同包含“度”,但不讀dù。
懦: nuò 膽小怕事。例:怯懦,懦弱,懦夫。和“儒、孺、”等字同包含“需”,但不讀rú。
擘: bò 拇指,“巨擘”指技藝高超的人。例:醫學巨擘。“擘窠書”是書法中特大的字,寫的時候要用拇指和食指間的“虎口”(擘窠)抓筆來寫。和“臂”字同包含“辟”,但不讀bei或bì。
獷: guǎng “粗獷”就是粗野,常用來形容豪放的藝術風格。和“曠、鄺”等字同包含“廣”,但不讀kuàng。
弋: yì 用繫著繩子的箭射鳥。文言文的“弋獲”一詞,是捕人的意思。“弋陽腔”是一種地方戲的唱腔,是由江西省弋陽縣創始的。這個字比“戈”字少一撇。不讀gē。
戍: shù 軍隊防守。例:衛戍。和“戎”字不同,和“戌”字也不同。“戎”讀róng,“戌”讀xū。“戌”字中間是一橫。“戍”字左邊是“人”,右邊是 “戈”,人扛著戈,是防守的形象。“戌”字常見於歷史上的紀年,如“戊(wù)戌政變”。過去人們的生辰年月習慣用“天干”“地支”來稱說,所以大家對 “戌”字比對“戍”字熟悉,因此容易讀錯。
肓: huāng “病人膏肓”是說病勢沉重,“膏肓”指心膈之間,和“盲”字不同。不讀máng。
泠: líng “泠泠”是泉水或涼風的響聲。和“冷”字不同。不讀lěng。
券: quàn 古時的“券”如同現在的“契約”,是一種契據。現在的“券”,指一種票據,如“人場券”。和“卷”字不同。不讀juàn。
恃: shì 依賴,倚靠。例:有恃無恐(有所倚仗,不害怕)。和“持”字不同。不讀chí。
剌: là 本來是違背的意思,後來多用作譯音字。例:阿剌伯數字,馬尼剌(現在一般改用“拉”字),薩都剌(元代蒙古族大詩人)。古詩詞里還用“剌剌”描寫風聲,用“潑剌”描寫魚跳動的聲音。和“刺”字不同,左半邊是“束”不是“”,不讀cì。
柝: tuò 打更用的梆子。和“析”“拆”都不同。不讀xī,chāi。
斫: zhuó 用刀斧砍。和“砍”字不同。不讀kǎn。
栗: lì 栗子。例:火中取栗,戰慄。和“票”字“粟”字不同,不讀piào,sù。
荼: tú 一種苦味的野菜。“荼毒生靈”比方用苦菜的苦和蛇蠍的毒來殘害人民。又指一種開白花的草,“如火如荼”這個成語裡的“火”指紅的,“荼”指白的,誇張顏色錯雜,耀人眼目,本來描寫軍隊的威風氣勢,也用來描寫民眾的浩大聲勢。和“茶”字不同。不讀chá。
陡: dǒu 高起峭直。例:陡直,陡峭,山路很陡。又是忽然的意思。例:陡然,情況陡變。和“徒”字不同。不讀tú。
祟: suì 舊時迷信的說法,指鬼怪帶給人的災禍,現在借用來說不正當和有害的事情或行動。例:個人主義作祟,鬼鬼祟祟。和“崇”字不同,不讀chóng。
淅: xī “淅瀝”是描寫風雨的聲音。和“浙”字不同。不讀zhè。
悼: dào 悲傷。例:哀悼,追悼會,悼念。和“掉”字不同。不讀diào。
赧: nǎn 因羞慚而臉紅。例:赧然不語,赧顏相向,周朝末葉的統治者稱“周赧王”。和“赦”字不同。不讀shè。
菅: jiān 一種草本植物。“草菅人命”是說把人的生命輕視得像草那樣。和“管”字不同,也不是“管”字的簡化。不讀guǎn。
萁: qí 豆類植物的莖。例:煮豆燃萁(燒豆的莖煮豆子,比喻自相殘殺)。“箕”字不同。不讀jī。
徙: xǐ 遷移。例:遷徙。和“徒”字不同。不讀tú。
惴: zhuì 害怕,不放心。例:惴惴不安。和“揣”字不同。不讀chuǎi。
棘: jí 長著許多刺的小樹。例:荊棘。“棘手”是說事情不好辦,像有刺一樣,難下手。和“辣”字不同,不讀là。
葺: qì 用草蓋上。“修葺”指修理房屋。和“茸”字不同。不讀róng。
隅: yú 邊、角的地方。例:海隅(海邊),街頭巷隅。和“偶”字不同,不讀ǒu。
僭: jiàn “僭越”指超越了本分,享用了不該享用的東西。和“潛”字不同。不讀qián。“潛”的繁體是“”,形狀很相近,所以容易讀錯。
戮: lù 殺害。例:殺戮,誅戮。“戮力”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意思。和“戳”字不同。不讀chuō。“戳子”就是圖章;用手指或棍棒觸一下也叫“戳”。
罹: lí 遭受困難或不幸。例:罹難,罹禍。和“羅”的繁體字“”不同。不讀luó。
贍: shàn 供給;供養。例:贍養父母。又是完備、豐足的意思。例:詳贍,周贍。和“瞻”字不同。不讀zhān。
羸: léi “羸弱”就是瘦弱。和“贏”字不同。不讀yíng。
鏖: áo 激烈地戰鬥。例:鏖戰,赤壁鏖兵。和“塵”的繁體字“”不同。不讀chén。
簿: bù 本子,冊子。例:帳簿,練習簿。和“薄”字不同。不讀bó或bò。
纂: zuǎn 編輯。例:纂著,編纂。和“篡”字不同。不讀cuàn。
秕: bǐ 不飽滿的子實。
肄: yì 學習。例:肄業(指在校學習而沒有畢業)。和“肆”字不同。“肆”讀sì。例:肆行無忌(任意妄為,毫無顧忌),酒肆(酒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