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文衡

古籍簡介

。悉從《玉台新詠》之例,題作者姓名。惟方孝孺則書字,蓋是時靖難文禁稍弛,而尚未全解,故存其文而隱其名也。內琴操缺一首,表缺四首,奏議缺十首,辨缺一首,頌缺一首,贊缺二首,記缺十一首,序缺十五首,題跋缺四首,雜著缺一首,傳缺一首,神道碑缺十一首,墓碣缺四首,墓誌缺八首,墓表缺二首,祭文缺二首,皆有錄無書,各注闕字於目中,未喻其故。所錄如吳訥《文章辨體序》,《題劉定之雜誌》之類,皆非文體。而袁忠徹《瀛國公事實》之類,事既誣妄,文尤鄙俚,皆不免蕪雜之譏。朱右扌嬰《寧生傳》,雜述醫案,至以一篇占一卷,亦乖體例。然所錄皆洪武以後,成化以前之文。在北地、信陽之前,文格未變,無七子末流,摹擬詰屈之偽體。稽明初之文者,固當以是編為正軌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