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氏家族

後藏薩迦縣大貴族族系。發跡於8世紀初葉。北宋熙寧六年(1073)昆氏家族的昆•貢卻傑布創建薩迦寺,親任寺主,並以該寺為中心,創立薩迦派。

昆氏家族

貢卻傑布創建薩迦派後,實行政教合一,建立了薩迦地方政權,集寺主、家族宗主、教派大法師於一身,世襲相傳。貢卻傑布之子貢嘎寧布成為藏傳佛教薩迦派第一代祖師,其後貢嘎寧布與該家族中的索南孜摩、札巴堅贊、薩班•貢噶堅贊、八思巴共同稱為薩迦五祖。薩迦法位傳至帝師貢噶洛追堅贊時期,昆氏家族內部內訌疊起,貴族割據地方,貢噶洛追堅贊遂把異母兄弟劃分為“細脫拉章”“拉康拉章”“仁欽崗拉章”“都卻拉章”四個拉章(即上師府),每個拉章各有土地和屬民。此後,前三個拉章漸次絕嗣,都卻拉章貢噶仁欽、白瑪頓堆旺久兄弟二人為爭奪法王王位互不相讓,又分別建立“平措頗章”和“卓瑪頗章”,由兩個頗章男性輪流擔任法王。貢噶仁欽幼年時,正值昆氏家族勢力處於最衰弱的時期,薩迦地區被拉宗侵占,阿旺貢噶仁欽出走桑耶,主持了桑耶寺的全面修復,竭力聯絡薩迦派原有弟子,廣收門徒,授薩迦派“道果法”,逐漸聲名大著,18歲得到江孜、仁布兩大法王的推崇和幫助,打敗拉宗巴,重新恢復昆氏家族在薩迦地區的統治地位。此後,他致力於薩迦寺的全面修復,對重振薩迦教派和復興薩迦地方政權貢獻了畢生的精力,其建樹僅次於薩迦五祖,享有“密宗大師”之譽稱。1354年,帕竹地方政權取代薩迦地方政權,貶薩迦地方政權為一方領主。薩迦地方政權失勢後,昆氏家族仍繼續保持法王稱號,法王血統仍世代相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