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雀麥

旱雀麥

旱雀麥—年生禾草。鬚根細弱。稈直立,叢生,光滑,高20—50Cm,具3—4節,栽培的高80—100Cm。

基本信息

特徵

旱雀麥旱雀麥

形態特徵

—年生禾草。鬚根細弱。稈直立,叢生,光滑,高20—50Cm,具3—4節,栽培的高80—100Cm。葉鞘閉合,葉舌膜質,常呈撕裂狀。葉片被柔毛,長5—9cm,寬2—4mm。圓錐花序開展,長5-15cm, 分枝細弱,粗糙,多彎曲,小穗含4—7小花,長約2.5cm(芒除外),幼時綠色,成熟變紫色,穎披針形,邊緣薄質,第一穎具1—3脈,長6—8mm,第二穎具3—5脈,長10—11mm,外稃長約13mm,粗糙或生柔毛,具7脈,邊緣與先端膜質,芒自先端瞪質以下伸出,略長於稃體; 內稃短於外稃,脊上具纖毛,穎果貼生於稃內。花期7—9月(圖11)。

地理分布

分布於我國青海甘肅四川西北部,在國外分布 於歐洲、北美和北非
生態特徵:旱雀麥生於海拔3000—4000m的天然草地中,也是農田中的雜草,特別是青稞地,小麥地中較多。它的適應性強,耐寒、抗霜凍、結實性能良好,適宜於中等濕潤條件的地區,以中性沙壤土最好,對氮肥很敏感,充足的肥料可大幅度提高其產草量。

飼用價值

莖葉柔軟,各種牲畜均喜採食,可刈制乾草,也可作青貯料,乾草製成率為35—40%,莖葉比為1.2:1。旱雀麥的化學成分如表11。它富含無氮浸出物,其餘成分含量均屬中等。

栽培要點

在海拔3500m的地帶,一般春播以4月中旬為宜。條播行距20一30cm,單播每公頃播種量60—75kg,如與多年生牧草混播,用種量適當減少37.5—52.5kg/ha。一般每公頃產鮮草22.5t,折乾草5.25—6t,每公頃產種子525—1125kg。

危害

主要危害油菜小麥青稞等作物.本文根據近年來的調查和防除,對旱雀麥生物學特性、危害進行了研究.旱雀麥田間發生密度121.7~678.6株/m2時可使白菜型油菜減產5.8%~86.6%.其株數對油菜產量損失率、油菜產量之間呈顯著相關關係.旱雀麥發生主要導致油菜角果數、角粒數的減少,對千粒重無明顯影響.通過其田間發生密度和發生量可估測油菜產量的損失.白菜型油菜對旱雀麥經濟損失允許水平為9.82%~11.34%,即當旱雀麥超過103.01~112.76株/m2時必須防除,並提出旱雀麥綜合防治策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