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使館舊址

日本公使館舊址

日本公使館舊址,位於東交民巷,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日本在北京開設公使館,由辦公用的本館和其後面的宿舍兩部分組成,本館建築面積582.4平米,宿舍117.7平米,均為磚牆承重木屋架的平房。

基本信息

使館結構

使館為同治十一年設立,最初位於東四六條。光緒十二年建於東交民巷內日本兵營後面,為西式平房,磚木結構,正立面七開間,中啟磚作拱券式大門。公使館遷入後平房作為辦公用房,又以平房為基礎,擴建一座四合院

新館範圍

《辛丑條約》簽訂後,日本公使館遷入正義路的新館。保護範圍系北至日本公使館舊址後平房北院牆,南至東交民巷,西起原日本公使館附屬建筑西側小甬路西側,東至法國使館舊址原圍牆及向南延長線。

歷史沿革

初期使館位於東交民巷21號。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日本在北京開設公使館,最初是利用在東四六條胡同購買的民宅。當時各國公使館都設在東江米巷,為便於工作,日本公使向政府申請了購房費31,500日元及改建費13,500日元,購買了東交民巷的一處民房進行改建擴建。光緒十年(1884年)8月6日,日本外務省僱請片山東熊擔任公使館的設計和工程監督。於1885年5月開工,1886年8月竣工。
該公使館由辦公用的本館和其後面的宿舍兩部分組成,本館建築面積582.4平米,宿舍117.7平米,均為磚牆承重木屋架的平房。據日本《在清國北京日本公使館圖》,原設計本館是由四棟房子圍合而成的“口”型平面,實際建成的是由南、北、西三棟房子圍合成的“U”型,東側由木構走廊相連。其中南房為片山設計的新建部分,北房和西房是原有民宅改建的。南房的南側為外廊,面闊約30米,進深一間(約2.5米),是當時流行於東南亞的“殖民地式”風格。本館高7.68米,檐高5.63米;宿舍的房高4.24米,檐高3.29米。宿舍東端和本館東端之間原設浴室,後毀壞而增建現在的房間。
本館正立面為七開間,以南面入口為中心,左右對稱,兩側各為三間連續拱劵。當初均是柱間設欄桿的外廊。正中入口為略向前凸的角柱,上立半圓拱,上部三角形山花有磚雕裝飾著葉狀圖案,兩側角柱上有磚雕菊花圖案。正立面角柱上的磚雕是鹿與牡丹等圖案,是出自中國匠人之手。本館的北房南立面為中國傳統民宅的樣式。
本館後面的宿舍為一排平房,隔成三個單間房和四個套間房,南向開門,北向開窗,上部均為拱劵過梁。
該建築所用青磚為京西通合磚窯生產,中庭走道鋪設的磚上刻有“西通合”印記。牆體用石灰、泥土混合灰漿砌築。
日本公使館舊館是東交民巷地區現存的最早的建築物,是這一地區19世紀建造唯一保留下來的建築,也是了解北京地區近代建築發展過程的重要代表。其設計人片山東熊是日本最早接受近代建築學高等教育的四位建築師之一。
公使館臨街大門現僅存西側門房,東側緊鄰原法國郵局西牆的門房,已被拆除。大門西側有一幢二層帶局部地下室的西式小樓,是後期建造的外交官員住宅,每層兩戶。原外牆為紅磚砌築,帶有荷蘭風格,現在被刷成灰色。
後期營房位於東交民巷23號,共有五幢二層樓房,建於日本侵略軍占領北京時期,都是合居式住宅,應是下級軍官的住所。其中南北沿街的一幢面積較大,曾經為日本憲兵總隊細菌研究所使用。全部建築均為磚木結構,紅磚牆歐式風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