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性精神病

旅途性精神病

旅途性精神病是指發生在旅行途中的短暫精神病性障礙。主要還是旅行疲勞贊成的,預防旅行疲勞,保持空氣清新,進行適當運動即可。

基本信息

簡介

旅途性精神病旅途性精神病
較早提出的是Prokop(1965)和Nilsson(1966),他們將在國外旅行引起的精神障礙稱為旅行精神病,並作為單獨的精神綜合徵。StreftzerJ(1979)通過對至夏威夷的旅遊者和路過者在精神科急診就診病例的臨床分析,認為這些病例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稱為“椰子香蕉綜合徵”,另一類屬於旅行者對旅行本身體驗的反應,對後者的描述與旅途精神病的臨床表現基本相符。福田一彥(1987)報導2例旅行精神病,並就有關問題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討論。國內對這一問題的重視是司法鑑定部門。1993年7月在旅順召開的CCMD-2修訂的全國會議上,提出將旅途精神病納入CCMD系統。旅行性精神病又叫旅行性精神障礙,是旅行者在旅途中常見的一種突發性精神障礙。此病在鐵路列車旅客中多見,並會導致惡性人身傷亡事故。

症狀特徵

旅途性精神病旅途性精神病

旅行性精神障礙症狀多樣,嚴重程度不一,一般有如下特徵:

1、發病較急,持續時間短暫,可以獲完全緩解;

2、基本症狀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理解力和判斷力降低,缺乏理智、表現幼稚、行為接近原始本能反應,事後遺忘或部分遺忘等;

3、被害妄想是其最突出和常見的症狀;

4、旅行性精神障礙者還表現出精神運動性興奮或焦慮,如言語、動作增多,失笑,大叫,到處遊走,莫名其妙的緊張,大禍臨頭感,坐臥不安等。

旅行性精神障礙是一種短暫性精神疾病,一般無需特別治療即可恢復,平均康復時間為8小時。

專家說法

旅途性精神病旅途性精神病
“‘旅途性精神病’大多發生在旅途之中,由於該病突發性強,患者不分時間、地點、不擇傷害對象,嚴重威脅著旅客的生命財產安全。”解新喜說,中國刑法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式鑑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近年來,在列車上,尤其是在鐵路旅客運輸高峰期,已發生多起旅客突發性精神病事件,輕者精神恍惚,重者持械行兇,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且傷客襲警的事件一直呈上升趨勢。

解新喜說,鐵路乘警調查顯示,長途旅程中,類似余某這樣的急性精神障礙患者的發生率為萬分之二,超過80%的發病者為男性,最常見的行為是拋撒錢物和自傷自殘,嚴重者有暴力傾向並造成流血事件。

“在睡眠不足、過度疲勞、過於擁擠、環境嘈雜、空氣混濁的環境下,再加上思想壓力大,都可能誘發這種病。”河南省武警醫院的一些專家認為,“旅途性精神病”的主要誘因是長途旅行的乘車環境和條件較差。

“‘綠皮車’和長途慢車的乘車時間長,條件差,易誘發這類病,而且發病者都有一定的心理問題,有的對自己的工作充滿擔心,有的在外出前與家人鬧矛盾。”河南省武警醫院的一位專家建議,旅客在出行期間要保持良好心態,尤其是遇到困難時,一定要保持穩定樂觀情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